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湘 《职业圈》2008,(5):93-94
文章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及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指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湘 《职业圈》2008,(4):93-94
文章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及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指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建平 《职业圈》2008,(33):23-2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培育新型农民的现实意义 第一,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还包括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型农。温家宝总理曾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6.
覃万玲 《职业圈》2007,(20):20-2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件精神,根据荔浦县实际情况,推进荔浦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注重解决的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二是解决三农问题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关键;三是搭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平衡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培育新型农民的现实意义 第一,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还包括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型农.温家宝总理曾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养造就成千上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8.
覃万玲 《职业圈》2007,(10X):20-2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件精神,根据荔浦县实际情况,推进荔浦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注重解决的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二是解决三农问题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关键;三是搭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平衡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需要高职院校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实用型人才,有的高职院校在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培养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文章试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入手,探索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如何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文化素质不高、文化发展不平衡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抓紧农村和谐群众文化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1.
林望 《职业圈》2007,(4S):40
目前,我国的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进行中。如何提高农村的生产力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农电视节目要对新农村建设起科技贡献,就应该将电视媒体和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电视媒体和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的形式多样,并且有着很多优势。  相似文献   

12.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是提高农业自我积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文章以衡南县为例,对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王从广 《职业圈》2008,(33):11-12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是提高农业自我积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文章以衡南县为例,对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农业专业由于本身的艰苦性和传统意识的偏差,从业队伍不稳定,制约了"三农"的发展,在农业专业课教学和实践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意识,树立爱土意识和环保意识,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创业、公平竞争的优良品质,为农林等艰苦行业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合格人才,对稳定我国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论述了农村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阐述了农村图书馆服务如何创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李智珍 《职业圈》2008,(2):74-75
文章论述了农村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住,阐述了农村图书馆服务如何创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8.
搞好村镇规划与建设,要理性地剖析当前村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根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村镇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确立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村镇规划建设原则。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三先行"、"四底线"、"五重点"和"六机制",提高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静 《职业圈》2007,(2):67-68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入,我国农业发展也面临着新发展的要求,相应地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解决也提上了日程,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既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回应,也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实践运用。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促进国民经济:疋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城乡产业互动发展又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1:3,是连接城乡产业和谐发展的桥梁,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