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生活化作文强调“四化”,即作文意识生活化,作文内容生活化,作文过程生活化,作文体裁生活化。日记写作侧重“意识生活化”,主要体现在激发日记写作的动力,擦亮打望生活的眼睛,养成记录生活的意识,练就提炼生活的习惯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借鉴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通过对小学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作文指导方法生活化.作文评价方式生活化等方面的尝试,从“生活化”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不但能够改变当前作文教学中学生怕写作文、敷衍作文、为文造文的现状.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丰富写作的内容.提高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张开萍 《学子》2011,(9):56-57
怎样让每一个孩子都喜欢作文、乐于表达呢?我认为:作文教学,首先必须树立“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外延相等”的观念,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指导小学生作文,寻找生活和写作的契合点,探索一条有效的指导途径,构建一个“以内容题材为中心,以创新为主题,  相似文献   

4.
儿童习作题材单一、内容空洞、情感浅白,是长期困扰小学作文教学的问题。儿童作文题材生成的受制因素大约包括:传统文化、应试教学和规则化生活状态的交互影响,儿童生活体验的率性与基本分析判断能力的缺失,传统的平面式作文教学流弊作祟。儿童作文题材生成的策略至少有:小学作文儿童化、儿童作文交际化、作文教学生活化、习作选题情境化。  相似文献   

5.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本是出于表达的需要,而没有生活感知体验,缺乏个性化表达需要,就难以激发写作兴趣,也写不出好文章。农村学校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开发农村作文题材资源,让学生走出课堂,与大自然亲切拥抱,深入农家了解乡情风俗,关注农村社会生活,增加学生社会阅历: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农村环境中,发掘作文题材.激活写作情趣.为表达真情实感打牢基础。  相似文献   

6.
下面结合农村生活题材,介绍一个生活化的作文训练案例,或许能给教师指导作文带来一定的启发。老师说:"今天的作文,不出题目,你们见到什么就写什么。"  相似文献   

7.
儿童习作题材单一、内容空洞、情感浅白,是长期困扰小学作文教学的问题。影响儿童作文题材生成的受制因素大约可以分为:传统文化、应试教学和现实生活对儿童作文的影响:儿童生活体验中的率性与价值判断力的缺失;传统的平面式作文教学流弊作祟。儿童作文题材生成的策略至少有:小学作文儿童化、儿童作文交际化、作文教学生活化、习作选题情境化。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1,(21):53-54
面对学生无病呻吟、空乏其感、没有新意、干瘪无味地应付性写作的困境,教师该如何突破?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觉得作文教学应贴近生活,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关注生活、积累生活,进而用文字表达生活。通过研究和实践,笔者主要从创设生活化的写作氛围、搭建生活化的阅读平台和指导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来突破,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题材是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即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考场作文选取什么题材直接关系着作文分数。笔者从近几年高考满分作文中总结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想要激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其作文能力,语文教师应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来改革作文教学。即让作文教学植根于生活的沃土中,做到作文意识生活化、作文内容生活化、作文指导生活化、写作过程生活化,使学生汲取写作的营养,为写作提升插上双翼。  相似文献   

11.
一、作文前充分酝酿。激发起学生写作的期待心理 (一)发现生活 生活是平凡的.也是美丽的。如罗梭所说,生活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很多学生觉得生活总是一天天地重复.没有什么值得写的题材。老师在平常和学生一起时.应随时注意留心学生生活中有意义的题材.并随时点拨.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只要你用心去思考、观察.用心去记录,都是很好的作文题材。  相似文献   

12.
朱自清的作文教学强调关注生活,追求实用,具有生活化特点.从写作目标上来说,他强调写作是为了实际应用.从语言上来说,他主张学生写白话文.从选材与命题上来说,他从小处着手,要求学生写熟悉的题材.从文体上来说,他认为必须选择实用文体进行训练.他还通过树立“假想读者”来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他的生活化作文教学主张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着与生活内容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很多学生并没有较好地观察生活,缺乏从生活的角度进行作文创作的意识。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以生活为基础,选择适宜的作文题材;以兴趣为核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作文题材;以意识为目标,培养学生生活化创作思维,有助于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取作文素材,用真情实感进行创作。  相似文献   

14.
"生态作文"倡导"真诚地袒露心迹,热诚地拥抱生命",探究以真实的生活世界作为写作对象,生命活动是作文的不竭源泉,写真实生活,展生命轨迹.本文笔者就原生态习作题材的选择的方面,谈谈在生态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学生对写作却缺乏热情,主要表现为:怕、厌、凑,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缺乏写作题材,导致写作时无从下笔,无话可说。其实,作文题材问题不应该成为学生写作的"拦路虎"。学生生活在社会之中,受  相似文献   

16.
作文生活化教学,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米"。激起学生的生活共鸣,丰满事件细节。激励学生的生活智慧,书写人生感悟,再加以对学生谋篇布局、写作技法上的适当指导,学生的写作题材就如"源头活水"。学生的作文叙事就能具体、丰满,有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17.
很多学生畏惧作文,觉得作文太难,无材料可写或是不懂从何写起,久而久之成为"作文奴隶".怎样促使学生成为"作文主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是:作文要求适度宽松,让学生觉得作文不难;作文题材源于生活,让学生觉得有东西可写;作文指导范文引路,让学生懂得怎样写;作文评价欣赏激励,让学生乐意去写.帮助学生感受写作文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写作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8.
日本教育家野村芳兵卫的“生活作文”教学理论关系到作文教学中的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等诸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一套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野村理论视域中的日本作文教学实践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的:一是题材选择与训练取向方面.日本教师依据野村理论,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进行归纳、分类,制成作文题材表,帮助学生发现生活题材.在训练层面,日本教师对野村作文理论作了进一步发展,在“作文和生活联结”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作文和阅读联结”的训练取向.二是完成了作文评价体系的构建.评价目标的科学性,评价内容的重过程性,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语言的抒情性,提高了日本作文教学的效能,激发了日本中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作文课单调沉闷,作文题材狭窄单一、死板陈旧,造成了学生假话、空话、套话连篇的局面,使学生丧失了写作兴趣。针对这一弊端,笔者进行了“以学生为主体,写作活动多样化”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写作形式多样化1.课堂作文  相似文献   

20.
江可佳 《教师》2010,(29):78-79
很多学生畏惧作文,觉得作文太难,无材料可写或是不懂从何写起,久而久之成为“作文奴隶”。怎样促使学生成为“作文主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是:作文要求适度宽松,让学生觉得作文不难;作文题材源于生活,让学生觉得有东西可写:作文指导范文引路,让学生懂得怎样写;作文评价欣赏激励,让学生乐意去写。帮助学生感受写作文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写作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