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谈话导入,揭示科学探究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对土壤熟悉吗?土壤中有些什么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相似文献   

2.
“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这节课是以实验为主的探究型课题。通过实验创设和探究,分析论证以及实验结论的归纳,引导学生高度概括总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通过渐进实验的开展,深挖实验的内在联系,避免学生思维跨度较大的问题,通过实验创设和问题引领,引导学生逐步完成探究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3.
课题: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 课型:新授课。 一、教学过程 1.回顾与思考(设置问题情境,引出本节主题)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想一想,都有些什么判定条件?  相似文献   

4.
课题: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 课型;新授课. 1教学过程 1.1回顾与思考(设置问题情境,引出本节主题)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想一想,都有些什么判定条件?  相似文献   

5.
【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故事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景,将学生引入了图形的展开与折叠这一学习主题,并提供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以展开数学探究,让学生去经历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观察、分析、判断的体验过程。本节课在设计时重点关注了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本节课以“人教版”的实验教材第七册(上)中的“植株的生长”一课为平台和依据,教师和学生一起创设与该课题相关的探究情境,师生在探究活动中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整个课堂教学的设计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一、紧扣课题,整体把握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天鹅的什么故事呢?谁能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  相似文献   

8.
本节课以"人教版"的实验教材第七册(上)中的"植株的生长"一课为平台和依据,教师和学生一起创设与该课题相关的探究情境,师生在探究活动中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整个课堂教学的设计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教师通过复习旧知、激情引趣、导入新课内容,师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师:刚才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大家都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那么你们想用什么方法学到这些知识呢?生:我想像上节课一样看书自学,掌握这节课的内容。生:我看到我们桌上有学具,我们想做实验,通过实际操作看看能不能解决同学们的问题。(每组课桌上都有一组推导圆锥体积的学具)师:刚才这两名同学选择的学习方法都可以,那么同学们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呢?生:老师,我想把前面两名同学的方法结合起来,既看书还操作,可以吗?师:当然可以啦,你很聪明,想得很好…  相似文献   

10.
一、人人参与,共同确定研讨内容 本次校本教研充分地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备课组全体成员根据个人对教材的理解,共同讨论并确定了对数函数的概念教学的几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和教材处理方式的话题,如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本节课问题情境怎样创设?  相似文献   

11.
一、实验导入,揭示课题。师:(边谈话边演示)如果把蜡烛点燃,将它放入到适量的水中,再罩上玻璃杯,有什么现象发生?生:蜡烛会熄灭,水会进入杯中。师:同学们上节课在实验中还发现了什么问题?生:不同实验小组的杯中进入水的水位高低不同。师:有什么想法吗?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生:水进入杯中上升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师:这个问题提得好(板书课题:水上升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你们认为水上升的高度与哪些问题有关呢?学生答出可能与杯子的高度、火的大小、杯子的粗细、蜡烛的高低、水的温度、水槽中水的深浅有关…  相似文献   

12.
淀粉的消化     
背景和教学任务简介 初中《科学》第10章健康的身体共有15课时,本节课是其第二部分内容“营养与健康”的第3课时,在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作用以及检验方法等内容之后。本节课主要通过引导同学们设计并制定实验方案,探究唾液中含有能使淀粉消化的物质,进而熟悉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3.
邱燕  张德全 《考试周刊》2011,(48):56-56
一、复习导入,把握整体师: 孩子们,你们已经初读了第18课,请同学读课题——《我和祖父的园子》,作者的童年故事发生在哪里?(强调“祖父的园子”,齐读课题。)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前同学们提出了一些问题,(祖父的园子是怎样的多姿多彩?“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又是怎样生活、成长的?祖父的园子为什么让作者念念不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跟随作者走进这个大园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氯气的性质"复习课课堂实录进行点评,探讨提高化学复习课教学效率,实现复习课教学目标的方式方法,评析本节课在内容选取、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呈现的现代教学观念和新课程理念.一、创设情境,精心导入老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两张PPT图片(如图1).  相似文献   

15.
中师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本通过结合教学内容介绍化学发展史中创新的发现和实验,再现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思路过程,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设思考的教学氛围,从课的导入,课堂的各个环节,拓宽实验渠道,增加学生实验实践机会,在实验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勇气和创新素质等,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百花园     
备课“十问”备课,是教师依据教学过程的客观需要,形成教学能力的过程,是全部教学过程的基础,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和保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各科教学过程中,坚持如下“十问”便可能备好每一节课。一问:教学大纲对本节课内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二问:本节课内容在教材及章节中处于什么位置?三问: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通过什么方法突出?四问:本节课的难点是什么?通过什么手段突破?五问:对于本节课内容学生了解哪些相关知识?哪些问题易使学生产生疑惑?六问:引进哪些课外知识能引起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17.
备课十问     
备课.是教师依据教学过程的客观需要.形成教学能力的过程。备课,是全部教学过程的基础.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和保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生物课的教学过程中,坚持如下"十问"便可能备好每一节课。一问:教学大纲对本节课内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二间:本节课内容在教材及章节中处于什么位留三问: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通过什么方法突出?四问:本节课的难点是什么?通过什么手段突破?五问:对于本节课内容学生了解哪些相关知识.哪些问题易使学生产生疑感?大问:引进哪些课外知识能引起学生兴趣、活跃…  相似文献   

18.
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师:这首歌唱的是我国的什么地方?生:北京。师: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什么?生:首都。师:非常正确。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首都北京》。〔板书课题〕利用歌曲导入,渲染了气氛,使学生很自然地把精力集中到老师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以大纲为依据,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遵循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有多种教学方法。 一、故事激情,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是教学的第一环节。一节课能否开好头则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达到教学目的的关键。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特别是低年级的儿童更是这样。根据这一特点,我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导入新课。但无论采取什么形式,用什么方法,都必须围绕激情和引趣来进行,通过揭示课题,从而导出本节课要讲的道德观念。如教学《团结起来力量大》一课,我采取故事导入法,先给学生放录音《五个指头》的故事,听后请一位学生配合老师示范,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讨论:(1)大拇指、中指、食指、无名指、小指  相似文献   

20.
汤丽琼 《考试周刊》2009,(24):155-157
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是实施探究教学的首要前提。教师可以利用实验、课前作业、有关故事、多媒体资料等方式创设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