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城游记     
我闲着没事干,便约了好朋友"吃货周"和"玩货季"同去作文城游玩。 我们走进城门,发现作文城里布满了各式各样奇怪的店面。比如作文服装店、比喻甜品屋、灵感意面等。 吃货周真是一个标准大吃货,拉着我和玩货季一起去找好吃的东西。循着吵吵嚷嚷的声音,我们来到一家食品店门口,因为门前有一个大喇叭在不停地喊着:“瞧一瞧,看一看,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比喻甜品屋新开张,所有甜品免费了……”  相似文献   

2.
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看到猜词一类的娱乐节目,比如:在屏幕上出现一个成语,一个人讲解该成语.而另一个人要根据前一个人的讲解猜出此词。在去年春节前夕,我从学校工会那里接到任务:制作一个猜词游戏的软件程序.要求是在规定的时间(时间可以自定义)内猜词,在屏幕上显示倒计时,并随时可以暂停。要实现  相似文献   

3.
日记风波     
(一)"我的日记不见了!你们谁见过我的日记?"忽然有一个急切而惊慌的声音从后面响起。"你的日记?你自己写的?"姜苏娇拉长腔调问。何桂香也会写日记,这真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像何桂香这样的女孩会在日记里写些什么呢?在我看来,写日记应该是具有小资情调的女孩所为,比如我。  相似文献   

4.
幻想朋友     
李化 《科学启蒙》2014,(8):31-33
我叫小明,这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名字。有一次在大街上有人叫了一声"小明",共有26人回头观望,其中包括一位老奶奶。"小明。"又有人在叫我……是在叫我吗?"螃蟹!"这肯定是在叫我了,我的外号叫螃蟹,这个外号的起因并不是我横行霸道,而是有一次上课睡觉,我吐起了泡泡——不提也罢!但是我转过身,没有发现任何人。那个声音又一次响起:"螃蟹!"这声音好像来自空中,又好像在四面八方。听起来他的年龄应该和我相仿,我十岁,算他九岁好了。他继续说:"我们交个朋友好吗?"  相似文献   

5.
转变     
谯永钧讲述第一个"转变"故事:"叫地主""王炸""三带一""顺子"……电脑里又传来一阵尖里尖气的声音。紧接着是一声低吼:"哈哈,早该赢了!"一听就知道是老爸,他声音里有抑制不住的兴奋,肯定又激动地拍大腿了。我用牙齿猜,也猜得到他现在是在电脑上进行"三方大战"——斗地主。"斗地主"是一种纸牌游戏,在我们这儿跟打  相似文献   

6.
2014年10月9日晴有这样一个角落,里面堆满了从小到大的课本。我很少走过那儿,因为身为学生的我彻底彻底厌恶书。初一暑假,我把大半个初中用掉的书都扔进这个角落。书本沿抛物线落下后,我清晰地听到"哐"的一响。这是一个相框。照片上的我,灿烂地笑着。那是军训的时候拍的,是上一年的夏天。那时的我们,好美。我们的笑,少不了密密匝匝、永远停不整齐的自行车,耳边总充斥着链条转动的声音。  相似文献   

7.
一个男子喘着粗气跑上楼,"哐当"一声推开门,把我们办公室里的人都吓了一跳。他怔怔地站在门口,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失态。"你找谁?"有人问。"我……"男子吞吞吐吐地说,"我想要杯热水。"此话一出,立刻激起了公愤:"出去,我们这里不卖水!"几个声音同时喊着,男子被声浪轰退了好几步。  相似文献   

8.
馨灵:我是一个十分敏感的人,比如同学一句无意的话伤害了我,我明知没有什么,也会左猜右猜,想很多;有时别人一个不满的眼神或一个动作我都会很在意,生怕会无意中得罪了他们,以至于我不敢主动和那些同学关系  相似文献   

9.
我班幼儿(3岁半~4岁),在玩音乐游戏《看明友》时,我发现他们不感兴趣,注意力很难集中。原因是这个游戏的玩法和《猜猜他是谁》、《猜领袖》等基本相同,没有什么新奇之处。其次是游戏中规定:听“客人”的声音猜他是谁,以训练幼儿的听觉。但一个班的幼儿整天在一起,彼此的声音都已熟悉,一猜即中。为此,我把这游戏的玩法改了一下。我们先让每个幼儿戴各种动物头饰,坐成半圆形,开口处为门,再请一个“小动物”来当“朋友”,大家去它家作客。坐在门里的  相似文献   

10.
设计意图 “请你猜猜我是谁”是最近一段时间我班幼儿经常玩的一个猜声音的游戏.一开始幼儿只是通过不断变换“被猜人”来进行游戏,几轮之后,一些幼儿不满足于这种简单的重复,其中一个小女孩把自己的声音变得粗粗的、低低的来让大家猜,其他幼儿觉得她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感到这个变化方式很有意思,开始试着变化出不同的声音去玩这个游戏.我想,不妨将多变的嗓音作为一个吸引幼儿探究科学现象的素材,开展一个科学活动,以引导幼儿探究声音除了粗、细的变化之外的其他可变方式,在游戏中体验人体的奥秘.由于本次活动是公开教学,我还以听课教师为教育资源,设计了幼儿与听课教师的互动环节,让幼儿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人际交往的乐趣.  相似文献   

11.
一、猜猜谜语,引出广告1.想想"我"是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广告的世界——说说广告。师:①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脑白金"营养品)②维维豆奶,欢乐开怀!(维维豆奶)师:是啊!这个年代谁还不知道广告呀。看,有的商品名称就隐藏在广告里面呢。  相似文献   

12.
魔爪脱险记     
“太棒了!这本书我终于买到了!”我和伙伴们一起在新华书店买了书后便打道回府。当我们穿过一条冷清的巷子的时候,忽然有个人从后面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说:“后面有人找你!”那声音阴森森的。我不由回头一看,拍我的是一个骑自行车的男孩。再看不远处,一个女孩装束的男青年大摇大摆地向我走来。我一见,便感到事情不妙,催促伙伴们快走。骑自行车的男孩一踩车,冲到了我们的前头,拦住了我们的去路。那个男青年也追了上来,他发话了:“小孩,有没有钱?”“没……没有。”大家吓得语无伦次。“快点,识相的快给老子交出来,否则,哼哼…  相似文献   

13.
邹雁 《少年世界》2014,(4):45-46
一、我国现今感恩教育的现状近年来,许多人都反映现今的孩子变得越来越自私和冷漠,只知道索取,不懂得奉献。比如一个年仅5岁的孩子在过年收到姥姥给的五十块压岁钱时,他不仅没说谢谢,反而说不要,家人纳闷之余,孩子稚嫩的声音传来:"那张钞票太少了,我要红色的!"再比如一个刚上小学的孩子哭着闹着不让妈妈去接她放学,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妈妈那辆破自行车惹的祸――别人的爸爸妈妈来接孩子时都是用汽车、  相似文献   

14.
1案例上课了,教室里却一片混乱。我火了,拍着桌子大喊:"别说话!"听到我的喊声,还有几个学生继续无视我的存在,仍然在争论着什么。我气愤异常:"听到没有,别说话!"我被学生激怒了,声音特别大。学生默默地坐着,不敢出半点声音。我开始上课了。但我感觉这40分钟是那么难熬,学生没有一个人回应我。我心里窝火极了。  相似文献   

15.
黄娟 《宁夏教育》2013,(6):45-45
星期六下午我和朋友转街,在一个服装店里无意间听到一个声音:Good afternoon,Mrs Huang.在寻找声音的同时,我看到了一个标准的少先队队礼。我应了孩子的话,同时回他一声:"See you!"孩子转身走了,但我的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这个孩子在课堂上、学校里完全不是今天这样。他见到老师时总是一副胆怯的样子,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电脑》2006,(5):49-49
一架747客机正在跨越大西洋时,喇叭里传来了机长的声音:“旅客们请注意,我们的四个引擎中有一个丢失了,但剩下的三个引擎会把我们带到伦敦的。只是我们要因此晚到一个小时。”过了一会儿,旅客们又听到机长的声音:“各位,你们猜怎么啦?我们刚刚又掉了第三个引擎。但请你们相信,只有一个引擎我们也能飞,但要晚三个小时了。”  相似文献   

17.
课前谈话:1.做猜字游戏。教师出示"友"的甲骨文的书写,让学生猜这个是什么字。学生猜不出,教师引导:伸出一只手,再伸一只手。学生还是猜不出,师再引导说笔顺。2.为什么"友"的甲骨文这样来写?二手互援为友。  相似文献   

18.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师:"今天的数学作业是……""是《每课一练》第×页。"没等你说完,学生都异口同声地说了:"我已经完成了,可以玩了。""我也做好了。"  相似文献   

19.
孙冠军 《科学启蒙》2012,(3):111-111
在时光机的帮助下,我来到了未来世界。我走在马路上,看到各种奇形怪状的车辆来来往往,行人奔走如飞,却看不到一个指挥交通的警察,交叉路口也没有红绿灯。当我正在纳闷时,突然从身旁传来一个声音:"先生,你走在马路上,请更换气垫鞋!"声音才落,  相似文献   

20.
王进 《中文自学指导》2010,(3):70-83,120
时间:2009年12月30日地点: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919室主持人:王进参加者:陈培培、张沂、蔡栋、谢诚一、经验、知识与中国的政治结构王进:讨论《我的团长我的团》(以下简称团剧),可以从区分自己的观后感开始。第一,作为一个普通观众。这么多年的娱乐文化,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环境。学界有种种解释和批判,比如"消费主义"、"娱乐至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