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7 毫秒
1.
两只河蚌     
河里有两只河蚌, 一只大一些,一只略小。这天,大河蚌对小河蚌说:“听说我们河蚌能培育出珍珠,我们来比一比谁先培育出一颗珍珠。”小蚌听了,赞成了。于是他们先  相似文献   

2.
河蚌育珠     
在清澈的水中,河蚌们都在默默地培育珍珠。灰河蚌从来没有培育过珍珠,好奇地问黑河蚌:"在身体内培育珍珠好玩儿吗?"  相似文献   

3.
《忘恩负义的珍珠》写的是一粒小石子在河蚌(bànɡ)妈妈的身体里变成一粒美丽的珍珠,由于珍珠忘恩负义,被河蟹(xiè)夹碎了的故事。事情的发生:可怜的小石子被河蚌妈妈收留后,用自己体内的精华———珍珠质使它变成美丽的珍珠。事情的发展:这粒珍珠忘恩负义讨厌起河蚌妈妈来,并希望河蚌妈妈早些被渔夫网去,激起了河蟹的气愤。结果:河蟹把珍珠夹碎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可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记事的文章,只要仔细分析它是怎么发生的,怎么发展的,结果怎样,…  相似文献   

4.
小河蚌贝贝     
一天,小 河蚌贝贝在 河边玩耍,听 到岸边两个小朋友在说悄悄话: “红红,你见过珍珠吗?圆圆的,真好看!” “我见过。珍珠是河蚌肚子里长出来的,很值钱。”  相似文献   

5.
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一粒可怜的小石子落进了河蚌妈妈的身体里。好心的河蚌妈妈收留了它,用自己体内的精华——珍珠质,精心地哺育它。一年、两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石子身上的珍珠质越积越厚,形成了一粒美丽的珍珠。河蟹见到了珍珠,高兴地说:“你长得比河蚌妈妈更美了。”珍珠听了满肚子不高兴地说:“河蚌有什么资格做我的妈妈呢?论美丽,我比它强十倍;论身价,我比它贵一百倍。”“但你毕竟是河蚌妈妈千辛万苦养大的呀,而且她现在还继续精心地哺育着你。”河蟹不平地说。“你不知道,现在我讨厌的正是她的精心哺养,她把我抱…  相似文献   

6.
一粒可怜的小石子落进河蚌妈妈的身体里,好心的河蚌妈妈留了它,用自已身体的精华 珍珠质,精心地哺育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子身上的珍珠质越积越厚,变成了一颗美丽的珍珠。  相似文献   

7.
珍珠探秘     
贝类动物(如河蚌、牡蛎等)的外套膜受到异物(如砂粒、寄生虫等)入侵时,受刺激的外套膜上皮细胞就以异物为核心,形成一个珍珠囊,并连续不断地分泌珍珠质,一层又一层地覆盖在异物的外面,最后长大成为璀灿的珍珠。  相似文献   

8.
另一种赐予     
马凌 《山东教育》2001,(8):60-61
少时读书,知道河蚌造珠的故事。说河蚌的外套膜能分泌珍珠质,当外套膜受到沙粒等异物的刺激时,它分泌的大量珍珠质就把沙粒包裹起来,一点点,一层层,矢志不渝,玉汝于成,最终把一粒平凡的沙子,变成一颗璀璨的珍珠。  相似文献   

9.
写下这个题目时,“蚌病生珠”一语自然而然地浮现在我的脑际。河蚌靠一副病躯痛苦地育出自己的珍珠,你见了,一定会为卑微的生命慷慨的付出而感动。河蚌自毁,育出的是灿灿珍珠,是一首悲壮的诗。丽人们的眼球、装饰人们的生活的珍珠,其实正是蚌的生命催生的啊!  相似文献   

10.
种下种子     
很小的时候,曾听到这样一则故事:远古时候,一只老河蚌带着她的孩子们去河滩散步,美丽的夕阳照在鹅卵石上,发出耀眼的光芒。老河蚌告诉她的孩子,要自己去寻找一枚金色的石子放在体内。最小的那只河蚌,在沙滩上找啊找啊,找了一辈子也未发现一枚金色的石子。当他拖着苍老疲惫的身子见到他的兄弟们时,发现他们每人都有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他终于明白了老河蚌的意思:从石子到珍珠,第一步  相似文献   

11.
沙子与珍珠     
卞一只河蚌想培育一颗珍珠,就到沙滩去挑选沙子,它大声地问:“谁愿意住到我的屋子里,变成珍珠?”、、、沙子与珍珠@黄晨星  相似文献   

12.
种珍珠     
我看见过亮闪闪的珍珠,也看见过非常漂亮的珍珠项链,却不知道珍珠是从哪里来的,还以为是地里长出来的呢。有一天,我到乡下爷爷家去玩。一下车就看见爷爷家门口放着两只大脸盆,里面放着一只只大大的河蚌,周围还放着几张方桌。每张桌旁围着五六个人在那里干活。他们在干什么呢?我走近一看,只见他们正往河蚌里放一种很小的白色的东西。我感到好奇,更加仔细地看起来。只见一位叔叔先将河蚌掰开,把里面的肉取出来,再用小刀把河蚌里最外面的一层薄薄的皮剥下来,放到一块长方形的玻璃片上,然后用小刀把皮切成5毫米大小一块,递给旁边的一位叔叔,这位…  相似文献   

13.
可贵的生命     
生命就像一颗珍珠,在河蚌中孕育了很多年才被人们开采出来。当它诞生的时候,并不会散发出美丽的光芒,因为那时它很粗糙,也很丑陋。但是,经历了一番雕饰磨炼之后,它就会变成一颗璀璨夺目、价值连城的宝珠。温暖的春风轻轻吹过我的脸庞,山中的冰雪在渐渐消  相似文献   

14.
软体动物河蚌广泛分布在我国淡水水域,生活在江河、湖泊和池塘、沟渠的底部,常半埋于泥沙里,以斧足缓慢犁行,以微小微生物为食物.  相似文献   

15.
我回首,只见那一片橘林也哽咽了……——题记如果说眼泪是一颗珍珠,那么感动就是孕育珍珠的河蚌;如果说心灵是一片土地,那么感动就是播种机。太多的“如果”之中,我的感动是一只平凡的橘子。  相似文献   

16.
宁巧燕 《小学生》2013,(5):74-74
社会性和实践性是学习语文最有效、最方便的学习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它注重课堂内外的联系,注重激发学生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我校语文组和课题组专门成立了"珍珠养殖基地"和"珍珠实践基地",使珍珠文化渗透在综合性语文学习中。一、开辟珍珠养殖实验园,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场所我校地理条件优越,在校的东面就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湖,湖水清澈见底,非常适合河蚌的养殖。我校就在学校边上开辟了珍珠养殖园。为了让学生真切地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不但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珍珠的国家之一,而且人工育珠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宋代庞元英在《文昌杂录》中说:“谢景温云,有一养珠法,以今所作假珠,择光莹圆润者,取稍大蚌蛤,以清水浸之,伺其开口,急以珠投之,频换清水,夜置月中,……经两秋即成珍珠矣”。这种利用假珠进行人工育珠的大胆尝试开创了人工育珠的先河。至明代又创造了利用河蚌养殖“佛象珍珠’做奇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后人不断地探索创新,直至今日已获得了无核珍珠养殖的成功。而被学者选用科研及普遍选用育珠的淡水蚌主要有三种:三角帆蚌、格纹冠蚌、背角无齿蚌…  相似文献   

18.
<正> 在讲授“软体动物——河蚌”一节时,我们通常利用河蚌的解剖浸制标本观察河蚌的外套膜、鳃等内部结构,这样很难看到完整的出水孔和入水孔的结构。如果运用活体河蚌,便可以观察到河蚌的生活状态,看清斧足、出水孔、入水孔的形态,还能测定水流进出蚌体的方向;但因在观察过程中触动蚌体不能达到目的。为此,我们利用麻醉法,固定、浸制了一种河蚌标本,满足了实验要求。具体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的: 1.联系河蚌的生活,使学生掌握贝壳、斧足、鳃、口和触唇等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2.初步了解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课的类型: 讲授新知识课教具: 河蚌贝壳标本、新鲜标本,(每两人各一只镊子),磁性黑板一块,自绘彩色挂图四张(图1、2、3、4),“珍珠”一粒,弹性乳胶管一段,标签一组,小黑板两块。  相似文献   

20.
生命的退让     
如果你是叶片,你不必羡慕花儿的风姿招展,因为假如没有你,花儿不会有艳丽的色彩。所以,你伟大!如果你是河蚌,你不必羡慕珍珠的光彩夺目,因为假如没有你,珍珠不会有华丽的身姿。所以,你高尚!如果你是沙粒,你不必羡慕金子的高贵美丽,因为假如没有你,再璀璨的金子也无处藏身。所以,你圣洁!生活中的每一样东西都各自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那你就没有理由为自己的身份低微、容貌丑陋而自暴自弃。因为,冬天从这里夺去的,新春将交还给你。所以,你要懂得生命的退让。生命的退让,是叶对花的包容,是河蚌对珍珠的宽让,是沙对金的体谅。生命的退让,是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