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刘利编著的《互联网+视域下的思政课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2017年11月1日,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基于"互联网+"背景,对思政教育路径展开新的探索。本书共分为八章展开论述。第一章是"互联网+"教育的理论概述,其中包括"互联网+"教育的起源、内涵及基本特征。第二章论述关于思政课的功能和地位,包含高校思政课的地位、功能及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状。第三章基于"互联网+"视域思政课教育原则和理念,主要概述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主要原则和重要理念。第四章探讨"互联网+"视域思政课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其中包含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的实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视域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给高职学生的创业活动带来了机遇,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中,既是近年来政府所倡导的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率的既定导向与必然趋势,也是提升高职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需要。"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将给高职思政课带来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育内容的转变。而其融入路径主要包括: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模式、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后的实践平台、为创新创业意识向实践成果的转化建构完整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清晰界定"互联网+"科学内涵、全面审视"互联网+"时代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改革应当处理的关系,深入挖掘"互联网+"给思政课带来的宝贵机遇和时代红利,基于近几年广西高专院校在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改革当中的积极尝试和成功经验,总结出一套凸显"互联网+"时代特征的、具有高专院校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和育人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思政课的改革瓶颈和发展惰性,不断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分析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思政课融合的可行性,阐述"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的必要性,并提出一系列融合策略,以促进思政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有效推动高职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文章首先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模式的特点,然后论述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策略,包括革新思政课教学观念、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也迅速成长起来并逐渐壮大,深入到我们学习工作的各个领域。为了全面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就业率。教育界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在"互联网+"的视域下开展高职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让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机遇的到来往往伴随着挑战。如何在该背景下革新高职思政教育模式、让创新创业教育得到发展,本文将进一步对此发展路径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的思政课而言,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本文从三个方面"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互联网+"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影响","思政课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来探讨教师观念的转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以期对今后教学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各高校开始优化自身教育体系。在课程教学中应用互联网技术已成为大势所趋。基于互联网技术诞生的慕课教学模式,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发展路径,但同时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高校应注重对教育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全面优化创新慕课教学模式,保证思政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慕课教学模式能够带动高校教育资源整合与升级,全面平衡教学创新和资源使用。探究了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期为高校思政教育发展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实践教学一直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互联网+"背景下,各高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融合与交互、创新与重构的特征,转变思维,实现"互联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促进高校思政课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职院思政课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组织管理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问题。为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移动互联网教学平台融入高职院思政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蓝墨云班课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信息化教学工具,在教学中智能优势明显。以蓝墨云班课为例,探索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应用的信息化、智能化思政课教学模式,为实现智慧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阐述了"互联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然后从教学思路缺乏创新、教学体系不够完善、教学模式缺乏融合三方面分析了"互联网+"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互联网+"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具体包括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思路、完善小学数学教学体系、融合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俞海洛 《江苏高教》2020,(6):115-119
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课程政治性属性与学生需求鲜活性之间契合度不高、传统教学模式与"互联网+"时代信息来源多样化之间同步性不强、部分教师导向模糊与学生学业基础之间的非良性叠加等主要问题。为增强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与学的交互性,切实提升学生思政课学习的获得感,基于慕课背景下"专题研讨+轮转走班"(专题轮转)协同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着力进行教学范式结构化改革是破解难题的有效路径。实践证明,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的主渠道功能,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内容的思政课教学,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面临着巨大发展机遇与挑战.如何做到顺势而为,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新生力量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改革,要立足实际顺应形势,健全齐抓共管工作机制,构建教学话语新体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打造互联网教学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作为当前网络社会热点词汇,不仅仅对社会有重大意义,同时与高校思政教学相结合方面也有重大意义。在"互联网+"的新时代,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寻求新发展。而高校思政教育作为教育人才的重要部分,也必须与时俱进,借助互联网的新兴技术,转换思维,在思政教育模式中寻求创新。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反思、对"互联网+"的思政模式提出时代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许卫中 《教育与职业》2021,988(12):93-97
"互联网+教育"使教育从思想观念到实际教学形态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使传统的实体教学逐步与线上教学相融合.把握"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认真研究高职院校思政课线上教学的特点及其挑战,积极探索思政课线上教学实践路径,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的时代课题,也是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6.
思政课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在现实中往往呈现“互不干扰”“各自为政”的现象,但二者在教学目标上的相互契合、在教学内容上的相得益彰、在教育路径上的良性互动,使二者具有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在新时代视域下,促进思政课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是适时适宜之举,对于促进思政课教学创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36):154-155
"互联网+"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微信在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越来越发挥出创新作用。本文以建构主义和教育传播学理论为基础,以教与学双主体为原则,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组织和管理、教学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探索高校思政课程"微信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时代的现代教育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有的教育者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有的教师功能逐步淡化、部分学生依赖互联网过度等,文章对互联网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展开有效探讨,主张构建网络微课、慕课等互联网教学模式,借助计算机辅助学习系统创新解题思维,借助信息技术构建智慧教学云平台;除此之外,要不断构建与教学情形相适应的多元化教师评价体系,保障教师在互联网视域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技术已经广泛深入地应用于教育领域之时,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行了教学理念、教学技术、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的创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实现网上网下双管齐下、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的无缝对接、全方位全时空的泛在式学习,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学生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20.
以临床药学专业"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为例,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从课程设置、理论课程教学、临床实践、创新教学模式、"互联网+"等多方面着手,探究"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