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竹林七贤”文化是云台山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资源,要加大百家岩“竹林七贤”相关遗址景区建设,大力宣传云台山的“竹林七贤”文化,深度开发与“竹林七贤”相关的旅游纪念品,使“竹林七贤”文化与云台山和谐相融,成为提升云台山文化品位的亮丽名片。  相似文献   

2.
“竹林七贤”是曹魏中后期的一个饮酒清谈的文人群体 ,得名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 ,肆意酣畅”。本文考察和阐述“竹林七贤”的主要活动时间 ,他们的政治倾向、人生态度等的相似之处 ,以及后来在司马氏强权统治下政治态度、处事作风的分化等几个问题 ,以明“竹林七贤”之“贤”与“不贤”。  相似文献   

3.
魏晋时期,受当时特殊历史环境之影响,竹林七贤中主要成员,先后来到豫北地区隐居,从而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竹林之游,"竹林七贤"也因此得名。竹林七贤在豫北地区留有丰富的遗迹,也留给了豫北地区巨大的历史文化财富,成为当地进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豫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正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综合考量,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竹林七贤与豫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真正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川中丘陵区是四川省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主产区。“四荒”资源是农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川中丘陵区人多地少,因而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应积极改造“四荒”资源,即在资源的深度开发上下功夫。以广安市为例,主要阐述了农地“四荒”资源的现状与特点,并分析了“四荒”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提出了“四荒”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依据古山阳地区“竹林七贤”的相关遗迹对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风范特点、精神境界及其价值、在我国历史上的影响、挖掘其旅游资源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竹林七贤”之名大约起源于东晋时期,或称“竹林名士”。“竹林七贤”所指的具体人数也有不同,但这只不过是在不同时期,人们根据个人爱好而有所取舍而已。“竹林名士”确实因山阳县竹林而得名,非源于佛教用语。  相似文献   

7.
口语交际能力是“习得”与“学得”的产物。口语教学要“习得”结合“学得”,创造“习得”条件,提高“学得”效益。在“学得”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传统语言积累方法的优势,开发、优化课程资源,致力于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需要技术的有力支持,江苏电大在实践中注重网络系统建设、资源开发和技术支持服务的全方位重心下移,扩大了服务范围,提高了服务效果。作为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重点解决网络延伸与辐射、资源开发模式及有效技术与服务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该文在大量课程资源研究的基础之上,设计和开发了小学媒介素养“晶体”课程资源,并对其“晶体”课程资源的实施方法进行研究。该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阐述“晶体”课程资源的含义及其意义。其次,论述小学媒介素养“晶体”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设计。在“晶体”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提出了小学媒介素养“晶体”课程资源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小学媒介素养“课程资源包”和“教材资源”的具体内容,“课程资源包”和“教材资源”二者同时构成了小学媒介素养“晶体”课程资源的有机部分。最后,在小学媒介素养“晶体”课程资源的实施方法上,分别从课程物理环境和课程心理环境两个层面给予探讨并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焦文林 《高中生》2011,(10):14-15
阮籍3岁丧父,家境清苦,勤学而成才。当时的政局十分险恶,统治者用强硬的手段御下,杀戮异己.士人们只好用喝酒、佯狂等手段与当权者作顽强而坚定的斗争。于是,便有了风韵脱俗、才情过人的“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洒脱不羁的风度让后人景仰,而其代表人物阮籍,更是令人为之折服。  相似文献   

11.
人的全面发展是"三个代表"思想的内在要求和落脚点,实践"三个代表"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于人民,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人的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完成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①  相似文献   

12.
“两课”教学既要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又要遵循自身所特有的规律。只有坚持“两课”教学的政治导向性、师生双向互动性、教学方法多样性、与时俱进时代性和实践性、各种资源力的整合性,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增强“两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我国中小学中形成了除考试科目以外的其他学科被称为"小学科"的现象.本文对"小学科"遭遇的困境,从专业师资,在学校、学生、社会中的地位及面对的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并从"小学科"认识偏见、重要地位、教学资源、专业教师自身素质和评价体系五个方面进行了原因探析.  相似文献   

14.
从越南北宁“祭井”论民俗中的水资源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南地处中南半岛东部,是一个以稻作为主的农业国家,北部平原更是水稻作物的主要地区,而关系着水稻生长最为重要的便是水资源,因此在北越社会史料的乡约、俗例等民间社区法典中,对于乡、社"保水、放水"均订有相关的规约,同时各乡社的水井边均设有祭坛,这些民俗数据,反映了北越农村对于水资源保护、管理及运用的观念与作为。本文利用北越民俗史料北宁省慈山府仙游县各社俗例中水资源管理的相关数据,探讨中越"祭井"民俗与水资源文化。  相似文献   

15.
广西饮食文化是西南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区域的饮食文化缺乏系统的挖掘与整理。但事实上,这一少数民族聚居区域自古至今的食源、食性、食涵、食俗、食风等所有饮食文化事象,对整个西南地区乃至中华民族饮食文明的影响都是亘古遂深和日久旷远的。从史上该地域文化圈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古医食、文化学著等方面入手,首次探究了广西唐至五代时期饮食文化发展的基本形态和区域面貌。  相似文献   

16.
"双一流"建设既为高校档案事业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同时也对高校档案工作形成了新挑战。当前,高校档案事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面对"双一流"战略目标及要求,档案工作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档案事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档案工作职能发挥不够,对档案资源的科学管理、有效整合和利用仍很欠缺,档案资源开发和服务的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较低等。高校档案工作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要充分发挥其职能和支撑作用,必须创新工作理念、优化管理机制、提高管理和服务效能、加强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实境”与“耦合”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的教学过程,具有四方面的特征:一是全面促进学生职业素质提高的过程;二是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过程;三是学生在校内外教师的指引下,发展职业能力,形成职业品格,提高职业素质的过程;四是面向社会职业需求、内外结合的有机过程。  相似文献   

18.
武夷山脉福建一侧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本文针对该地区红色旅游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有关《国语》怎样成书,比较集中的说法是编撰者杂取周王室及各诸侯国“春秋”史料而成。其实除了“春秋”一类的史料外,尚有诸如“诗”、“礼”、“乐”、“令”、“故志”、“训典”以及瞽矇口述历史等多种文献为其成书提供史料。这些文献不但丰富了《国语》的史学和文学的内涵,而且增加了《国语》的审美价值。那种认为《国语》不过是毫无润色的史料的简单拼凑,显然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