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相咸珍在幼儿稚嫩的心田里播种下爱国主义的种子,是帮助他们树立爱国主义信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将来成长为四有新人的关键所在。对处于启蒙阶段,可塑性极强,而各方面知识又非常贫乏的幼儿,应该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方面的教育呢?下面根据我...  相似文献   

2.
让爱国主义旗帜在幼儿心中飘扬相咸珍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品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稚嫩的心田里播种下爱国主义的种子,是帮助他们树立爱国主义信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成长为“四有”新人的关键所在。在小学低年级对于刚刚处于启蒙阶段,可塑性极强,而各方面知识...  相似文献   

3.
历史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做法马继红为了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觉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激发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奋发学习的热情,笔者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中国历史的丰富材料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课内校外相结合,认真进行热爱中国...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精神是每个公民都应具备的一种纯洁而高尚的思想感情与道德素质。因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思想感情。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如何对青少年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呢?面对这一议题,许多人会说,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等。笔者认为,这样说固然是正确的,但还没有抓住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要旨。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他们的民族使命感,  相似文献   

5.
孙雁 《零陵学院学报》2003,24(6):206-207
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放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历史教学要求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的凝聚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大潮给中华民族凝聚力带来新变化的基础上,从爱国主义通过培养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而增强政治亲和力;从爱国主义通过激励中华民族谋求民族振兴而增强经济凝聚力;从爱国主义通过促进中华民族主导价值观念的确立而增强思想文化向心力这三个方面论述了当代爱国主义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团结各族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感召力、凝聚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各个时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向来是我国对青年学生进行主旋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不但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发生着重大影响,而且给人们、尤其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冲击。因此,研究、分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遇到的问题,探索应对的策略方法,对于我国青年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而运用优秀影视形式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则是卓有成效的方法之一。它不仅生动、直观,为中小学生喜闻乐见,而且容易引起思想上的共鸣,潜移默化影响他们的思想行为,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树立爱国志向、培养21世纪新  相似文献   

9.
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历史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一致性,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担负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历史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的范围很广,但主要的教育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这其中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其最主要和最基本的。这正如清代学者梁启超所说:“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和为祖国献身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转…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就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和为她的独立与富强而斗争的献身精神。爱国主义集中表现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的电视大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把电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11.
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它的任务是培养新生一代热爱祖国,乐于为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而贡献自己一切的高尚品德。历史教学要求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引导学生学习爱国志士仁人的高贵品质,提高学生献身祖国建设的自觉性,树立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而奋斗的信心。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拟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精神,作者分析了过去抓爱国主义教育成效不大的原因。提出爱国主义教育不是阶段性工作,而应是思想教育的“永恒主题”。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要根据大学的具体情况和个性特征来进行,并结合自己的实践提出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的义务感和责任感,抓好国情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多项活动,注重实效.把爱国主义的思想落实在行动上。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应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要重视“两课”的作用,要积极改善“两课”教学,紧抓大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贴身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观;并通过“两课”途径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品质,引导他们的爱国主义行动。  相似文献   

14.
在物理教学中,一些具体内容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实例,充分发挥教材的德育功能,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高尚品德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0,(1):125-126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全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同支持着祖国逐渐繁荣富强,这就是爱国主义,而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不断涌入我们中国,冲击着我国传统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加重要。学生有了爱国主义情怀就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思想层次便会更上一层楼,就能以积极的面貌进入学习状态,而历史这门学科正担着如此大任。历史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除了传授学生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也是历史教师的重要任务,思想正在发育并走向成熟的初中生是培养爱国主义的最佳对象,周恩来在十二岁就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志。本文就针对初中历史教学培养爱国主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觉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激发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奋发学习的热情,我在讲好历史课基础知识的同时,发挥历史课的优势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7.
注重运用身边典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徐涌,沈空衡,何玉叶高校如何围绕培养合格人才这一根本任务,抓住这条主线,把爱国主义教育搞得具体、形象、亲切、感人,以高尚的精神培育一代新人,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形式,我院党委开展了以“讲...  相似文献   

18.
高校应进行以栋梁意识为中心的爱国主义教育王朝文高等院校是我们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当代大学生正处在进入21世纪的重要时期,因此在高校中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21世纪,要大力开展以建立栋梁意识为中心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使爱国主...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做为培养人的教育阵地,加强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而地理学科又具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应该充分利用专业的特点和优势,依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地理教学之中,这是我们当前进行地理教育的重要任务。一、中国地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注意的问题1、教育者首先是爱国者。…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教育是使学生树立热爱祖国思想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将爱国主义教育与高校体育课程相结合,有助于“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有利于课程思政的开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分析体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整合方法,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和团结合作意识的培养,把爱国主义思想渗透到课程中,以培养爱祖国、立忠诚、讲诚信、有责任、重信念、有担当、有能力的综合型新时代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