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寓言和童话很接近,所以,首先要认真区分。寓言与童话的共同点是:两种体裁都是运用拟人或想像的手法虚构一个生动的故事。不同点在于:童话重在表达一种感情,而寓言重在说明一个道理。阅读这两种体裁的文章,重点就在于通过故事感受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或揭示的道理,其他内容则与记事文章相同。新课标·六年级同步阅读训练 (五)寓言、童话类文章的阅读  相似文献   

2.
童话和寓言是我们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童话是一种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是童话的核心,也是奄话的灵魂,如《皇帝的新装》、《灰姑娘》等。寓言,就是含有劝喻和讽刺意味的故事.寓.就是寄托.即借助于某种故事形式来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如《白兔与月亮》、《落难的王子》等.  相似文献   

3.
放飞想象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喜欢故事吗?是不是对童话故事、寓言故事都感兴趣呢?可是,你知道什么是寓言,什么是童话吗?寓言,是通过叙述某件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所叙述的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人是假托的人,不要求真人真事;物是拟人化的物。而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编写的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不管是寓言还是童话,都要有意义。如例文《躲雨》,文中的铅笔、橡皮和转笔刀代表了现实生活中一些只会说不会做的人,使文章有了一定的意义。童话和寓言主要运用拟人和夸张的基本表现手法,因此,需要大胆地想象,把可能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学完第六单元,杨扬同学问:如何区别童话和寓言这两种体裁?童话是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文学体裁。寓言是一种带有劝喻和讽刺色彩的故事,它通常是把深刻的思想寄寓  相似文献   

5.
童话和寓言是同一思维势态下的虚拟故事,假想思维使童话奇幻的故事与儿童的泛灵论或人造化思维特点相吻合,也使寓言虚拟的故事与成人的深层思考交会融通。但是两者又是有所区别的。这种区别分别从创作的目标指向、假想的虚拟世界、故事的要素特征、荒诞的审美效应等方面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小王子》是一本童话 ,也可以不是一本童话 ;是一个寓言 ,也可以不是一个寓言。《小王子》是一个很好看的故事 ,很动人的故事 ,很适合孩子看的故事 (不管是现实的孩子或心灵上的孩子 ) ,也很适合大多数已经变成有点无趣的大人的人。当你看一本书的时候 ,你可以变成一个再创造者 ,这就是一本好书了。不论你的教育程度、职业、《小王子》是一本童话 ,也可以不是一本童话 ;是一个寓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寓言教学的现状引起了不少教师的思考。有教师提出寓言教学应该与童话教学有区别:童话侧重人物形象的分析、语言的品味,而寓言教学应侧重于寓意的理解。如果将寓言里的人物形象、语言赏析作为重点则会严重偏离寓言这种文体。寓言这种文体的产生之初本是力图用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意味深长的道理,说寓言的人真正关注的是给人以启发,而不是故事本身。正如法国著名寓言家拉·封丹所说:“一个  相似文献   

8.
一、单元提示这一单元由五篇童话和寓言组成.童话和寓言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即幻想和夸张.另外,还有拟人化的手法,这也是童话和寓言在写作上的主要特点之一.下面对这一单元课文的内容略作说明:《小溪流的歌》,通过小溪由活泼愉快的小溪到精神旺盛的小河,到精力无比巨大的大江,到无边无际的海洋的成长过程,歌颂了小溪永不停顿、一往直前的进取精神.《古代寓言·故事四则》:《黔之驴》,是柳宗元所写  相似文献   

9.
初一语文课本中选编了一组童话、寓言和神话作品,下面就这三种文学体裁作一些介绍。1.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描写适合儿童欣赏的故事。童话一般分为民间童话和文学童话。民间童话指根据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整理加工的童话;完全由个人创作的童话称为文学童话。童话的表现形式有三种:超人体、拟人体和常人体。超人体童话描写的是超自然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活动,多见于民间童话之中。在这类童话中主人公大都有变幻莫测的魔法和种种奇异的、不平凡的本领。如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拟人体童话的主…  相似文献   

10.
寓言和其他文体的区别取决于寓言的基本特征:比喻性与故事性的有机结合.寓言和各种文体都有密切的联系而又有区别.在小语教材中,最易和寓言混淆的是童话和童话式的知识短文.我们就从这里入手吧.童话和寓言本属于不同的文体.但是,这两种故事有两处交叉点.第一、它们往往用于儿童教育,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第二,它们往往用动物为主人公,喜欢采用拟人的描写手段.这两点使得寓言和童话的关系变得非常密切,有时难以区分.其实,它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文学属于儿童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具体说来是指“适于学龄前儿童听和读的文学作品,包括儿歌、童话、寓言、故事、戏剧、电影等各种文学样式。”在本研究中,笔者重点调查的是童话、寓言、故事等具有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根据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一书中对文学的分类,  相似文献   

12.
<正>给幼儿讲故事要首先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要选择他们感兴趣的、熟悉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常见的幼儿故事主要是寓言和童话。下面以寓言、童话为例谈谈表达技巧。一、准确把握和表达寓意与立意抓准寓意与立意、理解作品的创作目的,是讲好寓言与  相似文献   

13.
在卫电中函教材《文选与写作》中,寓言是排在儿童文学作品的大单元中与童话相提并论的。 固然寓言与童话有许多地方很相近,故事都是虚构的,常采用拟人化的手法,都有劝戒歌颂或讽刺的作用。但寓言这种体裁并不是儿童文学所专有的,只因它故事生动,形象具体,更受儿童欢迎罢了。  相似文献   

14.
寓言是一种寄托着深刻含义,带有明显讽喻意义的简单短小形象的故事。也就是作者把一种事理或哲理寄托在虚构的短小的故事里,让读者自己去领悟,体会,并从中获得教洲。寓言从实质上讲它就是浓缩了的故事与提炼了的哲理的有机结合。它必须具备教训和故事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正如法国著名寓言诗人拉·封丹所说的耶样:“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与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教训好比是灵魂。”寓言与童话虽然有一些联系,但这两种文体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就寓言的特点及其与童话的区别谈谈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中考题中阅读理解文段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广泛,寓言和童话也成为出题者钟爱的对象。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形象,情节离奇曲折,富于趣味性。对自然景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心理、情趣,激发人们的想象,便于他们接受和转化。如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寓言则是带有劝喻或讽谏性的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语言简洁犀利…  相似文献   

16.
初一册 第八单元 [教学提要] 一、了解童话、寓言、神话的一般特点。童话:一种通过丰富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应生活,适合于儿童阅读并对之进行教育的文学体裁;寓言:以假托的故事或拟人的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进行劝喻、讽刺的文学作品;神话:关于神仙或神化了的古代英雄的故事,富于浪漫主义精神,表现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解释和向往。 二、进一步领会联想和想象这两种思维方法及其在作品中的具体运用。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想象: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想象出新的(未曾感知过或实际上并不存在)形象的思维过程。 三、重话、寓言、神话都是文学作品的一种样式。文学作品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童话、寓言、神话反映社会生活的方式与其他文学作品不同,它们不是通过对社  相似文献   

17.
寓言和童话     
同学们一定读过不少寓言和童话,从中得到许多乐趣,并领悟到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有的同学也曾尝试着写过一些寓言或童话故事。由于寓言和童话是两个不同的文学体裁,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所以,弄清楚它们的特点,有助于我们阅读和写作寓言与童话。寓言“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就是寄托之言。在寓言中,作者往往把带有普遍性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寄托在一个真实或虚构的浅显易懂的小故事中,让读者去体会、领悟,从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寓言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一则寓言,大多只有二三百字,没有曲折的故事情…  相似文献   

18.
一杰出的苏联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在长期的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经常用童话、故事、寓言教育学生。他一生中写下了一千多篇供儿童阅读的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19.
现行小语教材中,寓言或带有寓言性质的故事、童话就有数十篇。如何利用教材,并尽可能利用课外寓言材料,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20.
寓言和童话     
寓言和童话是两种不同的文学体裁,但它们又有相似之处。下面先简单介绍一下它们各自的特点。先说说寓言。"寓"的意思是寄托,"寓言"就是寄托之言。寓言的作者常常把要说明的某个道理寄托在一个虚构的故事中,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