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教育信息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人文”有三层含义: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人文知识属于智育的内容,人文精神属于德育的内容。人文修养出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造就灵魂,灵魂主导人的一生,包括他的科学成就。因此,人文精神是人文的本质。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和一种文化的内在灵魂与生命,是贯穿在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和审美情趣;它是时代文化精神的核心,是特定环境里各类精神价值的综合。人文教育,就是人性化教育,是通过人文的濡染与涵化,从而使人学会做人的教育形式。人文教育旨在通过人文学科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一、实验室是开展人文教育、培养学员的重要场所培养学员人文素质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它的方式多种多样 :将人文知识列入教学计划 ,进入主课堂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建立第二课堂 ;进行社会实践 ,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对于实验室而言 ,利用实验室开展人文教育是让学员接受广博的、与专业相关的人文知识即“知道”,让学员在实验中实践人文精神即“体道” (人文知识——知道 ,人文精神——体道 ,见庄子《知北游》) ,努力让学员做到“知道”和“体道”合一 ,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员人文素质。在实验室开展人文教育明显具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人文教育含义相对较宽 ,人性教育意旨较深。人性教育与人文教育有着不解之缘 ,人性教育形成人文教育的“课程方法”,现实中的人文教育则有“人文教育”的异化现象。人性教育不满足于人文知识一般性的授受 ,强调扌契渗于人性、人情的深层进行人文知识、人文精神教育 ,使人文教育真正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经过现代诠释、转换的“良知”、“良能”是构筑“人性圆周”的“圆心点”。对人文知识的人性还原 ,对文化规定的人性反省 ,对自我抉择的人性提升 ,是人文教育须重视的方法原理  相似文献   

4.
美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是美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高等教育中重科学、重知识传授,轻人文、轻情感熏陶的问题,通过作为人文精神集中体现的审美教育实施“人文精神”补缺是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张殿玉人文科学,是指以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包括:哲学、伦理学、语言文学、艺术、历史、美学、社会学等。人文的内容分为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是(庄子)说的“知道”;人文精神是(庄子)...  相似文献   

6.
张祥云 《江苏高教》1999,(2):78-82,77
虽然我们对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有了相当力度的强调,但是,我们却尚未对人文教育的实质及其内在的深刻困难有足够的认识。有意无意间我们容易用科学教育的态度和方式对待人文教育,甚至把“人文精神”的教育当成了“人文知识”的教育。其实,人文知识相对于人文精神,就象钢...  相似文献   

7.
人文社科教育之对策徐智德,朱俊峰高校提高人文精神,改善人文社科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多方面系统地研究。1.高等学校呼唤人文精神,外部要从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着手。人文精神的“人”原是对“神”而言,指人类这个范畴。加上孔方兄的导演,“二房佳酿”、“泡妞...  相似文献   

8.
高宝立在《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撰文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各岗位对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亟待进行相应的改革。开展人文教育,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人才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人文教育“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与人文精神的教育”,以提升人文素养为旨趣。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特色就在于其职业性,它既具有高校人文教育的规定性,是通过习得人文知识形成人文思想与人文精神的活动;同时又具有特殊性,它不同于那种“通识形态”或“一般形态”的人文教育,而是一种“职业形态”或“特殊形态”的人文教育,可称之为“职业人文教育”。职业人文教育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重心。职业人文教育是养成  相似文献   

9.
卫红云 《生物学教学》2004,29(12):52-53
初中生物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在传授学生生物学知识和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要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学生不仅成为一个“科学人”,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人”,即完整的、全面的人。生物学教学中可以渗透的人文教育有许多,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谈工程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一体化"融合的实现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认为一般理工科院校的学生不缺乏一般意义上的人文知识,真正缺乏的是人文精神;工程教育应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文脉”。还就工程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实质性融合的几点思路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人文,泛称文化。人文教育就是大学在文化的传承、创新中,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文化的传承和创造以及人才的培养构成了大学教育的目的和使命。从大学人文教育的历史以及人文教育与大学教育的关系,不难看出大学如果没有人文教育,就没有它存在的根基。本文针对大学人文教育的困境,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关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养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陆有铨 《教育学报》2005,1(6):3-6,51
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同旧的人文精神有很大的关系。旧的人文精神已经不足以解决人类面临的新问题,因此,必须建立新的人文精神,以适应当前人类社会的需要。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养育,学校教育除了传授必要的知识之外,还可以在很多方面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情感教育: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的机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情感教育是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机制。情感教育促使人文知识内化的过程应从情感体验、情感渗透、情感转移三个层面考察。情感教育在人文教育中的功能可从启动、认知、协调三个方向拓展  相似文献   

14.
大学教育呼唤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支柱,是人类的精神大厦。目前在大学教育中知识传播被提到了至高地位,而人格的培养和品质的养成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全文在理解“人文精神”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从教师队伍、校园文化、传统文化、学科综合等方面加强人文教育的举措。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以创新为灵魂,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知识经济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知识经济不仅需要人文教育的支持,而且为人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因此,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在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的同时,也要结合我国的现状,大力发展人文教育既要关注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更要追求教育的内在价值;增加人文教育内容;注重将人文知识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6.
当前动漫教育与动漫人才需求的脱节日益突出,动漫教育往往过于注重科技素养或艺术素养的培养,忽略人文素养的培养,这使动漫教育进入瓶颈期,这并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高动漫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中国动漫走向国际的必由之路。可以通过人文知识的积累、人文精神的内化、教学方法的改革等途径提升动漫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在民族教育课程改革中,科学性与人文性课程价值观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可以说这种矛盾和冲突较之普通教育课程改革的矛盾和冲突更尖锐。具体表现在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冲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冲突、科学方法和态度与人文方法和态度的冲突。缓和冲突和矛盾的出路在于实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相整合课程价值观的建构。具体表现在知识、价值、主体性和现实生活等层面。  相似文献   

18.
从文艺和社会科学学科教育过程,归纳出文化素质由“知识、品格、精神”三要素组成。并提出人文教育要构建品格意识,以提高教育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是高职教育成长发展初期的阶段性问题。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当以人文精神为价值诉求。培育高职院校的人文精神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互动性环节:在人文课程载体方面注重两课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在专业模块教学环节促进科学技能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通过学生实践性载体实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重要追求,当前大学生身上所呈现出功利化倾向、信仰迷失和道德失范等现象,反映出人文精神教育的迫切性,高校必须坚持从理念到行动、从教学到管理,从课堂到课外齐抓共管,强化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