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舞狮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和民族体育运动形式,又名为"耍狮子"、"狮舞"、"弄狮".自我国古代舞师运动成型以后,舞狮作为一种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狮子并非中国土生土长的动物.根据有关中国狮子的最早记载,狮子是西域敬献给汉朝的贡品.狮子作为一种动物,其狰狞凶猛的形象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为中国人接受,但是舞狮运动却在民间受到广泛欢迎.  相似文献   

2.
陈肇宪 《兰台世界》2012,(22):66-67
舞狮作为我国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运动,在中国有着长达1600多年的悠久历史。经过代代相传,形成了灿烂的舞狮文化。舞狮运动融绘画、刺绣与音乐,汇舞蹈、武术等艺术于一身,通过舞狮者的密切配合,惟妙惟肖地模仿狮子的各种动作,欢腾活泼,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民间体育运动。一、狮子的由来谈及中国狮子的由来,就必须要从我国的汉朝说起。依据相关史料记载,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建元元年),汉武帝  相似文献   

3.
早在公元前206至220年的汉朝时期,"百戏"就已经出现了,而在百戏的集体演出里,角抵戏是一种将技艺融入表演中的戏剧艺术。本文就角抵戏的兴起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最后指出了汉代末期角抵戏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时原只有虎豹犀象,被古代开辟农田的人从北方赶到南方;狮子据《后汉书》汉章帝章和元年才由安息国贡献到中国来,它原是西域的猛兽。舞狮也不是中国的杂耍,据白乐天的诗,是由西凉传入中国来的。白乐天的《西凉伎》说: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词:"应以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须臾云得新消息,安西路绝归不得。泣向狮子涕双垂:  相似文献   

5.
汉朝经历了4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时期。汉朝的档案保护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发明了杀青保护竹简的方法,字迹材料方面出现了人工墨品,修建了多处著名的档案库,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档案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唐代算得上是我国金属器皿发展的鼎盛时期。本文深入研究了唐代金属器皿中狮子纹样装饰图案的装饰风格,发现在唐代的金属器皿中,狮子纹样图案风格主要表现为异域、真实和抽象三种。  相似文献   

7.
汤淑君 《中国博物馆》2002,(4):68-70,67
丰富多彩的游艺活动及特点。拙中寓巧的皮影戏。皮影戏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元代时,皮影剧院戏曾传到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稍后,又传至东南亚。清代乾隆年间,皮影戏传入法国巴黎、马赛和英国伦敦,这种源于中国的艺术形式,迷恋了多少国外戏迷,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国影灯”。在河南农村,  相似文献   

8.
邹如云 《兰台世界》2014,(4):119-120
本文从汉朝宫廷舞乐机构和舞蹈女艺人所分三个级别以及民间的即兴舞蹈兴起这三个角度对汉朝的舞蹈教育活动进行了研究,最后总结了汉朝舞蹈教育对舞蹈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汉朝宫廷舞乐机构和舞蹈女艺人所分三个级别以及民间的即兴舞蹈兴起这三个角度对汉朝的舞蹈教育活动进行了研究,最后总结了汉朝舞蹈教育对舞蹈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汉朝的档案管理别具特点,不仅承前启后,影响深远,而且立法完备,举措细致得当,更加凸显集中与融合特点。笔者以立法视角为切入点,基于大量史料从汉朝档案管理的具体举措出发,对汉朝的档案管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大家都知道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雕板与活字版)的国家,但关于发明雕板印刷的年代问题,向来就是一个谜。几百年来古今中外学者约五六十家,各有各的说法,归纳起来大约可分为七种:即汉朝说,东晋说,六朝说,隋朝说,唐朝说,五代说,北宋说。汉朝说,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汉朝政策、法令、诏令入手,分析研究了汉朝妇女的赋税权益、继承财产的权利、国家的分封与赏赐政策、对孤寡女性的优待政策、对女性囚犯的特权五个方面,希望能够更好地研究汉朝女性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3.
汉朝经历了4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上升发展时期.汉统治者很重视档案工作,汉朝的档案保护技术较前有了很大进步,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档案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档案保护技术方面,主要表现为完备的竹木简牍档案材料的防潮、防虫措施,字迹材料松、烟墨等人工墨品的出现,防火、防盗等建筑技术用于档案库房等.  相似文献   

14.
孙亮 《兰台世界》2014,(6):41-42
汉朝统治时期,立法思想出现了转型,汉代立法思想的儒家化特征明显,具体表现为汉代立法指导思想的儒家化、汉朝立法形式的儒家化、汉代刑法的儒家化、汉代刑罚的儒家化、汉代汉朝民事经济法制的儒家化、汉代司法上的儒家化。  相似文献   

15.
汉朝是建立在秦朝暴政的影响及秦末农民战争、楚汉战争的基础上,政治、经济、文化处于崩溃,汉朝统治者急于恢复社会的正常秩序,虽然在律法上"汉承秦制",但也是为了重建社会秩序,恢复生产,废除不符合汉朝发展的挟书律也就成为自然。  相似文献   

16.
汉朝统治时期,立法思想出现了转型,汉代立法思想的儒家化特征明显,具体表现为汉代立法指导思想的儒家化、汉朝立法形式的儒家化、汉代刑法的儒家化、汉代刑罚的儒家化、汉代汉朝民事经济法制的儒家化、汉代司法上的儒家化。  相似文献   

17.
UDC由朱家治先生于1926年首次传入我国,CC由胡延钧先生于1936年首次传入我国.上述关于UCD、CC首次传入中国的时间比有些学者提出的时间分别提前了约30年与20年.  相似文献   

18.
地质博物馆是随着地质事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在现代地质科学传入我国之前,我国没有建立地质工作,当然也不可能有地质博物馆.十九世纪中叶随着我国门户被打开,西方近代科学传入我国,地质学也传入我国.一些外国地质学家,出于各种目的开始来华进行地质调查,采集标本,编写地质报告.这个阶段是我国近代地质工  相似文献   

19.
在继承先秦儒家礼乐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汉朝社会政治现实的需要,成书于汉成帝时期的《礼记·乐记》对音乐的作用、音乐的本质、音乐与政治之间的关系、音乐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诸多问题进行了论述。《乐记》并非一成不变地记录先秦儒家音乐思想,而是注入了汉朝统治者的思想观念,从《乐记》中可以管窥汉朝音乐教化思想。从《乐记》中的相关论述来看,汉朝音乐教化思想集中体现在:音乐对审美愉悦、人格塑造、治国理政、伦理关怀等方面具有重要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打狮子     
大年初六吃了早饭,我坐在椅子上看《雷锋的故事》。正看得人迷的时候,只听街西头,“锵、锵、锵”、“咚、咚、咚”的有锣鼓声,不用说,打狮子的人们来了。 过了一会儿,只见有两头狮子,外形和真狮子一样,身上有红、黄、绿、紫等彩色,来到了镇政府门前,熙熙攘攘的人群,把狮子围了个水泄不通。这时候,镇政府一位领导,闻声出来迎接,放了一挂很长的鞭炮,响声震耳欲聋。狮子左蹿右跳,施展着它的威风。领狮子的是一位壮年男子,他手拿一个圆形宝贝。这两头狮子,争着斗宝。领狮子的人举多高,狮子就蹿多高。领的人上了一个大方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