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1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与生物组织的中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殊的颜色反应,如:①可溶性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②脂肪小颗粒+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③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2实验改进2.1检验还原性糖教材上所用的实验材料是苹果或梨匀浆,在实  相似文献   

2.
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实验成功的关键。选择实验材料要从事实出发。用梨的组织样液、唾液、蒸馏水做还原糖对比实验,用菲林试剂来检验,实验结果说明:唾液不能作为还原糖的鉴定材料。用花生、唾液、蒸馏水做脂肪鉴定对比实验,用苏丹Ⅲ来检验,实验结果说明:唾液不能作为脂肪的鉴定材料。用稀释的鸡蛋清、唾液、蒸馏水做蛋白质鉴定对比实验,用双缩脲来检验,实验结果说明:唾液能作为蛋白质的鉴定材料。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唾液不是鉴定还原糖、脂肪的理想材料,但是鉴定蛋白质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3.
单林兰 《中学生物学》2006,22(11):40-40
实验原理:淀粉和蔗糖为非还原性糖,它们在酶的作用下,都能水解成还原性糖,还原性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相似文献   

4.
1研究背景在“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脂肪鉴定”实验中分别选了梨或苹果的组织液、豆浆或蛋清以及花生子叶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分别用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和苏丹(Ⅲ)作为染色剂进行染色。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了许多疑问,  相似文献   

5.
<正>1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1)淀粉——碘液(蓝色)。(2)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现配)或班氏试剂(砖红色沉淀)。(3)CO_2——Ca(OH)_2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乳酸——pH试纸。(5)O_2——余烬复然。(6)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红色)。(7)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苏丹Ⅳ染液(红色)。  相似文献   

6.
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淀粉的鉴定实验,是高中生物学最基础的实验之一。对还原糖的实验要联系非还原糖,如淀粉、蔗糖,注意: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糖;还要联系班氏试剂。班氏试剂反应原理与斐林试剂相似,但不需要现配现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物实验中不同浓度酒精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精(乙醇溶液)是常用的实验试剂,人教版《生物》(必修、选修)教材中多个实验都使用到该试剂。在不同实验中,酒精的作用不尽相同,酒精的浓度(体积百分比浓度,下同)也不同。现将教材中使用到酒精的实验罗列如下,以介绍在不同实验中所用的不同的酒精浓度以及它们的作用。1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在脂肪的鉴定中,用苏丹Ⅲ染液对脂肪组织进行染色后,可用50%酒精来冲洗浮色,因为50%酒精对脂肪组织没有破坏作用并且容易挥发,是用来洗去浮色的好材料。2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用95%的酒精和15%的盐酸等比混合成解离液,酒精的作…  相似文献   

8.
<正> 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两个实验都使用到碘液。那么,淀粉遇碘液是否都显蓝色呢?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中,我们发现,用买来的可溶性淀粉配制的淀粉溶液与碘液反应不显蓝色,而显棕红色!后来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中我们用同一包可溶性淀粉配制的淀粉溶  相似文献   

9.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组成成分相同,但浓度、鉴定的物质、原理、使用方法、反应条件和反应结果都不相同。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中,应选择含糖量高且近于白色的组织。还原性糖: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酮基的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等。  相似文献   

10.
知识梳理1.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可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O、C、H、N、P、S。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核酸、糖类、脂质、蛋白质等有机物和水、无机盐等无机物。其中水最多,蛋白质其次。3.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紫色或紫红色)反应。苏丹III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橘黄色,苏丹IV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红色。4.蛋白质组成元素是C、H、O、N,有的含有P、S、Fe等。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种类约20种,通式如下:氨基酸的结构特点:至少…  相似文献   

11.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有可溶性还原糖 (葡萄糖、果糖、乳糖 )、脂肪、蛋白质等物质能与某些试剂发生反应 ,产生特定的颜色变化 ,因此可根据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变化 ,鉴定生物组织中这些化合物的存在。这个鉴定实验是高二《生物》课中必做实验 ,我们在指导学生操作实验时 ,对本实验选材进行了探讨 ,除书本上提供的材料外 ,我们认为牛奶主要成分的鉴定 ,可做为教材实验的补充实验或学生探究实验。本材料实验效率高 ,一种材料同时可做三种物质的鉴定。实验原理是 :(1)牛奶中的乳糖是一种醛糖 (由葡萄糖 +半乳糖构成 ) ,能还原斐林试剂 (0 .1%N…  相似文献   

12.
谈谈斐林试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教版高中《生物》(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一册 [实验一 ]所用的试剂其中之一是斐林试剂。斐林试剂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试剂 ,它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检验是否有还原性糖的存在 ,以区别还原性糖和非还原糖。在医学上可用于检验人是否患有糖尿病。在生物学实验上 ,主要是用来检证生物组织中是否有可溶性还原性糖的存在。然而有些教师对它却比较陌生。1 配制方法常温下 ,在试管里注入质量浓度为 0 .1mg/mL的NaOH溶液 2mL ,然而再滴入质量浓度为 0 .0 5mg/mL的CuSO4溶液 4~ 5滴 ,振荡 ,配制而成的试剂即是斐林试剂 ,它…  相似文献   

13.
浅谈果糖的还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进京 《生物学教学》2006,31(12):56-56
在高中《生物》第一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提到:糖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有不少的同学提出:在化学中讲到,醛具有还原性,能与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a(OH)2发生反应,葡萄糖是多羟基醛,具有还原性。而果糖是多羟基酮,不应具有还原性。教材在本实验中也仅提到:分子结构中具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的糖叫还原糖。那么果糖是否是还原性糖呢?  相似文献   

14.
新版高中《生物》教材中有“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的鉴定”实验。可溶性还原糖用斐林试剂鉴定 ,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都是由甲液 (NaOH)和乙液 (CuSO4 )组成 ,但参加鉴定反应时 ,却是以不同的反应物出现。不明白它们参与的反应 ,很容易把两者混淆 ,甚至误认为就是同一种试剂。斐林试剂是指新制的Cu(OH) 2 悬浊溶液。还原性糖与新制的Cu(OH) 2 在加热煮沸条件下 ,能生成砖红色的Cu2 O沉淀。实验过程中 ,必须先把甲液(NaOH)和乙液 (CuSO4 )等量混合 ,让其反应生成Cu(O…  相似文献   

15.
对"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中还原糖和蛋白质等组织样液的使用浓度、中学生物实验室所用碘液的浓度、"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的用量进行了一些探究,力求把握好材料和药品的用量以及材料和试剂的使用浓度,在实验现象明显的前提下,来节约资源,降低实验成本。  相似文献   

16.
高中阶段对单糖、二糖和多聚糖的初步知识做了简单介绍。其中学习了葡萄糖、麦芽糖的银镜反应 ,以及蔗糖、淀粉、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发生的银镜反应。糖类和银氨溶液 (Tollen试剂 )发生银镜反应的知识 ,由于高中知识所限并未过多展开。只是指出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单糖 ,葡萄糖是多羟基的醛 ,能和银氨溶液 (Tollen试剂 )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浊液(Fehling试剂 )发生反应 ,果糖是多羟基的酮。由此不少人认为葡萄糖是还原性的糖 ,而果糖是非还原性的糖 ,不能和银氨溶液 (Tollen试剂 )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浊液 (Fehling试…  相似文献   

17.
在生物试验过程中,材料的选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就材料的选择作一简单的分析。 1.根据实验原理,科学地选择材料。 1.1在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的鉴定的原理是还原性糖与裴林试剂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在选材时,一方面考虑材料中有无还原性糖,另一方面考虑生物组织的颜色应为白色的植物组织。例题1:单子叶植物韭菜、鸢尾的叶子不宜作实验材料,原因是叶子为绿色会遮盖生成物的颜色。例题2: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但不可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是因为其组织中的糖是非还原性糖。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生物教材(人教版·必修)"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原理中提到"糖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以此来鉴定生物组织中糖的存在。教参对还原糖的解释是:"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  相似文献   

19.
选用花生种子(红皮花生和白皮花生)、生葵花籽、色浅食用油作为脂肪检测的实验材料,用苏丹Ⅲ染液将其染色,观察其染成橘黄色的显色效果。  相似文献   

20.
综合比较多位学者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实验改进方案,对比实验材料、实验方法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方案:以葡萄为实验材料,用纱布包裹葡萄挤出汁液,加入斐林试剂,90℃水浴加热并观察颜色变化;以花生种子为实验材料,采用刀片刮擦涂片,滴加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以熟鸡蛋白为实验材料,将熟鸡蛋白捣碎后加清水,添加双缩脲试剂,观察颜色变化。3个实验优化后时长在35 min左右,为一线生物教师生物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