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刊2011年第9期刊登了《为何在"通电自感"实验中观察不到"断电自感"现象》一文.指出在使用"J2446自感现象演示器"左侧的器材做通电自感实验时,延时效果比较明显,但用它做断电自感实验时,却观察不到灯泡闪亮的现象,使得断电自感现象只能独立地使用示教板右侧的器材来演示.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自感现象演示实验存在不少问题,改进的实验采用发光二极管作显示,用一个电路可演示通电和断电自感现象、感生电动势的极性及感生电流的方向.介绍了改进开发后的教学使用及示教板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物理必修教材第二册“自感”一节中有两个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其中甲和乙分别用来演示通电时的自感现象。在教学中经常有学生问这样的问题:“甲图中的电路断电时和乙图中电路通电时有无自感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对实验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线路进行了改进,可在同一电路中分别演示通、断电时的自感现象,而且能演示断电时自感电流的方向,增强了教学演示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1引言 目前,物理电磁感应章节中自感现象内容的教学,大多采用“J2446自感现象演示器”进行实验演示.该演示器将“通电自感现象”和“断电自感现象”用两组独立的器材分左右安装在同一块演示板上使用.为了达到演示效果,自感线圈用漆包线绕在较大的硅钢片铁芯上制成,因而器材只能是专业厂家生产,且成本较高、体积又大.特别是通电自感...  相似文献   

5.
自感现象演示教具是用于“通电自感现象”和“断电自感现象”演示实验的。这个实验历来都有很多自制教具,原因是要寻找一种效果好的方案不太容易。  相似文献   

6.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充分利用实验器材,适时为学生做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在讲自感现象这一知识时,为了帮助学生更深一步理解自感电流的产生与存在,我在做完教材上的演示自感实验之后,演示了我自制的“自感现象示教电路”,学生反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高二物理在研究“自感现象”这一节课时,有两个必做的演示实验,第一个是“通电自感”现象演示实验,第二个是“断电自感”现象演示实验。我们用可拆变压器来做这两个演示实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二课本在研究自感现象这一节课时,必须做好“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现象的演示实验。做好这两个实验是讲好这节课的基础,也是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的关键。现行课本中是利用97页图4—15和图4—16来完成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现象演示实验的。我们认为按照现行课本中的演示实验,使学生容易产生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物理》教材通常用图1、图2两个电路分别演示通电和断电时发生的自感现象。这种演示方法存在如下缺点:用两个电路分别演示通电和断电自感现象:演示通电自感现象的图1电路对断电后出现的自感现象显示不出来;演示断电自感现象的图2电路对通电后出现的自感现象显示不出来。因而,这种演示方法容易使学生形成一个电路只能出现一种自感现象的错觉,不能准确地表现客观事实。此外,显示器件灯泡的亮度不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因而不能正确反映电流的大小和变化,当然也不能指示电流方向,学生所观察到的不是完整的自感现象。  相似文献   

10.
高中《物理》、《电工基础》课程中电磁感应部分都讲述了自感现象。在自感现象教学中,自感通电、断电演示实验的演示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其教学效果。因此,研究探索做好该实验的理论条件,提高实验技能很有必要。 在自感通电实验中(图一),当k闭合时,A灯应比B灯先亮;在自感断电实验中(图二),当K断开时,灯应更亮一下才熄灭。  相似文献   

11.
物理课本中关于自感现象的两个实验(见图1、图3),一般说来演示效果不好.演示通电自感现象时,灯泡A1亮度延迟时间太短.演示断电自感现象时,灯泡A 2的延迟时间更短,几乎是断电即灭,而且演示重复性差.学生从演示中不能获得比较鲜明直观的"自感阻碍电流变化"这一物理过程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物理>教材通常用图1、图2两个电路分别演示通电和断电时发生的自感现象.这种演示方法存在如下缺点:用两个电路分别演示通电和断电自感现象:演示通电自感现象的图1电路对断电后出现的自感现象显示不出来;演示断电自感现象的图2电路对通电后出现的自感现象显示不出来.  相似文献   

13.
自感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又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按课本上的原理图,各校都配备有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的两块示教板,通电自感的实验效果较好,而断电自感却很不明显,即用6V的电源给如图小灯泡通电正常发光后,断电瞬间不易看到灯泡滞后熄灭的结果.这时,改用人体代替小灯,问学生:一节干电池电动势多高?用手触它的正负极可怕吗?谁都知道不可怕.“但现在我要让一节电池使你们触电,敢于亲身  相似文献   

14.
路玉燕 《甘肃教育》2014,(19):119-119
正断电自感实验是高中物理重要的演示实验之一,也是电磁感应部分高考的热点之一.虽然教师在课堂上做了演示实验,又进行了理论分析,学生还是对断电自感的认识存在一些问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断电自感实验中学生认识的几个误区.误区一:误认为断电自感实验现象是灯泡一定闪亮一下才熄灭。存在这样认识的原因是教材中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设计的实验是开关断开的瞬  相似文献   

15.
在湖南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材(物理)下册“互感和自感”一节中,通电时自感和断电时的自感现象是用课本第104页上介绍的两个演示电路图13—22和图13-23来完成的。这往往使学生产生一个问题,认为在通电时的自感实验电路中断电时不会产生自感现象。实际上在通电的自感实验电路  相似文献   

16.
现行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四章第三节“自感”是本章的教学难点,而做好“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两个演示实验,则是突破本节教学难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中自感演示实验的介绍与分析 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二册(人教版)204至205页,有关自感现象的实验是用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两个电路分别演示通电、断电自感现象的.  相似文献   

18.
叶彬 《考试周刊》2013,(89):135-135
一、概要 传统的通断电自感演示实验能够形象地展示出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及发光时间的滞后现象。但是.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及电流在通断电瞬间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却无从知晓。数字传感器通断电自感实验能把各支路的电流大小及通断电瞬间电流的大小和方向的变化以数据、波形的形式记录下来。但是,它是借助电脑演示小小的集成电路板的自感现象,中国缺乏一个形象、直观的电路和现象供学生观察,也不利于老师讲解说明。学生很难信服电脑上不明就里的实验结论。  相似文献   

19.
在演示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现象的实验时,必修教材中用了如图1和图2所示的电路。  相似文献   

20.
在教材中,自感现象演示实验所用仪器为通、断电自感现象的演示装置、电源、开关及导线若干,实验装置如图1、图2所示。演示通电和断电的自感现象时,分成2个电路,不仅演示时不够方便,而且会使学生误以为每种线圈只能在一种条件下产生自感电动势,造成不必要的歧义,同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也无法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