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元素、原子概念的理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既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说明元素不是一个原子或一种原子的名称,而是一类原子的总名称.既然要“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可见,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是划分元素种类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2.
陈老师刚刚结束了元素内容的教学,但张同学仍对一些问题疑惑不解,因此他到陈老师办公室去问陈老师郾张:如何理解元素概念中“一类”两字的含义?师:初中化学教材对元素的概念是这样叙述的:“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概念中的“一类”两字是指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相同的中性原子和带电的原子(离子)郾如氧原子和氧离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所以同属于氧元素郾还要注意的是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而不是“一种”原子的总称,因为在同种元素中,存在着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不同种原子,如氢就有核内中子数分…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化学中,"原子"与"元素"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许多初三同学对这两个概念理解模糊,在运用时漏洞百出。现就这两个概念谈谈如何理解和运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二者既有本质的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一木质区别  相似文献   

4.
正同位素和同素异形是物质分类中的两个不同概念,由于都有"同"和"素"字,所以常常造成混淆,以至于有的学生提出H2和D2是不是同素异形体的问题.下面围绕这两个概念进行深入探讨.一、同位素1.元素、核素、同位素概念的相互关系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质子数相同时中子数可以不同.我们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原子叫做核  相似文献   

5.
“元素”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初中化学考试的重点及热点。本文拟就“元素”出现在试题中的各种情况略作整理。1 元素概念 大家知道: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这一概念包括三个要素: 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相似文献   

6.
元素和原子都是重要的化学基本概念,明确其含义和它们的区别、联系及使用范围,对正确理解和描述物质的组成与构成很有必要. 一、元素和原子的概念辨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这里的“总称”有两种含义:①是众多原子的集体,这表明元素是宏观的概括;②对于原子是不是从属于某元素,是不是某元素的原子,只需考虑核电荷数即质子数而不必考虑中子数,如:11H、12H(D)、13H(T)为三种不同的原子,但它们均属于同一类原子(氢  相似文献   

7.
一、考查元素的概念例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分析元素是指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因此,元素的种类是由核电荷数或者质子数决定的,所以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  相似文献   

8.
一、知识体系初中化学中有关物质组成与分类的基本概念及其系统如下图所示:二内容辅导1.要理解元素的含义。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只要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及其简单离子总称为元素。例如金属钠中的钠原子,氯化钠中的铀离子,核内质子数都为11个,因此总称为钠元素。可见,元素与原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要搞清它们的区别与联系。2)要熟记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名称及其顺序——氧、硅、铝、铁、钙。2.要弄清物质分类的依据。根据物质的组成及性质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可把世界上存在的众多物质进行分类。“1)把物…  相似文献   

9.
一、复习要求1.了解元素涵义;混合物和纯净物;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含氧酸和无氧酸;酸式盐、碱式盐和正盐。2理解与应用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初步概念。二、知识结构初中化学中有关物质组成与分类的基本慨念及其知识结构如下图所示:三、主要内容提示1.元素从宏观上讲,纯净物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及其单核离子的总称。如氯气中的氯原子,氯化镁中的氯离子,氯化氢中的氯原子,其核电荷数均为17,因此总称为氯元素。可见元素与原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0.
1元素、原子、单质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严格说是"一类原子核")的总称.这里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核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相同中子数的一类原子,称为一种核素)属于同种元素,如3517Cl、3717Cl都属于氯元素,其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互相之间称为同位素.二是指独立存在的中性原子(如反应过程中以活性中间体形式出现的氯原子)、处于结合状态的原子(如Cl2、HCl中的氯原子)、带电荷的原子(即离子,如Cl-)都属于氯元素.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到一些关乎化学元素的术语,如"补钙""缺铁性贫血""碘是智力元素"等,里边所说的"钙""铁""碘"都是指元素,这些元素处于化合态;而"吸氧""大脑缺氧""供氧不足"所说的"氧"则是指O2单质.  相似文献   

11.
张万福 《青海师专学报》2005,25(Z1):178-179
化学概念是化学学科中最基本的内容,搞好概念教学是搞好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关键之一。那么如何加强概念教学呢?1、剖析词语含义含义比较深刻、内容比较复杂的化学概念,对其中的关键词语要认真剖析。如对于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虽然此概念字数不多,但含义深刻,至少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即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二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多种,分子只是其中的一种;三是分子是一种微观粒子。若不讲清这三层含义就显得抽象、不透彻。2、把握内涵和外延化学概念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是说,具有特定的含义和适用范围。例如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这个概念局限于原子,钠原子和钠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不同,但它们的核电荷数相同,为同一种元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掌握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和“一类原子”两个关键要素,实质上“质子数”才是划分元素种类的唯一标准;然后必须明确两点:第一,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论种类不论个数;第二,一类原子指的是质子数相同的中性原子和带电原子(离子),这就掌握了“元素”的含义和适用范围。3、抓住关键字词...  相似文献   

12.
一、复习要求1 了解 元素涵义 ;离子的概念 ;原子的构成 ;元素与原子及离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2 理解与应用 分子、原子的概念及相互联系。二、知识结构元素 同类总称 原子共用电子对 分子 构成得失电子 离子 构成构成 纯净物 组成  三、知识要点归纳1 物质的组成从宏观上讲 ,物质 (纯净物 )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 (即核内质子数 )的同一类原子 (包括单核离子 )的总称存在形式 以单质形态存在 (如氧气中的氧 )以化合物形态存在 (如水中的氧和氢 )分类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结构特征 :最外层都有 8个 (氦为 2个 )电…  相似文献   

13.
一、掌握要求1.了解元素;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含氧酸和无氧酸;酸式盐、碱式盐和正盐。2.理解与应用单质和化合物;混合物和纯净物;氧化物;酸、碱、盐的初步概念。二、知识体系初中化学中有关物质组成与分类的基本概念及其系统如下图所示:三、内容辅导1.要明确元素的含义。(1)纯净物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及其单核离子的总称。例如,金属镁中的镁原子,氧化镁中的镁离子,核内质子数都为12个,因此总称为镁元素。可见元素与原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现将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列表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14.
元素和原子是初中化学中两个重要概念,明确元素和原子的区别、联系和使用范围,对正确理解和描述物质的组成与构成很有必要。一、元素和原子的概念辨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单核微粒(包括同类原子和离子)的总称。这里的“单核”指只含一个原子核。不同种元素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同。如碳、氧、硫三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分别为以8‘16。要判断几种微粒是否属于同种元素,应分两步进行:(回)判断这几种微粒是否只含一个原子核;(2)判断这几种微粒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是否相同。若几种微…  相似文献   

15.
李海汾 《中学理科》2004,(11):2-10,94
一、化学用语 1.有关元素的概念 (1)理解元素的概念,要抓住两个要点:①核电荷数相同;②一类原子。不能说“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总称为元素”。如:H2O、NH3、Ne等粒子中,所含质子数相同,但不能说它们属同一种元素。  相似文献   

16.
自习课上,学生A和学生B在复习讨论关于元素的问题。学生A对于元素的概念,我还不太理解,你给我讲讲好吗?学生B书上不是写得很清楚:“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学生A我知道这个定义,但我还不完全理解。比如说,既然是“一类原子的总称”,为什么不总称为“原子类”而称为“元素”呢?又如定义中只说核电荷数相同,为什么不说中子数或电子数相同呢?学生B哟,这些问题我倒是没想过。我们去问问老师吧。两个学生来到办公室,向耿老师提出了他们的疑问。耿老师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很有意义。让我们先来查查字典,看看…  相似文献   

17.
把握住:①核电荷数(质子数)相同;②同一类原子的总称。问题讨论:质子数都是6,而中子数分别为6与7的两个碳原子是否是同一类原子?质子数都是1,而中子数分别为1、2、3的三个氢原子是否属于同一类原子。  相似文献   

18.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是一类原子(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总称.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守恒.在一些涉及化学反应的计算题中,充分考虑"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守恒",可使解题过程化繁为简.例1已知CuO被C还原的产物是Cu2O(红色).现有CuO和木炭粉组成的混合物4.24 g,在高温下充分反应后,得到红色固体产物.反应后产生的气体能全部被过量的澄  相似文献   

19.
问题1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微粒吗? 答:不一定。解:微粒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微粒可以是分子与原子,如核电荷数是10的原子是氖原子,分子有水分子(H2O)、氨分子(NH3)、甲烷  相似文献   

20.
一、主要内容小结1.从宏观上讲,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要理解元素的含义。1)元素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及其简单离子的总称。例如氯气中的氯原子,氯化钠中的氯离子,氯化氢中的氯原子等,这些氯原子和氯离子的核电行数均是17,因此总称为氯元素。由此可见,元素和原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要辨清它们的联系与区别(见表1)。2)要熟记地壳中含量在前5位的元素名称及其顺序——氧、硅、铝、铁、钙。2.根据物质组成及其性质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可对世界上存在的众多物质进行分类,要弄清物质分类的依据。1)把物质分为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