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刺激经穴调整运动员生理机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24名受试者采用自身对照法进行实验研究,让其在BIODEX多关节测力及康复系统仪器上进行定量运动负荷试验。结果证明刺激经穴可以使肌肉的耐力增加,运动负荷中肌肉功率及做功能力衰减值少,减少负荷后疲劳肌肉的肌张力,促进肌肉的恢复。对27名受试者采用自身对照法进行实验研究,让其在卧位心功量计上进行定量运动负荷实验,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证明刺激经穴可以激发心脏心力储备的潜力,提高运动中心脏的舒张机能和收缩机能,加速运动后心脏机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以江汉大学16名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实验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不同运动负荷的“反应时”和“动作时”进行了实验研究,旨在发现安静状态和不同运动负荷状态下大学生的“反应时”和“动作时”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安静状态和小、中、大3种运动负荷状态对“反应时”影响有显著差异,而对“动作时”的影响无显著差异。3种运动状态的反应时明显小于安静状态的反应时,而且随着运动负荷的提高,“反应时”有逐渐缩短的趋势;但不同运动负荷状态间“反应时”的差异不显著;大负荷状态“反应时”和“动作时”出错次数最多。体育专业学生的“反应时”、“动作时”及“出错次数”均明显比非体育专业学生小。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超声多普勒仪、视深度测定仪、闪光融合阈值测定仪、神经过程测定仪以及遥测心率计,测试了48名18—20岁男性受试者在安静时相、接受水平旋转刺激时相、旋转后的恢复时相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视功能指标和神经肌肉系统机能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体育运动能有效地提高机体反应速度和肌肉运动速度。受试者接受水平旋转刺激后其反射时和运动时都明显延长。此外,水平旋转刺激对心功能具有正变时效应和正变力效应影响,使其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升主动脉血流加速度峰值显著提高。旋转刺激后受试者视功能指标有轻微的变化。实验未发现球类、散打、径赛等项目对前庭功能稳定性有良性促进作用。实验表明,旋转刺激对机体神经过程和植物性功能有明显的影响,提示与之有关的运动项目应对前庭功能稳定性训练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刺激内关穴对心脏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穴位外炙对心率,心功能和心脏本身的营养过程的调整作用,尤其是循经感传激发以促使“气至病所”提高针刺疗效,已广泛地被应用于临床治疗。在竞技运动水平迅速发展的今天,运动员采用大运动量训练,剧烈运动后,由于能量的消耗,体内代谢产物的堆积,使经络气血阻滞不通,运动能力下降。因而研究通过针刺激发经穴的方法,疏通经络系统,以促进和改善运动中的心脏功能,促进运动后的心脏功能的恢复,就显得十分必要。本实验中采取LPSC定位方法,以准确对内关穴进行定位;采用非针非穴针刺对照组以消除受试者的心理影响和针灸针的作用,采用指针试验组以观察其是否也能产生良好的作用,以便使这种无创伤易于为人所接受的方法得以广泛地推广。  相似文献   

5.
关于运动对睾酮分泌影响的研究很多,但结果存在着较大分歧。通过对现有的有关材料进行总结发现,研究结果上的分歧可能与实验时运动负荷形式、采样时间、受试者机能状况,乃至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点按全息心穴对受试对象的心功能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所运用的方法简单,对提高运动中的心功能有一定的效果,运动员可以直接运用于运动中.在本实验条件下,通过对受试者心脏结构功能的超声心动图自身对照分析,得出结论与建议如下:1)一次点按全息心穴,并没有明显改变心脏ESD、EDD等形态指标,也没有明显引起SV和心率改变.2)点按全息心穴可以显著提高心脏的心输出量和收缩压,同时降低舒张压.3)对全息心穴的点按刺激与点按时间顺序有关,从实验结果综合分析,运动中点按全息心穴的调节效果好于运动前.  相似文献   

7.
关于运动负荷强度评价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运动负荷是指运动训练过程中通过各种身体练习手段与方法,以及比赛对运动员机体与心理所施加的刺激表现出来的,运动训练作为一种“应激状态”而对运动员身心产生影响,因此运动负荷包括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两个维度,二者相互转化、相互影响,而心理负荷的客观表现过程就是生理负荷的增加。运动训练是一个身体形态和机能与外部特定行为和活动相互适应的过程,外部行为与内部机能状态的矛盾贯穿于这一过程的始终,而内部机能状态的改变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因此,运动负荷本质上是一个生理学的概念,它的评价应当立足于内部机能状态的改变,即“内部指标”,而不能单纯依赖于“外部指标”,即外部行为和活动的强度;本文还就目前的运动负荷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并指出科学的运动负荷评价应当涵盖生理负荷与心理负荷两个方面,以客观的生理指标作为依据,而且能够反映运动负荷的构成特定和变化特定,并具有在运动训练中推广和应用的其他优势。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声多普勒和多道生理记录仪研究了18名高校体操运动员和12名普通大学生在安静时、运动负荷后即刻和恢复期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体操运动训练能有效地提高每搏输出量,降低心率,减小运动负荷心肌紧张性改变。提示高校体操训练对机体心血管机能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准确把握“运动负荷”是开展运动训练、学校体育、群众体育锻炼、运动处方的制定等各体育领域活动的前提与核心问题。然而,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对“运动负荷”的基本理论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为此,本文通过运用文献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对1979-2009年间对“运动负荷”的基本理论的研究成果,结合最新调查与分析,对“运动负荷”基本概念的内涵、分类、计算方法、应用领域、运动负荷控制及评价等有关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进一步重构了运动负荷基本理论体系,为运动负荷概念的更科学运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运用实验物理学和理论物理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电刺激发展肌肉力量的物理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在操作技术、受试者的主观感觉上均显著优于肌肉直接电刺激(MES)。2)肌肉力量素质的增长与刺激源的物理特性密切相关,理论和实践均证明:矩形波是发展肌肉力量素质的最佳波形。3)神经肌肉电刺激旨在发展肌肉功能群而非单一肌肉的力量素质,因而能较好地满足肌群协调能力的发展。4)研制的NMES-168型电刺激力量训练器在结构和功能上更适合运动训练,被鉴定为:“处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1.
幼儿运动心功能测定方法的探索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比较法和实验观察法,对运动方式、运动负荷(包括椅子高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恢复时间等的比较研究,确定了评价幼儿运动心功能的运动模型.同时根据与运动时心脏功能有关的因素制定了评价心脏对运动的适应年能力的指标,即运动心功能指数.采用统一测试仪器对浙江省15862例幼儿运动心功能的测定分析,认为本实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幼儿完成亚极量定量负荷运动时心脏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心音信号遥测系统监测、评价心率与心力恢复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更全面的研究和评估心肌的变时、变力和变传导性。方法:随机抽取男性体育系学生(实验组,n=40)和普通大学生(对照组,n=30)完成规定运动量的台阶运动;记录运动后即刻5 min连续变化的心音振动信号。对采集的数据经过三次样条插值、均匀采样和小波变换滤波后得到平滑的心率和心力恢复趋势曲线,在此基础上提取出反映心率和心力恢复趋势的相关指标。结果:安静状态时与运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恢复期的最大心率、心率恢复时间、心率恢复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运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心力恢复时间、心力恢复速率和心肌收缩能力储备指数都有显著的差异(p<0.001)。结论:大负荷运动量下动用的心力储备主要来自于心肌收缩力的储备而不是心率储备,而且运动员比普通人还具有更快的心肌收缩恢复能力,即具有更快的心力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13.
在对10名优秀竞走运动员和10名普通大学生进行的逐级递增负荷运动试验中,运用超声心动图测定了心脏泵血功能和反映心肌血液供应的指标──心室局部壁运动,并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探讨心室局部壁运动与心脏泵血功能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学生组心室局部壁运动与心泵血功能随运动强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现象;2)耐力运动员组心泵血功能和心室局部壁运动随运动强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的趋势;3)在一定范围内,运动可引起心空局部壁运动增强,心泵血功能增加,说明运动对人体的心脏是有益的,耐力训练可提高心肌运动时血液供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针对近年来青少年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不断下降的问题,运用横向组间对比和纵向组内对比的实验设计,分别在实验前、实验中(第10周)、实验后(20周)进行三次测试,选取安静心率、肺活量、50m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一分钟仰卧起坐等指标,研究20周规律的太极拳锻炼是否能够改善青少年相关身体测试指标.研究结果显示,女生实验组安静心率在第10周出现显著性降低、其他指标男女实验组均在第20周出现显著性改善.研究结果表明20周的规律太极拳锻炼可以改善青少年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  相似文献   

15.
磁提针刺激内关穴对心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观察无创性的磁提针对运动时心肌泵血功能和血液供应的变化及心脏功能的恢复作用 ,探讨其对提高心功能的可行性及其作用机理。通过对 1 5名一级以上耐力运动员和 1 5名无系统训练普通大学生超声心动图的测试 ,结果表明 :利用磁提针刺激内关穴可以激发心脏心力储备的潜力 ,提高运动中心脏的舒张机能和泵血机能 ,有助于疲劳的恢复 ,提高运动能力 ,尤其对无系统训练者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解放军体育学院体育系10名学员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了穿越泥潭过程的生理负荷强度及其分布、穿越泥潭训练的特点和对人体心肺功能的影响。从总体来看,生理负荷强度分布呈“双峰型”。穿越泥潭训练为短时间、短距离、高强度无氧运动,可引起心率、心输出量增大,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肺通气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超声多普勒法和心阻抗法研究了13名一级男子水球运动员和15名普通大学生在安静时、运动负荷中和恢复期升主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泵功能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能间接反映心肌收缩性的升主动脉血流加速度峰值(PKA)、血流速度峰值(PKV),在安静时运动员与大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运动员每搏量(SV)大于大学生,其主要原因是左室射血时间(LVET)较长;递增运动负荷中,运动员PKA显著低于大学生,提示在定量负荷时,运动员以较低的心肌收缩性即可完成。实验发现水球运动员以较低的心律和较高的每搏量保证机体供血。实验表明,超声多普勒法是一种较好的无创性运动员心血管机能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8.
通过观察针刺内关穴对跆拳道运动员心肌泵血功能和血液供应的变化及心脏功能的恢复作用, 探讨其对提高跆拳道运动员心功能的可行性及其作用机理.通过对30名跆拳道运动员超声心动图的测试,结果表明:针刺激内关穴可以激发心脏心力储备的潜力,提高运动中心脏的舒张机能和泵血机能,有助于疲劳的恢复,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利用UAS/hand-gal4系统构建果蝇心脏Nmnat基因特异性过表达,研究心脏Nmnat基因过表达联合耐力运动对高脂膳食诱发脂毒性心肌症的影响,并分析其分子机制。方法:雄性w^1118和NmnatUAS系果蝇分别与雌性hand-Gal4杂交,收集F1代心脏Nmnat正常表达(hand>w^1118)和过表达(hand>Nmnat)处女蝇,饲养至15 d后开始进行耐力运动(E)和高脂膳食(HFD),并分为hand>w^1118、hand>w^1118+E、hand>w^1118+HFD、hand>w^1118+HFD+E、hand>Nmnat、hand>Nmnat+E、hand>Nmnat+HFD、hand>Nmnat+HFD+E共8组,每组410只。ELISA检测心脏TAG、NAD+、SIR2蛋白去乙酰化、SOD活力和MDA水平,qRT-PCR检测心脏相关基因mRNA表达,M-mode检测心脏功能情况。结果:hand>w^1118+HFD+E果蝇心脏的Nmnat、dFoxo、bmm表达、NAD+水平、SIR2去乙酰化、SOD活力、缩短分数高于hand>w^1118+HFD(P<0.05或P<0.01),且d FAS和Col4al表达、TAG和MDA水平、心率和纤维性振颤低于hand>w^1118+HFD(P<0.05或P<0.01);hand>Nmnat果蝇心脏各指标与hand>Nmnat+HFD相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hand>Nmnat+HFD+E果蝇心脏的Nmnat、dFoxo、bmm表达、心脏NAD+水平、SIR2去乙酰化、SOD活力、心脏缩短分数高于hand>Nmnat+HFD(P<0.05或P<0.01),且dFAS和Col4al表达\TAG和MDA水平、心率和纤维性振颤低于hand>Nmnat+HFD(P<0.05或P<0.01)。结论:心脏Nmnat过表达和耐力运动均能抵抗果蝇高脂膳食诱发的心脏脂质过度堆积、氧化损伤、减弱心脏收缩能力和增加纤维性振颤,其分子机制与心脏Nmnat/NAD+/SIR2/dFoxo通路活性增强有关。心脏Nmnat基因过表达联合耐力运动能更好地降低脂毒性心肌症的发生概率,其机制与二者联合对心脏Nmnat/NAD+/SIR2/dFoxo通路活性上调的叠加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