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有法 ,但教无定法” ,作为教学百花园中小花之一的“尝试错误”教学法 ,也应在语文教学园地里占有一席之地。“尝试错误”教学法是教师以逆向思维的角度切入教学 ,教师有意给学生设计错误的思路、答案 ,人为的设置一些思维“陷井” ,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辨析、比较 ,发现错误 ,进而修正错误 ,从而获得比正面的直接的习得更牢固的真知。它打破了传统教学单一的局面 ,给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角度。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 ,往往重“教”轻“学” ,重“知”轻“思” ,重“灌”轻“导” ,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接受器 ,教师把正确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夏建华 《学苑教育》2019,(14):60-61
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的确,错误往往是通往正确和成功的必经之路,所以当学生出现学习错误时,教师不要急于做出评价,而应善于利用错误,引导学生“曝光”思维过程,从而提高其思维的批判性,促进动态课堂生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巧于捕捉、辨症施治,使错误发挥出其“特有”的教育价值,成为深度教学的点金石。  相似文献   

3.
错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尝试错误”,充分暴露学生思维的薄弱环节, 对症下药。通过“尝试错误”来增强学生对错误的“免疫力”, 提高学生的自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一、利用“错误”,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创设情景,设置一些有一定思维价值,能激  相似文献   

4.
杨旭方  李慧 《职业技术》2006,(10):124-125
“错误”教学法是教师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切入教学,教师有意给学生设计错误的思路、答案,人为地设置一些思维“陷阱”,激发学生去自主探究、思考、辨析、比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目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单一的局面。给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而且学生在发现错误、修正错误的过程中,还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实现自我价值,增强学习信心。下面,我们从传统教学方法与“错误”教学方法的比较、“错误”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及实施“错误”教学_疗法必须注意的事项三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5.
黄郑 《数学教学通讯》2023,(17):42-43+49
错误是一种特殊的教学资源,若教学中教师能够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错误”资源,往往可以诱发学生深入思考,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教学中,教师应宽容地、合理地对待错误,引导学生在“纠错”和“思错”中突破思维障碍,训练思维能力,完善认知结构,从而由“错误”走向“正确”,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6.
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运用“试误”理论,适当地、巧妙地引导学生“尝试错误”,可以启发学生发现、分析错误,改正错误,从而达到去伪存真、全面正确地掌握知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学习错误是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教师可以从学生的错误中读出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认知、学生的合理想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的不良习惯、学生的提取能力障碍和教师的教学盲点等,从而跟进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成长是在不断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得到实现的。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就的学习时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错误”因势利导,让学生经历思维的碰撞.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思维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9.
陆秋芳 《考试周刊》2013,(80):67-67
“错误”是学生学习中的宝贵经历,也是课堂实践中的宝贵教学资源。教师要正视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善加利用,巧妙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从而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让“错误”因此美丽起来。让课堂因此而精彩。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成长是在不断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得到实现的。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就的学习时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错误”因势利导,让学生经历思维的碰撞.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思维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1.
仇爱平 《现代语文》2011,(12):24-26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常会遇到学生犯“错误”的情况。因为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等与作为教师的成人不同,从而在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上、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上有时达不到教师的期望值,而且,从一般规律上讲,学生的学习也总是在不断地犯错和纠错中前进的。如果对学生的“错误”处置不当,  相似文献   

12.
“错误”范例与正确范例一样,是一种可贵的教学资源。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指出“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加以利用是不可原谅的”,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认识错误,促进反思,剖析错误,加深理解,汲取其中的合理成分启发新的思考,优化思维品质,促进数学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所谓“追问”.就是在学生基本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的有效追问,能够让学生在发生错误时迷途知返,能够在学生理解重点处画龙点睛,能够在学生偏离主题时余音绕梁,能够在学生理解参差不齐时拨开云雾见青天.还能够让学生在理解不全面时追求完美.  相似文献   

14.
所谓创设“陷阱”引入“岐途”,是指教师根据儿童认识事物的特点,有意创设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错误思维,再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认识错误,从而正确解决问题。实践证明,这种教学设计对培养儿童认识探索自然事物的兴趣,训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中只有教师传授知识的“外力”与学生接受知识的思维活动达到“共鸣”,教学才能获得最佳效果,我们采用设问,情感,有意错误,启而不发,类比推理和信息反馈等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共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是学生的认知、思维的缺陷以及技能的不熟练造成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解答找出错误的原因,才能合理设计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7.
学生不可避免做错题目,教师少不得为学生纠正学习上的错误。常常听到一些教师这样抱怨学生:以前纠正了的错误为什么重犯了!?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学生方面的原因外,一个来自教师的重要原因是:纠错时未引导学生深入一步“究错”——产生错误的根源是什么? “究错”的意义是明显的。当导致错误的原因被发现以后,它必然会刺激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对错误留下有痕迹的记忆,同时便于学生“对症下药”,从而从根本上避免今后重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究错”不仅是成绩较差学生进步的好方法,也是基础较好学生培养思维周密性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从当代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学生素质的现实状况出发,一改过去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师”角色,结合数学本身产生、发展的认知规律,大胆地进行“换位思维”教学,使老师不再是“教师”,而是启迪学生思维的点拔师、培训师,从而使学生达到能够自主学习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难免会生一些错误。教师如果能对学生产生的错误加以正确利用,那将是课堂教学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实施教学时,应当预测可能出现的错误,筛选恰当的错误资源并加以正确利用,让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增强自主体验,培养学生发现、质疑、探索等创新思维,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20.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要不要写“下水”作?要!教师适时、得宜的“下水”作不仅不会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对体的体验、认识、从而达到示范、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