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诗中的旷野意象包括自然旷野、社会旷野和精神旷野等.在实际诗歌创作中,旷野意象的内涵有时更为复杂,不同形态的旷野意象也可相互交织存在.  相似文献   

2.
旷野与城市     
城市是一粒粒精致的银扣,缀在旷野的黑绿色大氅上,不分昼夜地熠熠闪光。我听说的旷野,泛指崇山峻岭、河流海洋、湖泊森林、戈壁荒漠……一切人烟罕至保存原始风貌的地方。旷野和城市,从根本上讲,是对立的。人们多以为和城市相对应的那  相似文献   

3.
旷野剑客     
正在旷野中有一只鹿,以及许多,鹿一样沉默的树。雪如繁星。而长夜未央。忽然一场雨,长街如旷野,想起浊水翻涌的野河,无人,一只舟雨中孤独。旷野一般的野河似的长街,有人仰望光芒,光里阵阵雨落。旷野无人,野河翻涌,不是雨落,不是河涌,是按剑四顾者不小心,溢泪。而我只想与你过恬淡日子。一个新鲜的清晨,一个从容的上  相似文献   

4.
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很有感悟。 哲学家带领他的弟子来到一片旷野,问:“如何除掉旷野上的杂草?”弟子们有的说除掉它,有的说用火烧,有的说撒上石灰,还有的说斩草除根。哲学家摇摇头说:“如果没有理想的答案,明年再到这里来吧。”第二年,弟子们都来了,之间昔日的旷野如今已长满了绿油油的庄稼。突然他们醒悟了:原来除掉旷野中杂草的最好办法是种植庄稼。  相似文献   

5.
室内通风不良,会使人头昏脑胀,而旷野山村却使人心旷神怡。这不仅是由于山村旷野极少空气污染,还因为那里的空气中有着较多的阴离子。  相似文献   

6.
秋日行吟     
郭枫 《小学生时空》2011,(10):20-25
到旷野来,我是来探访秋天的。 秋,在旷野里,一天有一天的消息。凝望着天空吧,那一片蓝啊!多么澄清,多么幽邃。  相似文献   

7.
王芳 《家教指南》2016,(6):58-70
敦煌地区的莫高窟和榆林窟盛唐至五代洞窟壁画,以及藏经洞出土绢画、版画、纸本画中,出现一些携抱童子的男性图像。通过比较犍陀罗、龟兹相关图像,认为这种特异图像为旷野鬼夜叉。继而检阅有关佛教文献,得知原本啖食童子的旷野鬼夜叉,被释迦佛降伏后皈依佛教。敦煌地区的旷野鬼夜叉图像表明,在当地夜叉已转变成庇护童子的善神。敦煌旷野鬼夜叉图像是在西域龟兹、于阗等地佛教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在敦煌发展过程中又形成鲜明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8.
结伴同行     
一个男人在旷野行走,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遇见另一个男人。先生,我迷了路,你可以告诉我怎样走出这片旷野吗?对不起,陌生人说,我也不知道怎样走出去,但也许我们可以结伴同行,一起找出路。  相似文献   

9.
素材:除杂草     
《同学少年》2016,(1):42-43
<正>一个哲学家带着他的学生们游历。一天,他们在旷野中休息,哲学家指着杂草丛生的旷野,问他的学生,如何除掉旷野中的杂草。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用锄头锄,有的说用火烧,有的说洒上石灰效果比较好……哲学家说:"我按自己的方法去做,一年后,我们再回这里来看看。"一年过去了,学生们如约前来,可等了好久,也没有看到他们的老师,却看到原来的那一片旷野,如今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李越:在所有的方法中,老师的方法是最辛苦  相似文献   

10.
旷野与城市     
城市是一粒粒精致的银扣,缀在旷野的黑绿色大氅上,不分昼夜地熠熠闪光. 我所说的旷野,泛指崇山峻岭,河流海洋,湖泊森林,戈壁荒漠……一切人烟罕至保存原始风貌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一位哲学家把学生们带到旷野中上最后一堂课。哲学家问:“这旷野上长满了杂草,如果我想将这些杂草全部除掉,应该用什么方法呢?” 一个学生说:“用铲子可以铲除杂草。”  相似文献   

12.
2001年鹅黄吐绿时节,根植素质沃壤的“旷野”破土绽蕾!两年来,旷野文学社以“树立精品意识,打造文学品牌”为立社宗旨,在各级领导关爱下,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社团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制度完善。通过“旷野之星”、“优秀社团干部”、“优秀社员”的评选,为学生发挥特长,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社刊《旷野》立足校内面向校外,迄今已出刊8期,数十篇社员作品相继被《东方少年》等报刊刊登转载,并有作品入选各类文集……文学社紧紧围绕“文学性”这一本质特征,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具有自身个性特色的社团活动——如文娱…  相似文献   

13.
我的五样     
一个金牛座的孩子站在旷野之上,站在巨大的蓝色苍穹之下仰望她明媚的青春。她张开双手,闭着眼睛,感受着风从身体的两侧穿过时带来的微微摇晃的感觉。她像这片旷野一样敞开了自己缀满幻想与欢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4.
听泉     
鸟儿飞过旷野。一批又一批,成群的鸟儿接连不断地飞了过去。有时候四五只联翩飞翔,有时候排成一字长蛇阵。多么壮阔的鸟群啊!……鸟儿鸣叫着,它们和睦相处,互相激励;有时又彼此憎恶,格斗,伤残。有的鸟儿因疾病,疲惫或衰老而失掉队伍。今天,鸟群又飞过旷野。  相似文献   

15.
北方多平原旷野,故利于车马;南方多江河湖泊,故利于舟楫。  相似文献   

16.
李银 《生活教育》2010,(3):77-79
孩子,如同一片未开垦的旷野,他们身上的缺点就如旷野里的“杂草”,面对这些杂草,我曾经什么方法都试过,火烧、撒上石灰、甚至想连根拔起,结果常常是“春风吹又生”,除“草”的过程中,孩子与我也成了对立的两面,火药味常常弥漫在教室里。  相似文献   

17.
早春     
远山上牛哞哞地叫,似乎着急草长得太短了。旷野上乌鸦用脚向后性急地蹬着,把土刨开,吃着刚发芽的草籽儿。土豆柔软了,因为刚解冻的冰雪,被土粒给吸收进去。空气湿润了,旷野上的呼吸声从这边向那边传响,什么都带着生气,什么都想冒出头来看着。  相似文献   

18.
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回来之后,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  相似文献   

19.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众多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回来后,哲学家对他的弟子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经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今天我们来上最后一课吧!哲学家问道:“现在你们坐在什么地方?”学生们回答:“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问道:“旷野里长着什么?”学生们回答:“旷野里长满杂草。”哲学家说道:“对,旷野里长满了杂草,现在我想知道怎样才能除掉这些杂草呢?”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答:“老师,只要有把铲子就够了”;“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斩草…  相似文献   

20.
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她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对他的学生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