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习能量是英国教育界近几年兴起的关于“学会学习”的一种新的学习理念,许多实验也证实了激发学生的“学习能量”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量”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念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和环境中有着很强的适应性和发展性。教师的教学机智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能量,教学中运用挫折教育、鼓励教育、培养发散思维,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等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能量,开挖学生的潜能。  相似文献   

2.
学习能量(Learning Power)是有关学会学习的国际前沿理念。与“学习力”不同,“学习能量”是一个基于生态学习理论的整合概念,是课堂生态系统的核心。“学习能量”的本质是所有人身上存在的生命能量,能够使人类不断成长、发展和进行自我实现,可以定义为一个联合起来塑造个体学习者参与学习机会的价值取向、倾向和态度的复杂的混合体。CLARA是基于学习分析学所开发的新一代“学习能量”测量工具,包含八大维度和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关系与协作、学习取向三部分内容。在当下真实的教育情境里,“学习能量”理念有助于使学会学习转化为行动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作为现代社会应运而生的校本教师培训,是一个新兴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但更应是一个“开放”的学习系统。只有在与外界能量、信息、资源等交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才能使校本培训生机鲜活地向着“高级有序结构”不断推进,促使全体教师共同学习,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4.
“学会学习”是学生终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素质拓展的基础.论述了“学会学习”的关键因素是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上需要进行教学改革。科学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做到教师导学,学生会学.  相似文献   

5.
“悬念”作为一种学习的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解决问题未完成而感到不满足产生的。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创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具有巨大的潜在能量,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丰富想像力,吸引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开拓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常可以表现数学的魅力和艺术感。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谈几种“悬念”设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是高中新教材第一章,同学们初入高中,高中学习很不适应,特别是学习方法衔接存在问题.本文结合长期教学实践,总结了学习本章的“七种方法”,供教与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教给学生方法的教学,教师只有在“会教”上下功夫,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才能由“学会”转向“会学”。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学子的学习要从学习知识向创新知识过渡。语文创造性学习的基本规律表现为:贵在“质疑”;妙在领悟;重在“实践”。语文的创造性学习的方法主要是:从学习主体上看,要强调自学;从学习形式上看,要提倡讨论;从学习途径上看,要主动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学习语文课时。不少同学把对课文的学习仅仅视作分析鉴赏文章的过程,没有养成从课文中学习写作知识和技巧的意识。其实,文质兼美的课文中蕴藏着巨大的写作“能量”,只要善于汲取,勤于积累,巧于释放,就一定能提高写作水平。其中,积累这一环尤为关键。那么,该如何从课文中积累写作“能量”呢?我们可以采取如下途径:  相似文献   

10.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方法,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总能发现部分优生是教师的“宠儿”,他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是教师“导演”下的学习的“主角”,而大部分学生则是学习的“配角”。  相似文献   

11.
魏巍 《化学教学》2006,(10):53-55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电池知识无疑是化学原理与实际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之一。化学课程标准在必修课程化学2模块的“化学反应与能量”主题中就涉及了化学电池的知识,又在选修课程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化学反应与能量”主题中再次出现,电池知识在中学化学中地位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分析现有的新教材,笔者发现教材在这一知识点的处理上还是比较偏重于对电池化学原理的解释,而对生活中的一些与电池有关知识的关注相对较少,而且这方面的知识都无一例外地从原电池开始,这样显然是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相似文献   

12.
1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上海科技版《生命科学》高一(试用本)第4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第4节“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第1课时。整个章节的内容着眼于普遍存在于生命世界的新陈代谢过程,诠释了生物体在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上的“动态”规律。这一章的学习将让学生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在分子水平上得到深化,从而在微观层面上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同时为以后进一步认识信息流本质和其他生命活动规律打下基础,因此本章在整个高中生命科学学习中具有重要基础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职工教育》2005,(7):22-23
在知识的海洋中搏击,为事业成功积蓄能量。丁胜强“自助餐式”学习是涤纶一厂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中,电仪车间高配工段针对设备不断更新、职工年龄结构偏大、市场竞争激烈的状况,积极探索出的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方法。“自助餐式”学习方式,把职工从学习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改革的主阵地永远离不开课堂教学,所以我们进行课程改革力求在“课”上下功夫,在“改”上求突破,在“教”上求创新,在“学”上求自主。努力实现课堂教学中的“三个改变”:即一是改变教学行为,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服务者、合作者和促进者;二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三是改变评价模式,让评价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发展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一、说教材 “功”在力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它是初高中知识的结合点。所以在教学中,应该以初中知识为起点,以教材内容为线索,进行科学方法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其二,它是能量和力的结合点。体现了能量和力的关系,是进一步学习有能的知识以及解决力学问题的理论基础。结合本课特点,可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相似文献   

16.
“语文园地”的呈现方式与以前的“基础训练”不同,目标任务也不同,学习方法也不同。从基础训练到语文园地,不仅仅是提法上的改变,而且是观念、认识上的更新。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探索、发现。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提供舞台。  相似文献   

17.
合作,作为一种当下广受认可的组织形式,无论是在生活中、学习中,还是工作中,都积极地增加着参与者的活动能量,充分调动起当事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驱动力,帮助活动者高质有效地完成目标任务。在小学数学学习活动中,“合作”这一组织形式也越来越获得学生的欢迎。在课堂学习中,依靠“合作”,能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通过互助互学,逐步学习举一反三的思维方法,养成谦虚包容的学习品质,获得事半功倍的收效。  相似文献   

18.
迁移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指先在一种情境下获得的某些知识和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于新的情境下另一类知识或技能所产生的影响。可以促进以后学习的称之为“正迁移”,妨碍或干扰以后学习的称之为“负迁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师的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如何运用迁移规律,让学生在学习上不断产生“正迁移”。尽量避免或减少出现“负迁移”,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0.1的差异     
一次高中生物优质课评比活动,有位教师上的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这节课。记得执教教师为了说明“能量流动逐级递减这一特点与能量守恒定律不矛盾”,在要求学生据图(课本中的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计算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时,有一个学生举手提问:“老师,我发现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与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不相等,差了0.1焦尔。”经他一提醒,其他同学纷纷议论起来,也感到不解。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问题,上课的教师怔了一下,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哦?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算一下。”黑板上的验算证实了那位同学的说法。“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与绿色植物固定的总能量相比少了0.1焦尔,这是由于误差造成的,在此可以忽略。”教师一句话,学生们便不再说什么,一场颇有些惊心动魄的意外总算被“圆满地”掩盖过去了,课堂教学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20.
“光电效应”是光的粒子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学习中要澄清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如“光子”、“光电子”、“光子的能量”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等,这对理解光电效应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