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丁玲的短篇小说《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二)和《夜》中,作家的创作意图与作品的客观效果发生了背离:其女性意识比革命立场更为引人注目;小说的艺术重心在女性意识,丁玲思想中深植的女性意识,其创作方法上的矛盾,以及社会革命与女性命运的不一致,是导致这一背离的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2.
丁玲延安时期的小说《夜》是其小说创作上的过渡性文本,也是“革命+恋爱”的另类文本。丁玲在文本中秉承自主意识,同时采取回避绕开和突破超越“红色文艺”的叙事策略,由此在作者主体意识与政治意识、主人公男性革命意识的建构与女性意识的解构中凸显、构成矛盾冲突,形成文本张力的纠结和内在平衡,构成小说精巧的景致和浑融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由身份意识、性别意识和功能意识等混合而成的复杂性,表征出创作主体“修辞行为”的“暧昧”状态。在丁玲创作“转换”过程中,“身份定位”与“艺术策略”选择之间的矛盾,始终折磨着她。《太》蕴含了丁玲大量复杂的精神信息和转换期里“修辞行为”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4.
丁玲在延安时期创作的小说《夜》,集中反映了丁玲对于女性、婚姻和政治关系问题的思考。《夜》中几个女性的婚姻结局都不圆满,三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故事似乎昭示了革命不但不能解决婚姻家庭情感和性的欲望,甚或会形成压抑这种趋势的规约性因素和力量。《夜》旨在表现延安革命根据地男性革命者在婚姻家庭情感上存在的理想与现实的烦扰,进而体现丁玲在女性主义和抗日原则、革命叙事与女性叙事之间寻求某种平衡的创作努力。  相似文献   

5.
《夜》是丁玲延安时期创作的一篇具有独特思想艺术内涵的诗化小说,其中包含了丁玲对革命关系以及革命者的深入思考。本文从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角度出发,对这篇小说进行分析和解读,旨在加深对丁玲小说创作的解读。  相似文献   

6.
在小说《韦护》中,隐含着丁玲自我女性意识的情感理知对话。小说故事文本主要叙写男性革命者在"革命"与"恋爱"冲突中的艰难选择,小说内在写作意图看似源于作者对革命者瞿秋白与王剑虹两人情恋的回顾,实则,小说深层文本潜伏着丁玲对自身情伤的回味、反思以及其由个性主义向革命意识转型前的徘徊、焦虑心态等诸多复杂情愫。在面临日渐形成的遮蔽性宏大革命救亡话语的情境下,作者悄然进行着自我心灵、理性认知的对话,探求合理的自我女性意识言说,并籍此试图走出自我情恋伤悼的情感藩篱。  相似文献   

7.
丁玲初到延安时创作的短篇小说《夜》一直被认为是一篇革命工作者何华明在面对各种诱惑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革命立场的革命叙事,本文认为,《夜》只是在题材上介入了革命叙事,在本质上却体现了一种现代人文精神和理性批评的风格,保持了丁玲五四时期所形成的文学干预社会的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8.
《韦护》是丁玲在1929年末发表在《小说月报》上的中篇小说,一经面世就引起了文坛的轰动,最初对《韦护》的解读多认为是"革命恋爱"故事,带有小资产阶级痕迹。但随着研究的深入,《韦护》并非是简单的"革命恋爱"小说,其中蕴含着丁玲独特创作风格。本文将从《韦护》入手,浅谈丁玲笔下与众不同的革命与恋爱。  相似文献   

9.
《韦护》是丁玲于192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她从个人主义转向革命文学、"向左转"历程中里程碑式的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丁玲在转型期间复杂的思想内涵。长期以来,《韦护》被认为是趋向"革命加恋爱"小说模式的创作。文章通过女性主义的视角对这一作品进行分析,挖掘其中与同类模式的革命文学的不同之处,旨在探寻丁玲在秉持着革命战胜爱情的目的而进行写作时,不自觉地流露出与创作目的不同的性别化立场,借以展现丁玲在完全汇入革命的洪流前,她从创作之初坚守的女性立场在时代话语的威压下所进行的挣扎与求存。  相似文献   

10.
《韦护》是丁玲于192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她首次将革命者形象纳入作品中,是丁玲从个人主义文学向革命文学开始转型的标志性作品。作品以五四运动前的社会为故事背景,以瞿秋白和王剑虹的爱情悲剧为原型,借作品中韦护与丽嘉爱情的不幸,来表现当时的社会中恋爱与革命、文学与政治之间是有着无法调和的矛盾的。在20年代"革命加恋爱"创作模式兴盛的时代背景下,《韦护》一直以来被赋予"革命加恋爱"模式小说的内涵,曾一度被定义为"革命加恋爱"小说模式中的不成功之作。然而,《韦护》这部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学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是一般"革命加恋爱"作品中所不具备的,不能够将其简单地纳入"革命加恋爱"范畴中。本文将从《韦护》的文学独特性入手,进一步阐释和解读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11.
自我意识可以从个体意识和性别意识两个层面来理解。"五四"社会启蒙既唤醒了一代青年的个体意识,又唤醒了女性意识。文章通过分析丁玲的早期创作《梦柯》《莎菲女士的日记》和《阿毛姑娘》,揭示了"五四"时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艰难觉醒。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介绍作者丁玲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自身经历,来分析时代背景等因素对作者作品中女性意识生成所产生的影响,进而分析了丁玲作品《韦护》中的时代新女性特点以及女性意识的产生和在革命与爱情间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出现了不少关于著名女作家丁玲的传记作品,从不同角度解读了传主的生平经历、人格形象和文学成就。秦林芳的《丁玲的最后37年》以独特的视角,表现了丁玲在"自由"与"革命"两种理念影响下的心灵挣扎,抓住了影响传主行为和创作的思想矛盾,使得丁玲的形象富于立体感。该传记资料丰富,客观地对传主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进行了评价,对同类传记写作很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重逢》,是丁玲领导西战团时期为了进行抗日文艺宣传而急急挥就的独幕话剧。它通常被放置在丁玲不特擅长的戏剧创作序列而长期不甚被研究者们注意。然而,《重逢》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抗日宣传作品,而是富于浓郁文学意味的“女性革命”文学创作。本文结合丁玲的回忆录《魍魉世界》,尝试分析革命女性隐秘的“囚困经验”如何被充分调动、融于女性文学生命的抒写中,这使《重逢》成为了真实呈现革命女性生命困境的革命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5.
魏爱玲 《现代语文》2007,(4):66-66,43
丁玲早期的小说创作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集中于对女性心理、情感欲望的大胆表现和女性命运的探寻。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时代主流话语的转变,丁玲也不自觉地陷入“革命加恋爱”题材的小说创作的模式中,其作品中的政治意识和阶级意识日益突出,性别意识日渐淡化。  相似文献   

16.
《韦护》发表于1930年,在创作上,丁玲理性上追求革命至上,采取革命加恋爱模式,然而却不时流露出爱情至上的感性写作,革命沦为情感变化的依据。本文试图从作者对爱情和革命的描写以及韦护形象的塑造三个角度来说明《韦护》是披着革命外衣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学界大体把《韦护》定义为"革命家恋爱"的典型作品,但是重读《韦护》,我们发现,在作品中丁玲真实地写出了革命内部个体生命的内在矛盾,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对《韦护》的复杂性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激情与矛盾:丁玲创作的思维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玲的作品饱含着激情和矛盾。她创作的思维特点交织在理性与感性的矛盾之中,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满带情感的经验型思维,二是求新与生活积累的矛盾,三是政治意识与审美个性的矛盾。这些都在她的作品中留下了深刻的印痕。探讨丁玲创作的思维特点,对正确理解丁玲及其作品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丁玲创作的前后截然分期历来造成文学史乃至评论者的截然不同的评价,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社会话语环境的不同,对其前后创作也产生了完全相反的审美判断,不论这种评价如何,都有一个共同点:即认为丁玲创作呈现出鲜明的分水岭的特征。文章从丁玲前后期创作的题材关注到丁玲对女性命运的探索以及她固有的创作笔致,分析了丁玲强烈的女性情结和对于时代、革命的忠诚意识,在这二者的结合中呈现出丁玲创作的独有文学詈观。  相似文献   

20.
孙犁是抗战时期在冀中平原血与火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小说家。他长期投身革命的实际斗争,忠实于生活的真实,并致力于对生活中固有的美的发现和汇歌;创作了《荷花淀》、《嘱咐》这样脸灸人口的小说。《荷花淀》于1945年5月写于延安,《嘱咐》于1946年写于河间;前篇反映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