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面镜子.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乃是这个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色彩.从语言的社会功能看,文化差异在词汇层次上体现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不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和风俗,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个国家的语言.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要使用外语得当就必须熟悉有关文化,因此我们在重视语言教学的同时必须注意英汉文化的差异,加强文化教学,以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他们能得体地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3.
人文教育:民族之基,人才之础——兼谈要重视办好文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社会是三个座标:政治、经济、文化。这三者,既彼此独立,又彼此相关。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向是: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而文化呢?其中的科学技术是国际化,各国力求统一、通用,而其中的人文文化则是本土化、民族化、多元化。 人文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一个民族的存在,主要是以自己特有的人文文化的存在而存在。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特有的人文文化,实际上就没有了这个民族。前些年有一位西方政治家就讲过,用军事、政治消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很难,而用文化消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易。也正因为如此,现在西方霸…  相似文献   

4.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是这个国家或民族智慧的高度凝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高职院校必须转变观念,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学校在文化传播、融合、交流、更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文明遗产的传承、一个民族未来的开创者的培养主要是由这个民族的教育者来完成.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而且始终在超越自我、追求卓越,我们民族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始终以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精神为己任.  相似文献   

6.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发明、创造,那么这个国家和民族才会兴旺发达,才会繁荣富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责任重于泰山.因此我们要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只有提高整个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才能提升我们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少年智则民族智,少年强则国家强,只有这样,我们这个国家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会对人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是每个国家指导和规范本国母语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母语作为一个民族的共同语言,它是这个民族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也是这个民族的文化载体。“母语教学又是各科教学的基础,每个国家都把母语教学放在课程最重要的位置。”我们可以说它是国家意志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8.
国学的传承     
凝聚民族、传承立国的文化才是国学,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学,国学消亡,国家无存,国学兴盛,国家终立,犹太复国就是文化复国之典例.我们要学一切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利的文化,但要立足于本民族文化,以消融各民族文化精髓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9.
苏联解体是一个悲剧。随着新的俄罗斯的诞生 ,悲剧气氛依然笼罩着这个民族 ,不愿散去。其个中因素固然很多 ,但有一点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一个民族、国家惟有保持本国文化的民族特性 ,才有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 ,我们在对俄罗斯问题进行探究的同时 ,应对其文化传统进行充分的认识与理解。俄罗斯是一个充满特点、有着与众不同个性的民族。  相似文献   

10.
电影《空军一号》英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是时代文化的缩影,通过研究一个国家的电影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去了解民族文化,电影《空军一号》的立场鲜明,从更广泛的角度展现了美国文化。我们通过分析研究可了解美国崇拜的英雄形象的历史原因,更可以从深层次理解美国历史上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灿烂文化的民族.在这漫长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发生过许多有意义的事件,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人物,他们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同样也孕育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我们的传统节日就是这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并成为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化世代相传的重要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底蕴的集中体现,语言可以展现出这个国家所特有的文化,由于民族文化和语言内涵的差异,中英两种语言在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本文通过例句剖析的方法,对中英翻译技巧的不同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张艳芝 《现代语文》2005,(12):43-44
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深度的作家,王安忆并不满足于对人物的单纯描写,而是上升到一个形而上的高度,思考我们整个民族的生存状况和文化传统,<小鲍庄>包含了她对"一个古老民族的历史与现状的严肃思考","所追求的是沉眠于我们土地上的凝固着的民族心理".在<小鲍庄>里所呈现的是一抹古老而又悲凉的风情,把民族素质中的劳苦、顺从、守旧、善良、愚昧的因素展现得淋漓劲致,刻画了一个民族的沉睡状态,展现了这个民族的生存悲剧以及整个人类的命运悲剧.这个悲剧起源于祖先的赎罪,又终于最后一个仁义之子的赎罪.由于先人治水不利的罪孽,小鲍庄人世世代代在灾难的侵扰中顽强地生存着.对这种背负着原罪的救赎性生存来说,蝗灾还是微不足道的,而洪水的频繁侵扰,是构成这种生存方式特定的缘由.遍及人类的洪水故事的原型,作为救世神话,由王安忆置换在<小鲍庄>这部小说中,则隐喻出宿命般不可拯救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传统文化简言之就是世代相传的文化,它具有承传性,连续性和发展性的特点,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在其发展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属于自己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印记着自己民族和国家的鲜明特色,这就是民族文化.文化会超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不同阶段,持续地承传与发展,并对现实的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注重语感的培养,也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  相似文献   

15.
当今时代,科技、信息、交通发达,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世界已变成"地球村".对人类来说,只有一个地球,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是这个世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世界进步离不开中国,中国发展也离不开世界.21世纪,人类面临着许多挑战,世界文化也朝着多元化发展,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各民族的交流合作意识,是新世纪公民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靠什么传承?我们认为,除了活态的生活习俗之外,更大程度上是要通过经典传承来实现的。因为"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的载体。其特征有三:一是具有原创性,是展现一个民族文化的窗口;二是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内涵丰富,对历史人生以至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三是具有超越时空的大众认同性,使人解读不尽,生命力持久。"(1)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认同既包含某个群体所体现的文化认同感,也包含某个个体所展现的个人文化意识.对文化认同是否达成共识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政治基础及民族凝聚力.继承并弘扬中华文化是外语教学的重要使命,外语教学应遵守中西双向原则,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不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和风俗,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个国家的语言。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要使用外语得当就必须熟悉有关文化,因此我们在重视语言教学的同时必须注意英汉文化的差异,加强文化教学,以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他们能得体地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9.
作为民族学校,我校着力发挥课堂教学这个德育主阵地的作用,从氛围营造上、思想上,行动上落实民族团结教育,让民族学生在女小茁壮成长。 一、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 1.打造民族文化特色走廊。为了让民族学生从小受到民族文化的浸润,我们着力建设校园文化走廊和校园文化墙。以“国家领导人对民族团结的论述”“中国民族团结辉煌成就”“民族舞蹈”“民族乐器”“民族工艺”“民族体育”六个主题走廊和“中华大家园”主题校园文化墙,集中展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让学生足不出校就能了解中华大家庭56个民族的风俗特点,学习掌握各民族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在与广大师生座谈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句话道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一个民族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先进文化的发展。先进文化是一个人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支撑与动力,是一个民族和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