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张继升 《山东教育》2005,(21):97-98
关于文学作品的欣赏,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情感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新大纲的规定是“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相似文献   

2.
王广清 《语文知识》2003,(11):F003-F004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或许正是基于这一认知规律,结合中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2003年秋季投入使用的人教版新教材对2000年版教材作了合理的调整,将原第三册第一单元(新诗单元)调至第一册第一单元,并加大了新诗的分量,力图以此培养学生的文学趣味,为他们以后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对于欣赏文学作品是这样表述的:“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可见,课标突出地表现了对义务教育阶段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张婷 《中学文科》2009,(1):24-25
新课标对于欣赏文学作品是这样表述的:“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可见,课标突出地表现了对义务教育阶段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2000年制订)明确提出了“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的要求。初中语文第六册中的一、二两个单元安排的是诗歌和散文两种文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课程目标阅读部分第八条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取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有鉴  相似文献   

7.
陶立生 《教师》2010,(29):72-7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同时还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相似文献   

8.
朱年强  陈琳 《山东教育》2020,(3):112-113
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雪》是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该单元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自主欣赏"。关于"自主欣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采取默读、朗读、精读等方式反复诵读课文.  相似文献   

9.
林昌海 《语文天地》2010,(11):64-65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7-9年级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相似文献   

11.
“课标”将中外文学作品的学习目标表述为,“注重审美体验,……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人教版分别在必修三和必修五设立两个小说单元,其学习内容分别是“人物与环境”“隋节与语言”。必修五的“单元说明”则强调本单元的学习要注意把握主题和情节,  相似文献   

12.
黄新 《中学文科》2006,(10):4-14
文学作品阅读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重中之重。《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欣赏文学作品的具体要求:“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评价建议”中提出了对阅读文学作品的评价要求:“根据文学作品的形象性、抒情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可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渔歌子》一文是人教版第八册第六单元第2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三首词。这个单元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主题编排。目的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学文,感受田园的诗情,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语句。  相似文献   

14.
【教学设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7— 9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指出 :“欣赏文学作品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 ,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 ,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品味作品中寓于表现力的语言。”《走一步 ,再走一步》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七年级第一篇精读课 ,是实施课程标准的第一步。如何迈出这一步 ,也同课文中的第一步一样至关重要。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 ,是这一步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本文的故…  相似文献   

15.
《蔚蓝的王国》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创作的著名散文涛,被编排在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奇思妙想”单元。该单元选取的四部作品从天上到人间,从事物到人物,从现实到未来,驰骋想象,在想象中蕴涵哲理,给人启迪。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明确7- 9年级课程标准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的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一要求明确了阅读的理解层面和欣赏层面。强调了学…  相似文献   

17.
据不完全统计,“体验”一词,见诸《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有18次,代表性的提法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思想感情的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然而,从阅读教学双边活动的实际操作层面而言,对“体验”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议而不行”的谈兵形式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18.
陈夏燕 《语文天地》2012,(24):10-11
"新课标"对第四学段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很明确,其中第八条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形象和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  相似文献   

19.
陈根荣 《教育艺术》2006,(12):62-63
《新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中对文学作品教学这样描述道:“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课程标准》第11页)近三年来,笔者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文学作品“三读法”教学,正是在这种新课程教学理念及其形式日益更新背景下思考和实践的结果。所谓文学作品“三读法”阅读教…  相似文献   

20.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而《走进新课程》中也指出:“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此背景下,笔者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中冰心的诗歌《纸船》为教学例子,就“如何让学生用心体验诗歌中的至爱亲情?”,做了一些实践尝试,旨在引导学生用心体验诗歌中的思想感情倾向、感人情境和形象及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