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美拉德反应及其产物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拉德反应主要指还原糖与氨基酸、蛋白质之间的复杂反应,它与食品加工、疾病生理过程等有重要关系。本文综述了美拉德反应产物抗氧化活性及其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抗氧化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采用琼脂打孔扩散法进行了沙蚕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水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蜡质芽孢杆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黄瓜枯萎病菌、水稻纹枯菌、白菜丝核菌和黑曲霉等九种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沙蚕与蔗糖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对蜡质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对黑曲霉、水稻纹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而沙蚕与葡萄糖的美拉德反应产物没有明显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苹果酒加工中防止美拉德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得出:苹果酒加工过程中,及时将苹果浸入质量分数0.2%偏重亚硫酸钾+质量分数0.1%柠檬酸,或质量分数0.1%偏重亚硫酸钾+质量分数0.1%异抗坏血酸+质量分数0.1%柠檬酸的水溶液中,可防止去皮与打浆两个工序间发生美拉德反应;加入苹果和水总质量(即浆液质量)0.02%的偏重亚硫酸钾,可防止苹果打浆和浆液糖化时的美拉德反应:酒液保持20~30 mg/L的游离二氧化硫,或20~30 mg/L的游离二氧化硫配合50 mg/L的异抗坏血酸,可防止酒液陈酿、贮存期间的美拉德反应.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声波强化处理碱性条件下甘氨酸-果糖美拉德反应体系,294nm和420nm下测定反应后体系的中间产物含量和褐变程度,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产物中挥发性组分。结果表明,1800W强超声功率可显著促进碱性条件下甘氨酸-果糖美拉德反应形成中间产物和高级阶段类黑精等色素类物质。超声波强化处理后的样品中的挥发性组分以酯类化合物为主。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分析了荸荠球茎中心组织与边材组织的①金属、非金属矿质元素含量;②抗坏血酸含量;③多酚氧化酶活性;④葡萄糖、果糖、蔗糖与淀粉,排除了①②③引起荸荠罐头红心的原因,认为红心主要是因为荸荠中心组织还原糖含量较周围高,发生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分析了荸荠球茎中心组织与边材组织的①金属、非金属矿质元素含量;②抗坏血酸含量;③多酚氧化酶活性;④葡萄糖、果糖、蔗糖与淀粉。排除了①②③引起荸荠罐头红心的原因,认为红心主要是因为荸荠中心组织还原糖含量较周围高,发生美拉德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一、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 ,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用表达式可表示为 :AB +CD =AD +CB .它的特点是 :①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同的化合物 ;②生成物是由两种反应物互相交换成分 (即交换简单的离子和原子团 )而得到 ;③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只有同时具备上述特点的反应才是复分解反应 .如反应CO2 +Ca(OH) 2 =CaCO3 ↓ +H2 O ,虽然具备特点①和③ ,但不具备特点② ,故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其判断酸、碱、盐的溶液混合时 ,如果相互交换离子并生成沉…  相似文献   

8.
一、准确领会概念从化学反应的形式来看,复分解反应就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而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可简单表示为:AB+CD=AD+CB,其特点为:(1)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而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2)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保持不变.实验证明,复分解反应常常发生在两种碱、酸、盐及氧化物之间,反应的方向是向着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少的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9.
例1某+3价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它与稀硫酸反应后生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23B.273C.342D.348解析设+3价金属为R,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7,它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化合物化学式为  相似文献   

10.
例1 某金属元素R在化合物中无变价而且为奇数,已知R和硫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R和氯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3.5,通过计算回答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一个概念 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可简单表示为:AB+CD=AD+CB. 二、两个特点 1.双交换:复分解反应是酸、碱、盐之间在溶液中通过交换离子进行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 2.价不变: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2.
置换反应和取代反应都是指物质中组分互换的反应,即反应物中某一组分被另外一组分所替换从而形成新的物质的一类反应。置换反应这一名称多用在无机化学的反应中,而取代反应这一概念多出现在有机化学的反应中。鉴于习惯上两者有各自的使用范围,它们的定义也就有着明确的针对性和应用的局限性。我们通常指的置换反应是说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相作用,生成一种新的单质和一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取代反应一般指化合物中的一种原子或原子团被另外一种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显然,在这里取代反应和置换反应是有着  相似文献   

13.
一、氧化—还原反应。 按照电子转移观点来看,凡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都叫氧化—还原反应。这种转移包括在形成离子化合物时价电子的得失和在形成共价化合物时共用电子对的偏离或偏近。 某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失去电子的变化叫做氧化反应,得到电子的变化叫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14.
特别提示 以“八点图”为线索,总结高中阶段的无机反应规律,帮助学生将零散无序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加以整合,从大量物质和方程式的背诵中解放出来,建构学科知识网络,形成有序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5.
烯类产品或中间体是有机合成中的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制备烯烃化合物时热消去反应具有反应收率高、产物纯度好、产品结构单一等优点.以羧酸酯等为例对热消去反应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研讨.  相似文献   

16.
微波食品风味理论与风味强化(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食物组分对微波食品风味的影响,同时提出如何利用美拉德反应增强微波食品的风味。  相似文献   

17.
<正>复分解反应作为初中化学最重要的知识点和初、高中化学衔接最紧密的内容及从规律性角度学习化学的开始,一直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在各地中考中与其相关的考查至少占20%.本文从方法的角度阐述如何事半功倍学习并掌握复分解反应,为中考取胜奠定厚实的基础,供参考.一、准确理解概念1.概念:复分解反应指的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2.本质:化合物电离生成的离子在溶液中相互发生了反  相似文献   

18.
复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中重要的反应类型之一,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是学好酸碱盐知识的关键之一,因此必须理解并会应用复分解反应解题.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通过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其反应形式为AB+CD=AD+CB.1.明显的特点是"双交换,价不变"1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都是复分解反应.如:2Na OH+CO2=Na2CO3+H2O该反应不是复  相似文献   

19.
一、要记住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二、要明确复分解反应的要点1·要明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和类别:即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2·要明确反应前后物质变化的组合形式:即反应是否“互相交换成分”·从化合价的变化来看,在复分解反应的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但化合物之间彼此互相交换成分·如酸与碱反应、盐与盐反应等·3·明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两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要发生复分解反应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淀析出或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那…  相似文献   

20.
银镜反应是否成功主要与试管是否干净;银氨溶液的配制、浓度、溶液的PH值;醛基化合物的浓度;以及加热方式等因数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