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长三角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本地及邻地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且长期影响大于短期;伴随地理距离增加,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呈现“由正转负”的阶段性变化,485千米为其有效溢出边界。机制分析表明,绿色创新、产业集聚与外资流入均可正向中介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联系,并且在机制变量的调节下,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效应还存在梯度增强过程。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城市区位、城市规模和城市性质层面表现出显著的结构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2-2017年中国与78个国家(地区)制造业贸易的面板数据,从“量”和“质”层面实证考察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引入创新作为中介变量,解构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传导路径。研究发现:进口竞争总体上抑制了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在二者的关系中发挥相应的中介作用;发达经济体的进口竞争促进了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但创新在“量”和“质”层面均不存在中介效应;发展中经济体的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负向影响,创新在“量”的层面表现为部分中介,在“质”的层面表现为完全中介;转型经济体的进口竞争同样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负向影响,创新在“量”和“质”层面均发挥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将自动化水平内生化的理论模型,研究老龄化、自动化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动化在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中发挥了中介效应,老龄化压力会倒逼企业提高自动化水平,并进一步促进产出的增长,从而对由劳动力减少给产出带来的负面影响起到抵消作用.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后,结果也验证了老龄化通过自动化对经济增长产生...  相似文献   

4.
《软科学》2019,(11):35-40
采用2007~2016年中国30个省区面板数据,从发展程度、发展速度和社会质量三个维度测度人口老龄化。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聚类模型将人口老龄化区域划分为四类,结合面板门槛进一步探究人口老龄化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1)四类区域的人口老龄化发展特征显著,其对区域技术创新具有线性和非线性影响;(2)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对四类区域的技术创新表现为显著线性抑制作用;(3)人口老龄化发展程度和社会质量对区域技术创新存在异质门槛效应。发展程度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单一门槛效应存在于深度老龄化区域;社会质量仅对浅度老龄化区域技术创新产生显著U型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2006—2019年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以制造业创新链作为中介渠道,分析人工智能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对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制造业创新链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人工智能对东部地区的创新链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强;与2013年以及之后相比,人工智能的单位变化在2013年以及之前的时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强。此外,人工智能主要通过制造业创新链的投入和产出环节,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市场应用环节的中介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技术进步与能源消费的内在关系,本文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方法,结合1990—201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以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实证研究了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显示: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经济门槛效应",当经济发展水平高于门槛值时,虽然技术进步仍会促进能源的消耗,但其推动作用会逐步减弱,且东部地区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的促进作用要小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技术进步与能源消费的内在关系,本文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方法,结合1990—201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以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实证研究了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显示: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经济门槛效应",当经济发展水平高于门槛值时,虽然技术进步仍会促进能源的消耗,但其推动作用会逐步减弱,且东部地区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的促进作用要小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2005-2015年31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为样本,分析了财政支出和人口老龄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考察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财政支出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全国层面上政府财政支出会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人口老龄化会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财政支出反而会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也会削弱这一扩大效应。该研究不仅丰富和发展了财政支出作用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机理,而且为老龄化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采用我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97—2005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以人力资本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教育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机理,并分别采用三种方法对该机理中人力资本的中介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教育投资在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同时,还以人力资本作为“中介”间接地影响经济增长,这种“中介效应”统计显著,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属于老人的世纪,人口老龄化问题将会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令人口老龄化问题与我国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成为我国未来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阐述中国老龄化的特点,浅谈了我国老龄化问题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释放科技人才在推进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效能,本文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在理论刻画科技人才投入对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剖析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中介作用并提出研究假设;采用全局参比的DEA-Malmquist方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测度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状况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借助固定效应和SYS-GMM法探索性构建静态和动态中介效应模型。在此基础上,选取2000—2017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计量检验科技人才对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并进行内生性检验。研究发现: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并呈现"东强西弱"的发展态势。短期内科技人才在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巨大潜能尚未得到充分释放,且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科技人才与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间存在显著中介效应,但不同区域表现出差异化的中介效应主导机制。长期内区域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累积效应明显,且动态模型较静态模型的影响作用和中介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6-2016年我国30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IV-GMM模型测度人口老龄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并纳入空间因素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与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人力资本水平”和“资本-劳动力禀赋”是人口老龄化影响科技创新的两个中介效应。同时,科技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人口老龄化可以通过溢出效应对其他省份的科技创新产生间接影响。因而在老龄化时期,应该注重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促进老龄人口再就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区域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3.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10%,中国已经进入老年人口型社会。积极开展人口老龄化以及老龄化人口对各行业产生的影响问题的研究,并相应地进行政策引导,是实现我国健康老龄化的必然选择。医疗服务行业是老龄化人口需求和消费的重要领域,如何满足老龄人口的需求并进行行业优化的调整,将是医疗服务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于劳动力供给一度充裕的中部地区,在人口优势消失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之下,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难题。剖析人口老龄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对中部应对老龄化难题及调整产业结构有着深刻意义。通过选取中部六省2000—2014年的统计数据,建立面板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研究两者间的协整关系,并进行回归分析揭示人口老龄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人口老龄化与产业升级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表现为老龄化对产业升级的正向促进效应,即有助于人才积累、企业创新以及服务水平提升,说明人口老龄化对中部的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切实的推动作用。最后,文章据此提出应增加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5—2019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与门槛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市场化程度、金融发展水平、企业家精神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与金融发展水平均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市场化程度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强于金融发展水平;企业家精神均为金融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中介变量,且具有完全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替换估计方法与相应变量衡量指标后结果仍然稳健。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充分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深入探析政府财政支持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影响机制。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9-2020年的相关面板数据,构建以企业技术获取能力为中介变量的回归分析模型,对财政支持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财政支持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但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仅在东部地区由于区位优势而存在较高促进效应,而企业技术获取能力在财政支持与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由此提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统筹区域高技术产业协调发展和重视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等对策建议,为支持与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新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旅游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明晰数字化转型对旅游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是指导旅游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以及促进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采用2013—2020年沪深A股旅游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基于智力资本的中介效应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旅游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旅游企业高质量发展;智力资本下的创新资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以及关系资本在数字化转型对旅游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均具有中介效应;数字化转型对旅游企业高质量发展因所属行业、所有制性质产生异质性影响,其中数字化转型对综合类旅游企业和非国有旅游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从微观层面阐明了数字化转型与旅游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理论关系,明晰了智力资本的中介效应,为旅游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8.
曹婧博  康琛宇 《资源科学》2023,(11):2234-2247
【目的】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能够更好地整合各类资源,促进新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为中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方法】因此,基于对数字经济影响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线性和非线性机理,选取115个资源型地级城市2011—2020年年度面板数据作为样本,使用熵权法测算其高质量发展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构建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对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研究显示:(1)整体上,数字经济推动了中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2)数字经济对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会伴随互联网普及程度、政府科研投入水平、人才素养培育力度和企业家精神活跃度的提升而增强,呈现显著的单门槛特征。(3)数字经济对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有所不同,其中,数字经济对衰退型城市和再生型城市的正向影响最显著,成熟型城市弱之,对成长型城市的影响则不显著。【结论】因此,要不断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政府科研投入水平、加大人才素养培育力度和弘扬企业家创业创新精神,充分发挥其在数字经济引导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借助数字经济背景持续推动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仇丽雯 《科学生活》2023,(11):70-71
<正>阿尔茨海默病(AD)也就是我们通俗讲的老年痴呆,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通常会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中提出:自2000年迈入老龄化社会之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预计到2050年左右,中国老龄化将达到峰值,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27.9%。伴随不断加剧的老龄化现象,慢性病等一系列健康问题也日趋凸显,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彭薇  熊科  唐华 《科研管理》2023,(4):77-84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凸显动能转换的时代背景下,本文基于2006—2017年我国30个省份动态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技术创新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技术创新对两类消费升级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效率越高,越有助于促进我国居民从温饱型消费向发展型和享乐型消费过渡;(2)消费升级存在时间黏性,当期消费会受到往期消费水平的正向影响,而技术升级有助于打破这种黏性,助推消费升级;(3)产业结构升级在技术创新和消费升级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体现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对拉动内需的“引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