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谢磊 《文学教育(上)》2008,(21):152-152
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创作的《美狄亚》讲述了一个杀子惩夫的悲剧故事。非常巧合的是,元代作家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也讲述了一个复仇的故事,同样是复仇,但复仇的主人公形象、复仇的强度和复仇的结局上却迥然不同,这充分反映出中西方在文化背景和民族审美心理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原野》是一部农村题材的三幕话剧,通过多组人物的爱恨情仇和错综复杂的矛盾线索讲述了一个关于复仇和人性悲剧的故事。本研究认为,主题与情节矛盾的悲剧性处理、悲剧主人公形象的塑造、神秘幽森环境的营造都是剧作悲剧性艺术特色的主要体现,更是一个处于封建主义黑暗统治下的农民反抗斗争,是找不到出路而最终失败的悲剧。  相似文献   

3.
短篇小说《复仇》是汪曾祺早期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复仇》的表层讲述了一个“非典型”的“遗腹子”为父亲报仇雪恨的故事,在深层次上却表现了个体对人生意义的追问,表现了个体内心深处对自我命运的否定与抗争,表现了作家对家族恩怨和个体生命价值的深沉思索,尤其是表现了个体精神变形过程中的痛苦和灵魂蜕变后的快意。  相似文献   

4.
《白鲸》讲述的是一个复仇的故事,复仇的背后潜藏着一个恒久的主题———人与神的抗争,抗争的动力源于主人公体内勃发的非理性力量及其对上帝与世间一切的叛逆,这种勇往直前的叛逆与反抗使主体的欲望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与显现。同时,在与荒诞世界相对抗的过程中,主人公的行动也包含了生命的矛盾、痛苦、孤独与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5.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主要讲述的是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情纠葛以及希斯克利夫的复仇故事,突出了男女主人公之间强烈的爱恨情仇。这部典型的婚恋悲剧,其悲剧性主要体现为爱情和婚姻的错位。本文通过对小说中的希斯克利夫、凯瑟琳、林顿和伊莎贝拉等几个人物的婚恋错位的分析,进而挖掘其悲剧意蕴,也探究其悲剧艺术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张荆杞 《文教资料》2013,(36):19-20
《双食记》与《浮城谜事》两部影片都讲述了情感与婚姻关系遭到背叛的女性角色进行报复行动的故事.文章通过比较两部影片不同的女性角色在面对情感背叛时产生的复仇行为,剖析人物不同命运选择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美籍华裔作家伍绮诗的长篇小说《无声告白》从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讲述了一个混血家庭中的二女儿自杀身亡的悲剧故事。通过解析导致此悲剧的别样缄默,揭示此书在身份危机、女性困境、亲子矛盾三个方面所展现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曹禺的剧作《原野》通过一个复仇的命运悲剧故事,深刻地展示出作家对“人生困境”的困惑以及对神秘宇宙的哲学思考。为了戏剧化地传达这种认识,《原野》借鉴了西方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段,并结合本民族的欣赏习惯,成功地对戏剧本的叙述方式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小说《红字》讲述了一个爱情悲剧,这个悲剧引发了一场复仇大战。本文从荣格精神分析理论之人格面具和阴影分析这场复仇记的受害者和主导者的深层心理,总结人格面具及阴影对个体人格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哈姆雷特》是世界文豪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在《哈姆雷特》中复仇情节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复仇提起整个故事;通过复仇情节,自然而然地表露主题思想;在复仇情节中,不同的人物构成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复仇情节中,充分展现了不同人物的丰富性格和个性特色。对这些的了解,有利于阅读者加深对《哈姆雷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巨匠。在其创作中,他最擅长的是戏剧创作。《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是他戏剧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四部,有"四大悲剧"之美誉。笔者现选取其中的一部戏剧——《哈姆雷特》,对其主人公哈姆雷特、奥菲利娅、克劳狄斯、葛特露及波洛涅斯进行人物形象分析从而展现出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经典的悲剧作品之一,讲述的是一个王子复仇的故事,文中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人物刻画真实、立体,性格各异。本文通过对哈姆雷特和剧中其他主要人物进行赏析,使读者对该作品有更深的了解,从而再次深入品读莎士比亚大师的伟大杰作。  相似文献   

12.
在中西文学作品中,对于复仇情节的描写不可计数。法国作为传统的西方国家,继承与发展了古希腊的文化传统。19世纪中叶,法国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基督山伯爵》则将复仇的故事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200余年后,一代武侠大师金庸先生亦留下了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连城诀》。这两部作品是中西通俗小说中的经典之作。从这两部小说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在中西文学作品中对于"复仇"这个主题,所展开的文本叙述与思想观点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傅光明 《东吴学术》2023,(3):5-11+2+161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是莎士比亚第一部悲剧,既属莎剧中的“罗马剧”,更是效仿古罗马“流血悲剧”作家塞内加的习作,结构简单,内容血腥。莎士比亚编剧向来多方取材,本文对该剧多个“原型故事”做出考察,认为该剧主要取材于奥维德的《变形记》、塞内加的《提耶斯忒斯》,以及提图斯·李维《罗马史》中所述“弗吉尼娅的故事”和“摩尔人复仇”的老故事。除此,剧中人物的姓、名,亦其来有自。  相似文献   

14.
《柳州师专学报》2016,(3):45-49
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和鲁迅《故事新编》中的历史小说《铸剑》有着相同的主题——复仇。从对两部著作的复仇情节的对比、复仇主题的深层透视、复仇意义的终极追寻等方面的分析,有利于我们认识两位文学巨匠对同一主题进行不同演绎的深层原因,进而挖掘复仇主题本身在两个文本中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莎翁名剧《哈姆雷特》以复仇起笔,贯穿全文的,是哈姆雷特的复仇过程;为了复仇,他甚至抛弃了心爱的女人奥菲利娅,最终导致后者因绝望疯狂而溺死。作为莎翁悲剧的集大成者,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的悲剧爱情是《哈姆雷特》中一个重要的悲剧元素;爱情的幻灭与复仇的过程构成了剧本的主要框架。  相似文献   

16.
陈蕾 《海外英语》2014,(15):167-168
《美狄亚》是欧里庇得斯的著名悲剧,它讲述了一个被自己深爱的男人所抛弃的女性其复仇的全部过程。文章拟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读该剧。通过分析剧中美狄亚的形象、其复仇的心理历程及社会中女性地位的变化,意在强调每个人都有追求自由、尊重和平等的责任和权力。  相似文献   

17.
卢婧洁 《海外英语》2013,(1):177-178
华裔女诗人陈美玲的短篇小说《月亮》讲述了一个名叫"月亮"的华裔女孩因为遭受一对金发白人双胞胎兄弟的侮辱,继而奋起复仇的故事。这篇带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故事仍以其荒诞、诡异的意象和黑色幽默在让人感到震骇的同时,又让人忍俊不禁。该文试图通过解析小说中的多种意象,探寻隐藏在其背后的象征意义和作家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18.
荆晶 《文教资料》2007,(7):140-142
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讲述了一个船长亚哈为追杀白鲸带领“裴德廓”号及其般员为复仇而走向共同毁灭的故事。本文拟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出发重新解读这一文本,发掘蕴涵于其中的生态警示——人类只有摈弃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行为模式,尊重其他生命,抑制自己不断增长的欲望,才能避免走向共同灭亡的生态悲剧。  相似文献   

19.
《哈姆莱特》悲剧意味细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世纪的第一年,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公演,获得空前的成功。剧本的素材源自于12世纪末的一部丹麦史书所记载的一个"王子复仇"的故事。深受人文主义思想浸染的莎士比亚赋予"复仇"以重大的社会意义,创作出了一部反映时代精神、具有深刻哲理的悲剧。  相似文献   

20.
17世纪的第一年。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公演,获得空前的成功。剧本的素材源自于12世纪末的一部丹麦史书所记载的一个“王子复仇”的故事。深受人文主义思想浸染的莎士比亚赋予“复仇”以重大的社会意义,创作出了一部反映时代精神、具有深刻哲理的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