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季英伦  李忠斌 《收藏》2008,(9):18-19
自2003年以来.国内艺术品市场一直处于上升通道.中国艺术品开始受到全球的追捧。根据最新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资料,2007年度全球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总成交额约236.9亿元.2006年度全球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总成交额是168亿元,较2006年增长29.10%。热钱往哪里去7大部分行内人士持续看好2008年的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与此佐证的是.经济发展催生了国内新富豪和中产阶层的形成.而消费和收藏艺术品,正成为这个群体新的时尚和主张。  相似文献   

2.
回顾回流     
裴元生 《收藏》2009,(5):25-25
1992年,中国开始开放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海外收藏家陆续把流落异邦的中国古董拿到大陆拍卖。文物回流升温并逐渐成为拍卖会主角。  相似文献   

3.
赵余 《收藏》2014,(3):122-129
一、在中国书画拍卖行情的拉升下,2013年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企稳回升 自2011年秋拍开始,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进入了调整时期,  相似文献   

4.
赵榆 《收藏》2012,(2):132-139
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从1992年首场北京国际拍卖会开始,已经整整走过了20个年头。这20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没有经验,到初步走上规范,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赵榆 《收藏》2013,(10):114-124
从1992年首场北京国际拍卖会开始,20年来,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由小到大,从没有经验到初步走上规范,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贡献。第一次拍卖高潮改革开放为拍卖行业的发端创造了有利条件,而真正把文物艺术品推上拍卖市场,开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先河的应该是'92北京国际拍卖会。正是有了这次破天荒的拍卖会,才对旧的《文物保护法》有了突破与冲击,  相似文献   

6.
高功 《收藏界》2011,(3):138-141
众所周知,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据雅昌艺术网统计的数字显示,2010年艺术品拍卖年成交总额达573亿元人民币,与2003年的12.5亿元成交额相比,增加了40多倍。中国本土的艺术品拍卖公司、艺术品、艺术市场均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与此同时,西安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7.
赵颖 《收藏》2001,(3):81-81
朵云轩2000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掀起了本世纪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最后一轮高潮,令整个艺术品拍卖市场为之一振。该次拍卖会总成交额2500余万元,总成交率65.3%。  相似文献   

8.
老耕 《收藏》2008,(10):160-162
金秋将至,艺术品市场又将迎来一年中的黄金时段,掀起新一轮艺术品竞藏和拍卖的高潮。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而对于艺术品经营行业,尤其是拍卖企业来说,却是“一年之计在于秋”。只要看看各大拍卖公司对于秋季大拍投入的人力物力,就明白此言不虚。在这样一个“热火朝天”的时段到来之前,找一个立足点,保持一个冷静的头脑,对近期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动向作一些理性的回顾和前瞻,应该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赵榆 《收藏》2006,(4):140-143
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2006年的形势究竟将如何?综观国际文物艺术品市场发展规律,以及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十几年来的发展趋势,可以认为当前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已进入第二个发展高潮之后的平稳发展时期,这是收藏家入藏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10.
杨才玉 《收藏》2006,(9):28-29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史上.2005年是值得特别关注的一年。一方面,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育成长.在2005年的舂夏季节达到一个新的里程碑.尤其是占到艺术品市场80%份额的中国书画.在连续三年出现”井喷”行情后.到2005年舂拍时达到一个新的制高点。另一方面,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中国艺术品市场尤其是中国书画市场在平稳发展中出现了调整行情.这是继1997~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期间.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受累.出现调整行情以后的又一次。以中国嘉德、中贸圣佳、北京翰海、北京荣宝、北京保利。杭州西泠、上海朵云轩七大拍卖公司为例.2005年舂拍时.因北京保利尚未开拍.六家成交总额为273亿元,其中中国书画的成交率分别达到93%~97%.秋拍时.北京保利开始首拍.且一家就拍出了51亿元,但另六家总成交只达224亿元,较舂拍减少1795%.七家秋拍的总和与六家舂拍的业绩相当.其中中国书画的成交率下降到78%~94%最低者只有62%。进入2006年,中国书画的调整行情进一步延续,从春季拍卖的情况看.中国书画的成交率多在60%~70%左右,最低者不到50%.上述七大拍卖公司2006春拍的成交总额为215亿元,较上年舂拍减少2124%,较上年秋拍减少2182%.过去动辄高价成交的名家作品现时很少爆出惊人价位。从中艺指数(中国艺术品市场行情指数)走势来看.自2005年10~11月达到3146点的峰值以后.调头下滑.到2006年5月为2795点.下跌了351点.跌幅为11%。从雅昌国画400成份指数走势也可看出这种调整趋势.自2005年7~8月达到3949点的峰值后.在震荡中一路下滑.2006年7月为2175点.较峰值下跌了1774点.一年时间跌幅达4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