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素材,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在此,笔者就这个问题介绍两个方法,以期对学生作文有所帮助。"散""聚"两依依,从思维的发散与聚合的角度使用好我们手中的素材。"散",把一个素材从不同的角度发散出去,让它闪耀出璀璨的光芒。我们思考的角度可以是多向的,而作文材料也往往具有多面性。如果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就可以发掘出不同的意义,一则材料,往往能同时说明多个道  相似文献   

2.
倡导体验式写作教学,让学生回归到生活,在生活体验中实现学生的心灵的碰撞,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从"确定主题""交流体验""评价体验"三个方面谈了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模式;再从"创设体验情境""主动参与生活""在经典阅读中诱发体验"三个方面探讨了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写作实施策略,揭示了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简迎春 《快乐阅读》2011,(21):158-15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综合工程,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笔者想就几年来的作文探索,就"制约学生的作文水平""作文的训练""作文的批改"三方面谈点个人的浅见:①研究并解决"制约学生的作文水平"的因素,为学生写好作文扫平障碍;②作文如做人,要想写好作文,先要做好"人";③在作文批改上,实行"师生齐动手,大家一起来",把批改标准下放给学生。  相似文献   

4.
一、我对习作"自得其作"的理解所谓"自得其作",就是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获得作文的自由。一旦学生把写作文当做"交流""表达""随笔""说心里话"的需要,"爱写""我要写"就会成为必然的追求。二、学生的习作"自得其作"吗小学生并不缺乏丰富多彩的生活,但大多数学生写作文常常是无从下手,有畏难情绪。有些学生一听"习作"两字就头  相似文献   

5.
正总有很多人和事让我们内心深处瞬间产生震动,也总有很多艺术作品使我们陷入深度的"感染",这就是走心。我们习作教学追求的,也是让学生的作文走心。作为语文教师,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写出至纯至美的文章?我想可以尝试着去做出以下努力。一、捕捉细节,表述感触北岛曾经感叹说:"正是属于个人的可感性细节,才会构成我们所说的历史的质感。"和历史一样,学生作文也应该有强烈的质感,由孩子的纯朴、灵动滋养出的质感。如何让我们孩子的作文不再单薄,而是  相似文献   

6.
董高丽 《考试周刊》2014,(97):57-57
<正>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为了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学会写"二次作文",在"二次作文"的过程中提高习作水平。所谓"二次作文",就是当单元主题确定后,让学生写"预备作文",即"一次作文"。批改"一次作文"后,进行点评和指导,然后让学生写"二次作文"。这里的"二"表示"多"的意思,经过多次实践,使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学会写作。  相似文献   

7.
低年级写作,更多的是写作兴趣的培养,通过淡化写作意识、兴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有话说,有话写,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进行简单有效的写作。有了这样的写作基础之后,高年级的学生要向着中心化和具体化的写作方向深入发展。写具体即让思维"顺起来",让作文"活起来",让叙述"慢下来",让感官"动起来"。  相似文献   

8.
杨爱青 《辅导员》2014,(15):89-89
<正>总有很多人和事让我们内心深处瞬间产生震动,也总有很多艺术作品使我们陷入深度的"感染",这就是走心。我们习作教学追求的,也是让学生的作文走心。作为语文教师,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写出至纯至美的文章?我想可以尝试着去做出以下努力。一、捕捉细节,表述感触北岛曾经感叹说:"正是属于个人的可感性细节,才会构成我们所说的历史的质感。"和历史一样,学生作文也应该有强烈的质感,由孩子的纯朴、灵动滋养出的质感。如何让我们孩子的作文不再单薄,而是  相似文献   

9.
<正>"孩子的学习并不是孩子得到了什么,而是孩子生成了什么,生成了多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拥有。"从这样的理念来考量我们的课改,可以说是任重道远。我们常说课堂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但我们对主导的作用到底是什么,主体到底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在具体操作层面总是不能很好把握。我们必须自我拷问: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一、重研读,明晰学"理",教师的工夫在课前教师研读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教于学""还教于学",  相似文献   

10.
<正>"作文课,想说爱你不容易"似乎成了一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心声。其实,"不容易"是学生缺乏对作文由衷的欲望和热情,是教师还没有帮助学生解决好作文"写什么"和"怎么写"两个老大难问题。我们可以从"趣""物""方""衷""情"五个关键词入手,化难为易,让学生喜欢作文。  相似文献   

11.
<正>不少教师习惯于对孩子说"应该这样""不能这样""必须这样",而很少说"可以这样""你能这样""你想怎样",让学生在有方向的自为中自生、自能和自长。虽然,我们积极主张孩子的自主发展,做中发展,但家长和教师却常常"自己出手"。"给我这样""我说这样"已经成为孩子教育管理的常态。"胆小""被动""手拙""懒动""怕苦""乏趣""能弱"等,已经  相似文献   

12.
<正>作文是生活实践、思维和语言的统一,是学生表情达意的手段,可以反映出学生在思想认识、生活经验、表达能力、阅读量、知识面、写字、人格等多方面的情况。而当学生没有什么感情想表达的时候"硬写",他们就会苦恼万分地做"无米之炊",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作文望而生畏,一提作文就抓耳挠腮。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对作文的畏惧呢?"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因为"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许多文章都是经典  相似文献   

13.
<正>要让学生写好作文,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首先要让学生"会写"作文———也就是作文要先"入格",按一定的作文格式写。在"会写"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把作文写出"新"意———也就是作文的"出格"。一、引导"入格",让写作文不再难1.告诉"要领"这是一个教师"导"的过程。教师给学生讲清楚各种作文体裁的写作要领,强调作文的格式,对写人、写事、写景的作文进行"入格"训练。以写人的文章为例,  相似文献   

14.
袁宾 《快乐阅读》2013,(27):124
总是听到许多家长和学生这样抱怨:写作文太难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每每听到这样的话,我的心里总是有一些遗憾,在我十几年的教学生命中,我的感受是:虽然写好作文并不容易,但是让学生爱写作文也不难。关键是要看教师怎样引导学生,怎样让孩子爱上作文!一、培养习作兴趣是爱上作文的第一步一提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人一下子会想到这个话题是老生常谈。虽然培养兴趣是个老话题,但是,它确实是做好一件事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毋庸置疑。写好作文,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很关键。首先,从读书中培养写作情趣。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从小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从低年级短小、浅显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正>一提到作文批改,老师们说,累啊!每次作文课后,最少得批改一百多篇学生习作,哪有时间详细批改?!学生们说,我们的作文本上都是"优""良""中""差",不知道自己的作文该如何改进。家长说,我们辅导不了孩子,但是非常担心孩子的作文,毕竟作文在考试中占的分值太高了!现在好了,有了"作文即时批"手机APP,以上问题迎刃而解!手机拍照,一键上传,即时批改,私人定制,名师坐镇。最走心的产品研发,最惊艳的功能设计,亿万学生党最值得拥有的作文辅导利器!这个手机APP将直接改变你的现状和未来,选择须谨慎!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笔写作促进了学生"自能读书",引导学生学会了"怎样获得完美的原料",建构了自己的"素材库""语言库""思想库",懂得了"怎样把完美的原料写作成文字",促成学生"自能写作"。  相似文献   

17.
汪志刚 《现代语文》2005,(11):31-32
时下,有不少学生在作文时懒于动脑,总是满足于一些“固定模式”,却不知这已默默地走进了作文的死胡同。其不良表现有:情节单一甚至违背真实,大段叙述没有情感震荡,人物刻画缺乏个性,语言呆板无生气……可想而知,这样的作文一定不会取悦于阅卷老师,自然作文分数也不会高。上述诸如此类的毛病在学生习作中频频出现,要想让作文走出平淡的圈子,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或许会让你的文章脱颖而出。一、行文构思1、融入作者主观的情感体验。不少学生偏爱“说故事”,习惯将别人的所有重要信息和盘托出,则把自己看成是真正的旁观者,决不会越“雷…  相似文献   

18.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非常强调日常积累:N个作文片段+N个名人事例+N句名人名言=一篇成功的作文。这已然成了学生写好作文的"座右铭"或"口头禅"。然而,当学生真正面对作文题目的时候,却感到束手无策,无话可说,无计可施。有些学生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文章,要么"言之无物",要么"面目可憎",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学生不会灵活运用手中所积累的作文素材。他们对材料只会机械积累,却不会有效占有。面对材料,他们忽视了仔细分析和深层次、全方位审视,以至于积累了很多作文素材,而在实际写作中能够真正考虑  相似文献   

19.
如何使学生喜欢作文,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引导学生愿写;培养学生多观察、激发写作兴趣;多鼓励、激发情感,使学生视作文由"苦事"变成"乐事",让作文课成为学生"放飞思维"的乐园。  相似文献   

20.
<正>学生的作文总离不开写故事。既然是故事,一定会出现故事中的有关人物;既然有人物,那么人物就一定会开口"说话"。"言为心声",没有人物的语言,就没法借助语言展露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塑造人物鲜明、全面的个性及品质。可见,在作文中写入人物的语言是何等重要。一、笔下人物为何"不会说话"把人物说的话用具体的文字描写下来,看似很容易,其实却有很大的学问:什么时候有必要把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