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孩子为什么受批评嘟嘟妈妈(幼儿家长):嘟嘟是一个比较有个性的孩子,如午睡前,老师发卡通书给小朋友阅读,别的小朋友发到什么看什么,他说:不,我要奥特曼!有一天他回来自我检讨:今天我有一点不乖,因为和小朋友讲话,被老师批评了。作为家长,面对嘟嘟这样的情况,我是既骄傲又烦恼。一方面,我希望孩子能够有自己的个性,但我又担心他太自我而没有规则意识。另一方面,他虽然活泼好动,但也敏感好胜,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他会努力克制自己。长期下去,他会不会成为一个特别老实的孩子?晨晨妈妈(幼儿家长):在我看来,你的担忧已经比较深层次了。我家…  相似文献   

2.
在本刊今年第四期的“家长沙龙”上,我和妈妈们讨论了如何表扬自家孩子的问题。热火朝天的讨论刚刚告一段落,哲哲妈妈就在网上向我述说了她的苦恼:“我带哲哲去一个姐姐家玩,姐姐的表现让我由衷地赞赏,我就情不自禁地表扬了她,哲哲却因此而不高兴。他说:‘你只表扬姐姐不表扬我,那你就是在批评我!’哲哲最近常常会嫉妒我对别的孩子的表扬,你说该怎么办才好啊?”我觉得哲哲妈妈提出的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于是,我再次组织各位妈妈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提倡赏识教育并不等于拒绝批评,没有批评惩罚的教育不是完善的教育。成功教育并不排斥批评,但批评要比表扬更有艺术。批评是赏识教育中独特的一环,  相似文献   

4.
不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会影响甚至阻碍孩子品德与行为的健康发展。教师要善于斟酌"表扬和批评",要有适合的时机,要适度,还要得法,让"表扬和批评"滋润孩子的心田。  相似文献   

5.
出场宝宝:张菽洋性别:女年龄:4岁叙述人:妈妈专家名片刘少英浙江理工大学心理研究所专家点评小菽洋不肯道歉,一是父母的批评方式不对,二是小菽洋将道歉和坏孩子挂钩了。批评是矫正孩子现在的错误,批评的方式不对,孩子会无法接受。手镯的事情,妈妈一定要让小菽洋道歉,这样无法达到批评的目的。妈妈首先应该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不愿意道歉,然后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做错事情,及时改正错误就是好孩子。父母对小菽洋的留有想象空间的教养方式,小菽洋举一反三的创意,令父母及周围的人都关注她,喜爱她,给予她各种各样的表扬。围绕在表扬中的菽洋,一直以…  相似文献   

6.
表扬是孩子成长中的一剂良药。可是就有那么一些孩子,表扬在他们的身上发挥不了任何作用。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症结还是在家长身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症状症状之一:不明确的表扬7岁的旺旺因为顽皮,没少受妈妈的批评。一天,妈妈看到一篇教育孩子的文章,建议家长对孩子要多表扬、少批评,于是不停地表扬旺旺真棒、真好。对于妈妈的表扬,旺旺  相似文献   

7.
父母亲总也想不通,自己小时候都傻傻的,很容易中大人的圈套。爸爸说给买包糖果,小时候的自己就乐呵呵的;妈妈表扬了一句“你真聪明”,那一天自己也喜滋滋的。可现在的孩子呢?表扬多了,孩子就骄傲地翘起了尾巴,要求一个比一个提得高;批评多了,孩子就浑身泄了气,再怎么讨好他也没用了。该怎样妙用奖惩,让孩子开心地接受表扬、诚恳地接受批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8.
家教信箱     
怎样表扬效果更好南昌市一位母亲来信说:我儿子小建今年上三年级,因他表现不尽如人意,我就常教育他,没用;数落、责骂,也没用。想表扬他,又觉得没什么可表扬的,我真不知该怎么做?答:或许孩子自己比你还着急,他也想自己好的。也许因为听到的常常是批评,他就怀疑自己是否还能成为好学生。建议你改变一下方法,今天就找出孩子的5条优点(优点总比缺点多),并告诉他。以后呢,要变着法子多表扬。1.提前表扬。比如孩子来到厨房,你可以这样说:“小建帮妈妈的忙来了。”并给他一个赞许的微笑。本来孩子并没有想到要帮忙,可经你这么一夸就会高兴地点点头,…  相似文献   

9.
成长的故事     
我小时候总是喜欢缠着妈妈,让妈妈陪我玩,让妈妈给我讲故事,让妈妈陪我睡觉。妈妈有时会说:“孩子,自己去玩,妈妈有好多事情要做。”可我总也不听,常常摇着妈妈的胳膊吵:“不嘛!我还小,我要妈妈陪!”弄得妈妈没有办法。  相似文献   

10.
育儿资讯     
《幼儿教育》2008,(4):46-46
<正>成功母亲必说的五句话1."自己来做决定吧。"如果你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是停止做某件事,我们建议你这样说。2."妈妈爱你,但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父母总免不了有时候会责备孩子。在批评孩子的同时告诉他"妈妈爱你",这样做也能提醒你自己,批评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分清对错,而不是处罚他。  相似文献   

11.
孩子是需要表扬的,但这不意味着当孩子犯错时,就不给予批评。但是批评孩子时,如果一味地责备孩子,甚至打孩子,那么往往事与愿违。批评孩子还是要讲究策略的,所以家长要学会一些批评孩子的技巧。那么,家长批评孩子时,应注意掌握哪些技巧呢?一是低声。家长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二是沉默。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总担心父母会责备他,如果正如他所想的,孩子反而会有一种“解脱”的感觉,对批评和自己所犯过错也就不以为然了;相…  相似文献   

12.
怎么表扬才使孩子不产生依赖,能将表扬的外力转化为内力,从而促成自我成长?不妨采用描述性表扬。描述式表扬就是通过描述孩子所做的事情,让孩子感觉到老师在表扬自己的行为的表扬方式。其要点是去描述性地说出你看到的和听到的事,你觉得值得表扬的地方,并加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描述性表扬与以往的评价式表扬有较大的不同,应灵活地使用描述性表扬,让孩子从中获得自信,学会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13.
很多家长都认为表扬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重要方法,于是“,我家宝宝真能干”成了很多家长的口头禅。这种赞扬式的语句的确在一定时候会给孩子极大的动力,使孩子获得很高的成就感。但经常使用这句话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孩子对家长的赞扬变得漫不经心,使表扬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而且经常使用这句话还有可能导致孩子不恰当的自我评价,因为家长一直把孩子捧得高高的,孩子也就会盲目地以为自己真的很了不起,他们不愿再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做事情,变得不求上进。那么,到底怎样表扬孩子比较合适呢?笔者认为家长最好是在具体的情境中,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  相似文献   

14.
批评,这是大人教育孩子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在现实生活中,常因父母不能很好运用这个手段,而使批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如: 1.该批评的不批评。本来,批评与表扬是教育孩子的相辅相成的一对方法,可现在父母批评孩子非常罕见,表扬却到处滥用。如孩子不吃饭,还找借口:“我不吃,匙子太沉了,我拿不动。”妈妈就会说:“是的,是的,现在的匙子是越来越重了,宝宝真聪明。妈妈喂,好不好?”本应批评孩子,却反而连哄带表  相似文献   

15.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惩罚;学生犯了错误,教师的第一反应就是批评。但是,惩罚也好,批评也罢,如果策略运用不当,往往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打击和伤害。这就要求我们当家长、做教师的懂得一些惩罚与批评的技巧。惩罚与批评是有分寸的,就像世上最美的东西一样都有黄金比例,如果正确掌握惩罚与批评的艺术,不但可以让孩子明白深刻的道理,还能让孩子更加了解和尊重家长与教师的苦心。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在教育孩子时,批评比表扬还要高深,因为批评一定要讲究方法,这是一门艺术,你用得好,它比表扬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在办公室里经常听到有老师抱怨:现在的孩子真不好教,成绩好坏倒算了,做了错事批评他满不在乎,做了好事光表扬还不行,需要他做点什么事,还要问奖励什么。跟他们谈话得颇费一番心思,单纯的表扬会让学生认为你别有用心,一味的批评又觉得你对他有偏见。家长们也总是诉苦:孩子回家是小皇帝、小公主。任性不说,回家报喜不报忧,考好成绩要报酬,考差了,试卷从来不带回家。  相似文献   

17.
语在作文课上,有时候贾老师会把小品搬上讲台,自己和学生一起充当演员。有一次,他在指导学生写《保护青蛙》一文时,有位学生写了七句话:中午,天气十分闷热。妈妈给我一元钱让我去买冷饮。我在马路边看见一个小贩正在杀青蛙、卖青蛙。我上前劝他,他不听。我就用妈妈给的一元钱买了一只大青蛙。在回家的路上,我把它放回大自然。回家后,我把这件事告诉妈妈,妈妈没批评我还表扬了我。贾老师告诉学生,跟中心关系密切的语句要具体写,要把“短句变长句”。与中心关系不密切的内容要一笔代过。接着他让学生说一说这七句话中哪几句要写具体,哪几句可…  相似文献   

18.
孩子犯错了,父母有责任批评和管教,但怎样的批评才能既有作用,又不伤害孩子呢?看看家长们的烦恼,再听听专家们怎么说……批评的烦恼绝世好爸:怎样才能让孩子明白:批评是善意的,是对他有帮助的?灵嘉妈:在孩子生活中,为了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表扬是否要多于批评?这个比例和度要如何把握?  相似文献   

19.
表扬作为一种强化孩子优点的教育手段,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教师不适度、不得当的表扬,也会给孩子带来某些负面影响,如盲目自负和优越感,经不起失败和批评等等。那么,为了使孩子既能积极上进,努力争取荣誉,又不患得患失,能正确对待失败与批评,教师就必须讲究表扬孩子的方法和艺术。一、调整表扬的基准点,变横向比较为纵向比较教师评估孩子的某种行为、能力,决定是否给予表扬时,一般都倾向于作横向比较,即以同龄孩子作基准点。因为每个孩子的情况各不相同,用甲之长去比乙之短,就难免失之偏颇。这样一来,往往只有聪明、…  相似文献   

20.
表扬是蜂蜜,批评是黄连。毕淑敏说,"批评就像是冰水,表扬好比是热敷。"彼此的味道不相同,彼此的温度不相同,但都是疗体治痛的手段,都要对症下药,对人体产生疗效。面对学生的错误,要及时给窗户安上玻璃,让他的心房窗明几净。面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给心灵插上翅膀,让他的蝴蝶展翅高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