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党建工作是思政教育的关键引领,思政教育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新时代,面对日益严峻的国内外发展形势,高校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构建科学完善的育人机制,切实提升育人水平。由奚彦辉著、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化与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机制的深层理论探究》一书,  相似文献   

2.
<正>党建工作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始终引领着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方向。所以,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旗引航",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理论水平。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需要从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着手,以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带动思政教育效果提升。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一方面,加强党建工作是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保障。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学习  相似文献   

3.
王若梅 《江苏教育》2023,(52):23-26
教师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阵地。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将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于人才培养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途径。高校应发挥党建优势,突出党支部政治引领和组织保障功能,探索教师党支部党建与课程思政的互动融合,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长效育人机制建设,确保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4.
<正>高校党建作为落实党的目标、践行党的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将高校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让两者互相协助、互相引领,是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的可行路径。目前来看,国内有关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政工作相融合的研究数量虽然不少,但是其研究视角相对类似,针对性差。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职业教育党建与思政工作研究(2019年专辑)》一书,通过论文集形式,糅合"百家"对于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理解,探讨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政工作融合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在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过程中,高校基层党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不断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措施。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均为高校人才培养保驾护航。一方面,高校党建是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在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引领过程中,需培养其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理念,使其爱党爱国。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高校党建工作是一项复杂工程,其中蕴含丰富的红色文化基因,实现对青年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正面引导。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命题。而"突出党建引领、思想引领、价值引领;坚持问题导向、务实导向、育人导向;强抓作风、学风、常规"的思政教育"3+3"工作范式,具有较强的可资参考借鉴的样本价值。  相似文献   

7.
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将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有效结合,使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是高校党建和思政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学生党建是目前高校应重点把控的工作内容,学生党建工作是思政教育开展的基础条件,而思政教育则是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发展的有效路径。唯有最大程度发挥党建工作对思政教育的促进作用以及大学生思政教育对学生党建工作的推动作用,才可有效构建二者协同育人模式。本文主要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问题,提出以党的政策方针强化创新工作思维、以思政教育创新强化党建的生命力、塑造高素养的党建和思政教育团队等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9.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党建工作是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重要内容。高校要探索系统化建设、数字化赋能、智能化管理的党建工作机制,把好党建工作的理论引导关、主体责任关、思政育人关、课程思政关、意识形态关,构建“五位一体”的智慧党建工作体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为了能够给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各高校应通过完善党建机制,将党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充分发挥党建和思政协同育人的重要作用,为社会输送更多思想先进且品格高尚的专业人才。文章就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分析当前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高校党建机制优化的策略,希望能为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开展切实有效的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维护高校的安定,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和教师发展营造健康和谐的环境,推进高校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党建与思政工作对高校教育事业发展所固有的指导、引领、推动和保障的作用,结合高校的实际从提高认识、围绕中心、营造氛围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学生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均是高校党委的重要工作内容,党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党组织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提供了基本的方向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是保障党建工作思想性与政治性的基本手段。基于党建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创新性地提出了发展策略,并从理念、内容、方法、实践等维度着手,充分体现学生党建工作的引领功能,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正>高校党建工作是增强党对高校引领作用的重要途径,是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重大举措。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有效开展,不仅需要党中央的政策引领与我国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作为马克思主义拥护者的高校教师与学生加强对党的执政方针的认识,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先进性、时代性及优越性,以此将个体意识转变为集体意识,将个体发展融入社会发展,实现协同发展、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因此,加强青年学生思政教育,提升高校学生思政觉悟,巩固高校思想政治教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立德树人思想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提出了根本任务,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对加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习近平立德树人思想是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出发点、基本点和落脚点,是高校的立足之本。文章从习近平立德树人思想对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方向引领、价值引领、内涵引领、理论认识引领、实践引领和师德师风建设引领六个方面探讨了习近平立德树人思想对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各高校研究生思想呈现多元化,思政教育意识较薄弱。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比较呆板僵化,组织生活缺乏实效性,各方面未形成合力。加强和改进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加强党建与学科专业优势的有机结合,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6.
发挥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使支部党建与课程思政双融双促,彰显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是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使命和担当。教师支部党建能为课程思政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课程思政可以为教师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拓展平台、注入活力。教师支部党建与教书育人紧密结合,有利于高校全方位实现“大思政”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7.
高校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党建文化作为高校各项管理、教育教学思想引领,同时也肩负着理论创新的重要任务.高校党建文化建设承载着教育与文化传承,同时"育人"更是高校党建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通过高校基层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制度建设、组织文化活动等形式,以师生党员为骨干,坚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坚定政治信仰、弘扬核心价值,从而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要超越过去单一的"思政课程",拓展更加广泛的"课程思政".作为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高校教师党支部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党建为抓手、以课程为中心、以实践来引领、促成果转化,建立起高校教师党支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机制,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力和战斗力,促进课程思政的实施与推广,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为高校教育改革带来新生命力。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依旧维持着密切联系。革故鼎新,高校基层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要跟随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互联网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渠道,借助新媒体资源优势,深入探究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融合模式,能充分发挥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功能,打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基于此,本文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展开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20.
<正>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这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对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党建与思政教育,犹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是高校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需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加强党的建设,逐步提升思政教育能力.而实现党建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创新,需厘清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党建为思政教育开展提供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