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气体与力学的综合问题一般涉及液拄、气缸、活塞等的运动.这类问题的研究对象有两种:一是被封闭的气体:二是液柱、气缸或活塞.解题步骤是:先用气态方程求出气体的压强,再分析液柱、气缸或活塞的受力,进而判断运动情况.  相似文献   

2.
液柱动态分类例析宁波效实中学沈晨高中物理中多遇液柱(或活塞)如何移动的判断,这是一类力、热综合问题,涉及的基本规律是运动定律和气体定律,而两定律的结合部分是压强.有一定压强的气体对相关的液体或固体发生力的作用能使后者依运动定律呈现应有的运动状态.若弓...  相似文献   

3.
题 如图1,两个液缸底部相通,内部装有部分水.大、小液缸的横截面积分别是50cm^2和25cm^2,在大液缸的水面上放有一个轻活塞.应在活塞上放一个多重的砝码才能使活塞向下移动1cm?  相似文献   

4.
李东升 《中国考试》2000,(10):42-44
热学问题中的解题方法,在中学物理教科书中就有所体现.下面就热学中的解题方法举例说明.一、两部分气体通过一段液柱或活塞相关联,当气体的状态参量发生改变时,判断液柱或活塞位置的变化,是热学中的一个典型问题.对这类问题的分析,可以借鉴中学物理教科书中推导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方法,即先假设一个中间态,然后根据中间态作推理,从  相似文献   

5.
在学习气体性质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由于液体的温度、体积、系统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及加、减液体而引起液柱发生移动的问题.液柱移动问题按其动因分类主要有四种类型:①温度变化;②试管位置变化;③运动状态变化;④液体增减.液柱移动的方向是我们需要掌握但又容易出错的问题,这是因为压强p、体积V、温度T三者中只要有一个发生变化,就  相似文献   

6.
气体的动态变化是热学中的难点 ,高中阶段 ,这类问题集中体现于液柱、活塞的移动 ,气柱长短的变化等 ,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假设推理法 ,即根据题目的要求假设发生某种现象 ,如假设液柱不动 ,或液面不下降 ,或气柱体积不变 ,然后从假设出发展开讨论 ,运用玻意尔定律、查理定律和盖·吕萨克定律等知识进行严谨的推理 ,进而得出正确答案 .1 温度恒定时气体动态变化分析温度恒定时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变化遵循玻意尔定律 :p0 V0 =p′V′,令 Δ p=p′- p0 ,ΔV=V′- V0 ,代入上式可得到该定律的变形式Δp / p′=ΔV/ V0 ,也可以变形…  相似文献   

7.
1实验材料铁架台、分液漏斗、长颈漏斗、小烧杯、酒精灯、多孔隔板、塞子、稀硝酸、铜片2实验过程及现象a.如图1连接装置。b.将稀硝酸加入小烧杯,在酒精灯上稍微加热,将铜片放入U形管的多孔隔板上。c.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和活塞,通过长颈漏斗加入稀硝酸,当加入的稀硝酸液面刚好超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时,停止加入并立稀硝酸小铜片多孔隔板图1实验装置即关好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d.随着反应的进行,可观察到U形管内液面左边上升,右边有无色气体生成,溶液变为蓝色。e.打开分液漏斗下端的活塞,生成的气体在液柱作用下被压进…  相似文献   

8.
1液柱移动方向的判断 引起液柱移动的原因,通常有如下2类. 1)温度变化 例1如图1所示,两端封闭的均匀玻璃管内,有一段水银柱将气体分为两部分.当玻璃管与水平面成α角且管各处温度相同时,两部分气柱长之比L1:L2=1:2.现使两部分气体同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管内水银柱将向什么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9.
孙德成 《教学考试》2023,(49):45-48
<正>气体压强的产生与相关计算是高考命题中常涉及的一类问题,这类问题中的计算题大致以汽缸—活塞模型和玻璃管—液柱模型呈现,也有可能出现上述两种模型组合在一起的情况。其中的玻璃管—液柱类问题考查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两大学科素养,考查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中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与论证能力两大关键能力,考查气体实验定律、理想气体、热力学定律、受力分析、共点力平衡等必备知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分析近几年高考中有关气体性质部分的计算题。纵观近几年计算题(几乎是每年一大题),它们有如下三大特点: 1.活塞直接移动,求解移动距离和其它状态参量问题; 2.隐含活塞移动,求距离和其它参量; 3.隐含一些主要因素和临界条件,求活塞移动和其它问题。 下面分别列题归类:  相似文献   

11.
《现代企业教育》2011,(17):62-63
滨州渤海活塞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黄河三角洲腹地—滨州,始建于1951年,1963年定点生产活塞,自1986年至今连续25年处行业领军地位。多年来,公司秉承"科技兴业、诚信为本、造福社会、卓越经营"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气体隔离物的移动问题,是热学与力学综合题型之一,下面介绍常用的几种科学思维方法。一、判断两容器间液柱的移动方向常用假设法和极限法。例1 如图1,两端封闭粗细均匀、竖直放置的玻璃  相似文献   

13.
例1水平固定的圆筒截面积不等,两活塞截面积SA=20cm2,SB=10cm2,重物C质量mC=2kg.当活塞间气柱温度为327℃时,两活塞静止,此时两活塞相距2l,具体位置如图1所示.已知大气压P0=1.0×105Pa,一切摩擦不计,求:(1)此时筒内两活塞间气体压强P;(2)当筒内气柱温度缓慢降到27℃时,活塞A能否向右移l距离?试说明理由.  相似文献   

14.
1.如图1所示,圆管形容器抽成真空,顶板上拴一弹簧,弹簧下挂一活塞,活塞与器壁间摩擦不计,当活塞触及底部时,活塞的重力恰好跟弹簧的弹力平衡,给活塞下方充入温度为T1开的某种气体,气柱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例1 一个质量不计的活塞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上端开口的直立筒形气缸内活塞上堆放着铁砂,如图1所示.最初活塞开始离开卡环而上升.继续加热直到气柱高度为H1:1.5H0.此后在维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逐渐取走铁砂,直到铁砂全部取走时,气柱高度度变H2=1.8H0,求此时气体的温度.(不计活塞与气缸的摩擦)  相似文献   

16.
从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试题来看,将气体状态方程与液柱移动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命题,一直都得到高考命题人的青睐,有关题目几乎年年出现,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为主.这类问题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17.
孙天瑞 《物理教师》2000,21(3):10-11
液柱移动问题一直是“气体性质”一章的热点问题,对这类问题的求解学生颇感棘手,其原因在于:引发液柱移动的动因较多呈现“灵活性”;液柱两侧气体状态变化互相牵连和干扰呈现“复杂性”;知识内涵丰富呈现“综合性”;推理判断因果性强呈现“逻辑性”.因此如果缺乏对气体实验定律的透彻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没有掌握严谨规范和合乎逻辑的推理方法是解不好这类问题的.笔者结合教学对这类问题进行了研究,探索出了一条“加锁分析”的求解思路,既保证了推理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又使整个推理过程具有简缩性和流畅性,利于学生接受并应用.…  相似文献   

18.
1 分液漏斗、容量瓶易被损坏的原因及其维护方法: 1.1 损坏的原因:分液漏斗、容量瓶是玻璃磨口瓶塞或活塞.通常采用橡皮筋加以连接.由于橡皮筋受腐蚀而老化断裂,使瓶塞或活塞易脱落而打破. 1.2 维护方法:采用钓鱼塑料线,该线耐腐蚀、韧性强.剪下每根塑料线长约25cm.一端绑在分液漏斗的瓶塞上,一般相绞3次,必须使劲扯紧.留下适当长度,同样方法另一端绑在分液漏斗瓶口上.(容量瓶的瓶塞维护方法同样).再取25cm长塑料线一端首先绑在分液漏斗的活塞柄上,留下适当长度,另一端绑在分液漏斗的漏斗下颈部.(滴定管的活塞维护方法同样)如图1.  相似文献   

19.
一、学会对单一复杂状态变化过程的分析 例1一个质量不计的活塞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上端开口的直立筒形气缸内,活塞上堆放着铁砂,如图1所示.最初活塞开始离开卡环而上升,继续加热直到气柱高度为H3=1.5H0.此后在维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逐渐取走铁砂,直到铁砂全部取走时,气柱高度变为H2=1.8H0,求此时气体的温度.(不计活塞与气缸的摩擦)  相似文献   

20.
滕忠萍 《广西教育》2014,(23):179-180
介绍"移动云"家园协同教育平台,分析广西幼儿园"移动云"技术运用现状,探讨如何让先进的"移动云"家园协同教育平台走进幼儿园,以拓宽家园共育的广度和深度,使家园沟通更具协同性、时效性、创新性和融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