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伴随着我国古典诗歌自身的发展,诗歌鉴赏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而且表现出强劲的贯性,揭示了我国诗歌研究发展的规律。先秦是我国诗歌鉴赏的萌芽期。孔子提出"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将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结合起来评价、鉴赏艺术作品的,开后来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文艺鉴赏理论的先河。孟子提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说,发展了孔子的诗歌鉴赏理论。先秦诗歌鉴赏理论呈现出的特点:一是零散,二是缺乏一定的理论逻辑。两汉诗歌批评与鉴赏在内容上继承并发展了先秦以孔孟为代表的诗歌鉴赏理论,在众多论述中,应首推"三序"。两汉在诗歌鉴赏方面也有明显的特点:一是鉴赏理论相对系统化,二是出现一些诗歌鉴赏专著,三是两汉儒家思想得到不断地重视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却包含了很多诗歌技巧。该诗几乎涵盖了古诗中大部分表达技巧,可谓古诗鉴赏中的"万能公式"。在诗歌鉴赏教学时,教师如能以此诗入手,便可做到以旧带新,由浅入深,为学生学习新诗提供一块"垫脚石",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古诗的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3.
体制结构上的限制决定了绝句叙事必须采用"留白"手法。在绝句叙事的三种结构形式(连线型结构、断线型结构、焦点型结构)中,留白手法的具体表现状态各不相同。作用上,它扩大了绝句欣赏的艺术空间,能够引发读者艺术上的再创造,使诗歌意境更加深远。  相似文献   

4.
"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这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确立的诗歌教学的内容目标之一。所谓"新的阅读体验",依笔者的理解就是在尊重原诗情感的基础上,经过阅读者注  相似文献   

5.
诗歌鉴赏是一种高层次的艺术欣赏与艺术审美活动 ,它要求鉴赏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和相应的审美情趣。对于高考考生来说 ,这道赋分较高的考题 ,无疑是一道难度系数较大的考题 ,因此 ,为考生精心打造诗歌鉴赏的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说 ,教师的教学应指导学生在下列环节上下功夫 :一、积累基本常识积累基本常识 ,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把握。具而言之 ,学生应了解下列内容 :1.诗歌的分类。 2 .律诗的结构形式。 3.律诗与绝句的区别。 4 .诗的韵律。二、明确基本特征诗歌的基本特征 ,主要包括语言特征和艺术特征。其语言特色类型…  相似文献   

6.
正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要求语言精练而形象。诗人在写作时感情特别强烈,想象力特别丰富,所有这些,都依靠诗歌语言展现出来。因此,掌握诗歌语言常用的修辞手法,明确其作用,对理解和鉴赏古代诗歌是很有帮助的。一、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同时,也是诗歌鉴  相似文献   

7.
诗歌的语言、艺术手法、艺术形象、思想内容是进行诗歌鉴赏的四个重要板块.其中,诗歌的艺术手法是在基本把握思想内容之后对诗歌的精妙之处所作的进一步品味和感悟."虚实"是诗歌中常见的艺术手法,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应予以重视.下面笔者针对这一艺术手法的教学提出几点粗浅的认识供同行们批评指正. 首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明确"虚"与"实"的概念. 在诗歌中,"实"是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景."虚"则是运用想象、回忆、联想所塑造出来的虚境,或者是由实写所传达出来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然而,面对灵活多样的诗歌鉴赏,只凭借这些繁冗复杂的概念来指导学生,很可能起不到太好的效果,那么就需要我们把概念的讲解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相似文献   

8.
一、江西省高考自主命题诗歌鉴赏题深度解读(2005年高考题) 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绝句吴涛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此诗体现了怎样的季候特点?钱钟书称此诗表现了某种"情味",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体制结构上的限制决定了绝句叙事必须采用"留白"手法。在绝句叙事的三种结构形式(连线型结构、断线型结构、焦点型结构)中,留白手法的具体表现状态各不相同。作用上,它扩大了绝句欣赏的艺术空间,能够引发读者艺术上的再创造,使诗歌意境更加深远。  相似文献   

10.
纵观福建省历年高考试题,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考查诗歌的诗眼,如,福建2012年高考试卷中"望江南"等;一类是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如,2008年高考卷中"绝句漫兴九首(其三)"等;还有一类是考查诗歌的表情达意,如2007年高考卷"武夷山中"以及2011年的"晓至湖上"等.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深入研究高考诗歌鉴赏试题,掌握有效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这对于提高广大高中生古代诗歌鉴赏水平,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叙事诗在情节上有不同于西方史诗的独特性质。文章从叙事诗的概念入手,比照中西方叙事理论,通过对汉乐府叙事诗的分类研究,探索以汉乐府叙事诗为代表的中国叙事诗在情节上的独特性质,并从诗歌的社会功用、语言表现形式和流传方式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叙事诗具有如此独特性的原因。这对于深刻认识中国叙事诗的独特性,从而正确评价中国叙事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具体分析了分别以《悲愤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为代表的完成式情节与决定式情节的构成,并论述了两诗的情节模式对后世叙事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专题除了对主题的介绍性论文,还收录了三篇一线教师的叙事,均来自北京教科院德育中心举办的、为期一年的第三期教育行动研究工作坊中的叙事行动研究班。作为指导教师,笔者目睹了一大批教师在做叙事行动研究中的专业成长,这三篇文章就是其中的代表。本文意在介绍为什么将叙事探究转换为叙事行动研究,这两种路径有什么区别,教师们在叙事行动研究中获得了什么成长以及这种成长的发生需要什么条件。通过分析教师的参与过程和研究结果发现,相比叙事探究,叙事行动研究在教师公开发声、改变心智模式的基础之上,还需要触及学校场域中人们惯习的改变,其风险和挑战更大。通过本次工作坊的初步尝试,教师对叙事主题的认识更加准确,对主题的反思更加深刻,减少了自己的自责和内疚感,而且能够采取行动改变现状。促使教师如此成长的条件包括教师敢于暴露自己的"顽症",创设安全、开放的学习氛围,及时分享相关理论,形成相互支持的学习共同体以及获得学校的理解和支持。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研究者应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为诸如叙事行动研究之类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洪峰的叙事策略关注读者体验,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不断得到提示和解释,认识到阅读本身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而是快乐而轻松地与作者交流的过程。这种"关注读者体验"的叙事策略在小说叙事的创新领域打开了一个全新的鉴赏视角。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中的《西江月》二词,以全知视角,塑造主要人物贾宝玉的性格,以小见大,从中分析其沉淀于中国历史文化当中的潜藏的叙事模式;《红楼梦》中的五首柳絮词,代入了"隐性作者"身份,词之风格、文采与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之性情才华相切合。词的叙述视角多变,叙述语言风格各呈异彩,充分展露了作者出色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6.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叙事艺术上超越传统的创新为20世纪的小说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她独特的创作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逻辑严谨、考虑周密的叙事技巧。创作于1917年的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其实凝聚了她在聚焦视点、叙事距离、叙事中的标志性过渡、叙事分层、叙事声音等叙事技巧方面的深刻造诣。  相似文献   

17.
"文革"主流文学的叙事模态是以"神"与"魔"对立为核心的人物伦理谱系构成的.体现"特选子民"的"成圣"与"显圣",以及在"大希望"与"大恐惧"之间的"神性救赎".这是一幅世俗宗教的畸形精神圈.  相似文献   

18.
《玫瑰门》是铁凝的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作者以第三性的叙述视角展现了一个特定时空下的女性生活世界,以独特的小说结构表达出极为深刻的思想内涵,关注着女性本体的精神走向,在文化和生命的双维度上,展开女性的自我审判,向人的灵魂挺进,暗示女性解放的希望在于女性自身的觉醒和成长。  相似文献   

19.
政治阉割、角色转移和污名替代是十七年短篇小说(也是十七年文学)处理性欲的三个最主要的叙述策略,折射出作家们复杂而无奈的创作心态。对这些叙述策略和创作心态的剖析就是一种历史的反思。  相似文献   

20.
《小白兔姑娘》是河北作家雁翼创作的儿童诗集,它采用了独特的叙事策略。诗集用第一人称限制叙事的方式,从神话传说故事中提取素材,将听来的故事转述给读者。独特的儿童视角使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特征。诗集采用以情节为中心的叙事结构模式,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往事回溯式的叙事方式表现了雁翼浓郁的怀旧情结,增加了诗歌叙述主体情感表达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