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豫西地区流传的民歌,主要有劳动歌曲、节日喜庆的灯歌、悠闲小调和一些商贩叫卖曲等。最常见的调式是徵调,其次为宫调、羽调、商调,大都由单一部式构成或变型构成。其曲式结构,重复旋律引入某些新材料使乐思扩展,并置向着不同方向展开,其旋法特点是节奏基本相同,而各乐句旋律、落音不同。  相似文献   

2.
豫西地区流传的民歌 ,主要有工农生产的劳动歌曲、节日喜庆的灯歌、悠闲小调和一些商贩叫卖曲等。最常见的调式是徵调 ,其次为宫调、羽调、商调 ,大都由单一部式构成 ,或变型构成。其曲式结构 ,重复旋律引入某些新材料使乐思扩展 ,并置向着不同方向展开。其旋法特点是节奏基本相同 ,而各乐句的旋律音调、落音不同。  相似文献   

3.
薛晖 《儿童音乐》2013,(9):54-55
例12: 《亚洲之声》由湖南省株洲市第五中学刘咏老师设计并执教。该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为:了解日本音乐和朝鲜音乐的主要形式与特征,能背唱日本著名民歌《樱花》,并体会其独具特色的五声音阶的音调特征;了解印度尼西亚音乐的主要形式与特征,学唱《划船曲》;了解亚洲几个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主要特色,并能以歌唱和语言等形式作不同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拥有多民族的国家,在中国我们的各个民族都拥有属于自己鲜明特点的音乐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拥有流传广泛的歌曲,我们将通过本文来介绍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的民歌,在此基础上总结其表现出来的语言特征、音乐特点及分类等等存在的差异。从音阶、调式、节拍、旋律线条上找出各民族民歌的音乐特点,最后得出结论我们的少数民族音乐的丰富与多彩。  相似文献   

5.
课题:丰富的音乐宴会——《交城山》年级:初二课型:综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 1.歌曲《交城山》2.音乐知识(五声音阶、民歌) 3.视唱练习4.音乐游戏——歌表演  相似文献   

6.
驻马店地区地处豫南,自西汉在此置汝南郡至今,己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文化汇黄淮与江汉文化于一炉,有着丰富的民歌资源。这些民歌记载着驻马店地区音乐文化的起源、历史发展以及与人民生活的密切联系,是他们劳动生活的真实写照,具有珍贵的社会价值。按照群众演唱的不同形式,驻马店民歌可以分为号子、山歌、田歌、叙事歌、小调、灯歌、经调、渔歌、儿歌、叫卖音乐等种类。这些民歌以徵、宫两种调式为最多,音阶多为五声音阶,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7.
母亲的恩情     
这首歌为二拍子,分节歌形式结构紧凑,属蒙古短调歌曲一类。歌曲采用五声音阶的徵调式,调式主音是“5”(so),音阶排列为:561235,这首歌旋律丰富多变,感情起伏宕荡,展示出蒙古民歌的独特风格与魅力,表现出蒙古人民稳健、豪放、粗犷、悍的性格。这也是蒙古民歌中较典型、多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母亲的恩情@葛尔乐敖德  相似文献   

8.
“呀呀油”:信阳民歌中的奇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阳田歌和山歌中运用方言"呀呀油"衬词而形成的民歌体裁。"呀呀油"体裁的民歌可以一人独唱,也可以众人合唱,其在歌曲中的位置靠后。音乐材料的运用或对比或重复,节奏型比较单一,歌曲情感表达颇具特点,由此显示出信阳民歌独特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9.
<正>音乐作为文化载体,是人类表达自身喜怒哀乐的途径之一。音乐自身的声学特点、感情表达方式与地理环境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地理环境多样,不同地域在音乐种类、风格、体裁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由黄虎著、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晋陕蒙汉族民歌音乐地理研究》是一部系统研究晋陕蒙地区汉族民歌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专著。该书以民歌数量、体裁、调式、音阶、曲体结构五种要素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孩子们唱歌跑调是音乐课堂上常见的现象,造成跑调的主要原因是掌握音高的能力有待提高,根据孩子们存在的不同问题,进行歌唱状态的调整;有针对性的音程训练;熟唱民歌,学习音阶、调式;涉足简单乐器等方法能使唱歌跑调现象得以逆转,从而正确地表现歌曲,获得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1.
民歌是音乐与文学的综合艺术。中国民歌的地方色彩构成中国民族音乐的基本风格。中国民歌地方色彩丰富多样主要表现于音乐形式方面:音阶、调式、句式、结构、音调、音律、旋法等要素特点;歌词方面有:方言词汇、衬词和声韵调等要素特点,这些要素都可以作为辨析中国民歌的理性依据。  相似文献   

12.
位于湖南怀化南部的通道侗族自治县是一民族文化保持相对较为完整的侗族地区,这里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侗歌、侗舞、侗琵琶都是民族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研究价值,其侗族喉路歌鏊是侗族多声民歌的典型代表,歌唱形态,在歌唱表演、曲式结构、和声织体等多方面都有着鲜明的特色,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笔者通过实地田野调查,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对侗族喉路歌蓥的调式特点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赣中地区南昌民歌具有典型平原地区的田园风格,音乐舒展开阔,婉转悠长。在这里流行的各类体裁的民歌中,号子深受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喜爱。文章以南昌号子音乐为研究对象,对其节奏、音乐材料、音调、音阶、调式、曲式结构特征及演唱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将乐客家山歌作为中原文化和本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风格,文章就将乐客家山歌的形成、类型与词曲特点进行一番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新编中国民间歌曲《孟姜女》的曲式分析为主导 ,简略介绍了我国民歌体裁的形式与特征 ,并对民歌《孟姜女》早期的形态、特征及其发展演变作了概述。在分析完成之后 ,将新编《孟姜女》与其原始形态在调式、旋律、结构等方面作了初步比较。  相似文献   

16.
民歌是一切音乐形式中与人民生活关系最直接的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它的身上体现人类社会是最自然、最单纯的美。民歌在音乐史上十分活跃的。在内容上,民歌对于时代脉搏、人民生活的反映总是最敏感、最迅速的,在形式上民歌的刚健、清新,没有死板的清规戒律,总是在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具体分析了紫阳民歌音乐的地域特色和外来民歌对紫阳民歌音乐的影响,论证了紫阳民歌"南北兼容"的特征:既有北方民歌的粗犷豪放,又有南方民歌的柔美秀丽。  相似文献   

18.
信阳本体民歌中的歌词含有许多语气助词,它们或长或短构成了民歌中的衬句。衬句作为民歌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音乐语汇,在运用最初仅仅是情绪表达的需要,随着衬句在歌曲中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类型越来越程式化,就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有的在民歌中发挥着连接或舞蹈作用,有的主要体现为抒情功能,有的则是制造悬念,引起听众情感的期待。探讨信阳本体民歌衬句功能的多样性,便于我们深入地了解信阳本体民歌音乐结构流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9.
南通特殊的地域环境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具有南通品味的民间音乐,其中南通原生态民歌极其丰富,南通号子、海门山歌、吕四渔号是南通民歌的代表。在民间歌舞音乐方面,海安花鼓音乐较为突出;戏曲方面南通僮子戏是南通广大农民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近几年来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民歌,确是作曲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然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在蔑中崇洋、薄己厚彼,对外来的东西一味盲从、效法,甚至到了专门取其糟粕、去其精华的地步。在这样的大文化环境之下,四川民歌面临严峻的形势。作者通过对音乐大师与民歌的关系以及对四川民歌特点等的分析,指出应该让四川民歌走出沉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