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美是数学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数学教学目标要求,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而且还应当使学生理解数学美。学生理解和感受到数学美,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认为,数学美和其它美相比--诸如艺术美、行为美等,固然有其特殊性,但是作为美,它们之间仍然有很多相同的东西。由此,本文拟就从一般美学的审美理论开始,探讨一下中学数学中数学美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数学美,没有华丽的色彩,没有动听的音符,只有匀称优美的体态、简洁的语言、严密的逻辑思维以及给人以求新求异的想象空闻,这就是数学本质所具有的至高无上的美.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数学的和谐美、数字美、符号美等,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美的热爱,并通过学生的“内化”,逐步迁移为对数学知识的热爱和追求,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数学家罗素说过:"数学不仅拥有真理,而且拥有至高无上的美。"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要充分发掘数学知识中的美育因素,在教学中展示数学的美,让学生发现数学的美,感受数学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对称美、和谐美、简洁美、创新美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让学生发现数学的美好,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乐趣,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4.
结合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实践,论述了如何通过审美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创新精神以及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对提高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实践美的能力也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根据新课程的数学教学观点: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活动(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单单是数学知识的教学。作为数学教师,不应局限于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应发挥自身的才智,用奇思妙想构建一个美妙的数学世界,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开拓思维,展示自我,感受数学之美,体会学习之乐。  相似文献   

6.
数学解题是中学数学教学的是首要任务。通过数学解题可以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坚强意志、拓宽学习数学知识的途径、检验数学教学成绩的手段、高考取得好成绩的必要条件。通过解题可以让学生感到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数学语言的美,同时还能感到比例协调,整一匀称,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关系密切,形式简洁完美;从而让学生品味数学的美,感悟解题的极大乐趣。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美的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从而能更好地完成数学教学任务。数学美的教育是通过数学知识的教学来进行的,这里教师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教师不仅要充分认识到进行数学美教育的重要意义,还要具备必需的数学美的知识,掌握数学美的特点,学会感受数学美、欣赏数学美、传授数学美。无论是感受美、欣赏美,还是表达美、创造美都离不开人的情感。所以,进行数学美教育,往往伴随着教师强烈的情感活动。教师对事业、对学生的热爱之情,会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倾注自己的情感,产生对…  相似文献   

8.
客观事物是否具有艺术审美特性,不是由事物本身存在的状态决定的,而是由审视客观事物的人的视角决定的.正如有诗说:“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数学教学来说,也是如此,不是数学本身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使之与艺术的美擦肩而过,而是教师以传统的教学理念将数学知识从美的地域剥离出来,这不仅使数学知识流于枯燥荒芜,还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消磨殆尽.所以,教师尽可能在兼顾数学知识理性状态的同时,发掘数学知识的感性状态,并运用现代的教学艺术,将数学教学的内容美、结构美、情感美、节奏美、语言美展现出来,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诗般充满艺术性,实现数学知识学习与美学教育的同时发展,它们相辅相成,共同铸造完美、具有趣味性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知数学美,更好地去体验数学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和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以此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0.
审美教育不仅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促进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手段。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在传授知识、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下面结合数学教学实际,谈几点认识和做法。一、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数学教学中的感受美,就是通过学生的感官对教师讲解的数学知识能敏锐地作出反映,产生美的感知和体验,受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数学美,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帮助学生挖掘数学美、展现数学美、揭示数学美、创设数学美,借此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欣赏数学美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用故事链接知识能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故事能让数学知识回归原位,使数学知识呈现"整体之美",彰显"链接之链",拓宽儿童"思维触角"。应用故事进行教学,能帮助儿童搭建数学之塔,让学生在听故事中发展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3.
数学美是一种科学美,它主要表现在简单美、和谐美、对称美、相似美和奇异美.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受、鉴别、欣赏数学美和创造数学美的意识和能力,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数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有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在小学数学中存在着许多的美学知识,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这些数学美,使得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并逐渐喜欢上数学,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数学教学中激发兴趣的主旨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学习过程中的“内驱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获取最佳效果,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材特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现从以下两方面谈一谈:一、挖掘内在美,激发兴趣:小学生对数学兴趣较低,往往是感到数学知识枯燥乏味,教学中教师就要注意引导,通过具体实例,挖掘出数学这一学科的内在美。正如著名哲学家赵鑫珊所说的:希望我们的教师能在课堂上随时向学生提出数理学科的美,因为那是一种‘点金术’,是阿里巴巴叫开山洞大门的神秘符咒”,由于数学知识抽象性较强,它的美也别具特色:a.简洁美,它渗透在极普通的数字、符号、公式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不但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美的艺术.从艺术角度看,不但包括美术与音乐,更包含了文学、建筑、绘画、舞蹈等.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教学艺术将数学知识进行加工,给学生以美的教育,让学生于美的课堂中陶冶情操、拓展思维、理解知识、提高能力,体会数学之美. 一、利用美的教学语言,感染学生学习情绪  相似文献   

17.
邵仙丽 《成才之路》2010,(31):82-83
针对目前学生学习数学存在的厌学现状,本文简论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通过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用处美,尝到学习数学知识技能带来的愉快,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通过教师的感染力和学生的同化作用,不断增强学生热爱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教学一直备受关注,在新课改不断推行下,对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要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更应注重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从数学乃至其他学科中发现美,才能有效推动学生的学习,进而提升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效率。以这个作为出发点,对学生实施美育教学,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9.
冯关跳 《考试周刊》2012,(41):57-58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也应该注重将素质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应结合数学知识的特点,将德、智、美的教育贯穿始终,重视对学生道德理念的传输,对学生智的开启,引导学生拓展美的视角,发现美、欣赏美。  相似文献   

20.
陈秀琼 《湖南教育》2002,(19):37-38
学生对数学的态度有惊人的差异,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对数学美的领悟和鉴赏。数学美是一种极其严肃、雅致和含蓄的美,学生受到基础知识和审美能力的限制,并不都具有理想的鉴赏能力。因此,唤醒他们对数学的美好情感,倡导对数学美的崇尚是数学教育的任务之一。一、数学知识的结构美与教学数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数学概念、命题、法则以及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知识的和谐美和简练美是数学知识结构美的两个主要方面。数学知识的和谐美是数学的普遍形式。教学时,教师不但要对这种美有较深刻的领悟,且要能艺术地表现出来。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