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现介绍一份周代铭文中的徒搏史料,供关心此道的同志们参考。这就是《翏生盨》的当作空手搏斗讲的“暴”的本字(见图2)。古文献空手打虎叫“暴虎”,如《诗·郑风·大叔于田》“襢裼暴虎,献于公所。”毛《传》“暴虎,空手以搏之。”这是光膀子空手打死老虎,献给郑国国君。体力武功只在武松之上,不在武松之下了。《论语·述而》也提到“暴虎”。这是人类几十上百万年与猛兽拼斗的经验技巧的结晶。对虎有手搏的技巧,对人自不用说。  相似文献   

2.
武术现代化首先是理念现代化——套路的形成与发展辨析武夫《乐雅·释训》云“暴虎,徒搏也”郭璞注云:“空手执也”除搏兽外还有搏人的记载。如《周礼·夏官·环人》“(环人)搏谍贼”。即拘捕之法包括“手搏之技”。《汉书·艺文志》班固曰:“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  相似文献   

3.
明代罗洪先所辑《万寿仙书·导引图》卷内的《五禽图》和周履靖所编的《夷门广牍·赤风髓》卷内的《五禽书》源出于华佗“五禽戏诀”,二者图文并茂,是现存于我国古籍刻本中五禽戏图说较早而又较为完整的古本。经过辗转传抄,润改重摹和翻印之后,以“虎、熊、鹿、猿、鸟”替代了《华佗传》中“虎、鹿、熊、猿、鸟”之序。在华佗的五禽戏历经一千多年的演变、繁衍之后,从《夷门广牍》之《五禽书》仍可推测华佗原作之概貌,如虎的发威、鹿的返顾,熊的摆脚,猿的拈果和鸟的伸腰等基本动作,以及以虎、鹿、熊、猿、鸟之戏与心、肝、脾、肺、肾五脏功能锻炼相合的基本内容,较之一般寻引套路,诸如“八段锦”、“五段功”更要朴实精炼。通过实验,证明这又是一套扎实易行和久行必有成效的传统五禽戏导引套路。因此、整理、注释其形、其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进而推陈出新,对于丰富我中华民族传统医疗体育手段和理论宝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虎年说虎     
2022年,是中国农历壬寅年,就是十二生肖的虎年。在中国的十二生肖中,虎是文化内涵非常丰富的生肖之一(图1.中国传统木版年画《虎威图》)。只要说到虎,国人都会马上想到“虎虎生威”“狐假虎威”“龙腾虎跃”、武松打虎等成语和“虎故事”。在虎年到来之际,祝福《集邮博览》的编者、作者、读者朋友虎年大吉、虎虎生威,祝福来中国参加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世界各国奥运健儿龙腾虎跃、如虎添翼,取得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5.
十二生肖中,唯有虎是自然界真实存在的猛兽。作为亚洲独有的物种,亚洲流传着很多与虎有关的民间故事、传说和典故,老虎除了被赋予驱邪除恶的威慑力外,还更多地把虎描绘得富有人情味,甚至能报恩于人类。驱邪除恶的门神周代的古人把猛虎当作门神来看,认为门上画虎,源于防虫兽侵害。《风俗通义·祀典》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后来演化成“斩桃为人,立于户侧”的神荼、郁垒守门。  相似文献   

6.
虎素有“森林之王”的美称,在十二生肖中是威武强壮、力大无穷的象征。在日常生活中,虎也成为镇宅驱邪的神兽,寄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丙寅年》生肖邮票首日封的茫茫邮海中,人们对虎的喜爱和赞美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此,我就为大家精选几枚36年前的T.107《丙寅年》生肖邮票首日封,为喜迎壬寅虎年的到来助兴。  相似文献   

7.
“泥马渡康王”最早的雏型,大约出自古谱《渊深海阔》中记载的“龙蟠虎踞”。原谱结论为和棋,而实则是红先黑胜局。“龙蟠虎踞”也写作“龙盘虎踞”,形容棋局像龙一样盘曲,像虎一样蹲坐。语出张勃《吴录》记载诸葛亮论金陵地势语“钟阜龙盘,石城虎踞”。毛泽东创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有“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之句。“龙蟠虎踞”局虽然有误,但马炮争雄之精巧构思已初露端倪。笔者收集到“泥马渡康王”系列四十余局,每局面貌相  相似文献   

8.
虎啸风生,龙腾云起。2022年,是冯大中先生画虎60周年。新年伊始,由他创作设计的生肖邮票《壬寅年》如约而至,不仅给广大邮迷朋友以欣喜和希冀,同时也是对其本人执着、痴迷于画虎艺术并达到高峰的一种肯定与认同。从自己作品中提炼出虎票图案第4轮第7套生肖邮票《壬寅年》由“国运昌隆”和“虎蕴吉祥”两枚组成。邮票上的虎形象从实出发,得虎之天性,细致诠释了虎的美感。  相似文献   

9.
中国邮政于2022年1月5日发行《壬寅年》特种邮票1套2枚,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国运昌隆、虎蕴吉祥。2022年是农历壬寅年,即生肖纪年的虎年。虎被誉为“兽中之王”,是勇猛和力量的象征。古有用以调兵遣将的虎符,又有“虎将”“虎士”“虎步”“虎蹈”之说,皆含威武、荣耀之誉。民间视虎为扶正驱邪、保佑安宁的瑞兽,从画虎于门的习俗到憨态可掬的布老虎,丰富多彩的虎文化已渗入人们的生活习俗之中。  相似文献   

10.
原艺珊是个多面手,邮票设计和雕刻双管齐下,即将发行的2022年《壬寅年》虎邮票的第1枚“国运昌隆”是由她雕刻的。图稿写实性强,最适合雕刻语言表现这是原艺珊第二次雕刻生肖邮票。2018年,她曾参与了《戊戌年》狗邮票的雕刻。《壬寅年》邮票共两枚,第1枚为“国运昌隆”,描绘了一只威猛的雄虎形象,有一点仰视的角度,可以看出是一只上山虎,矗立高处,极目远眺、仪态雍容、气宇轩昂,传达出威武雄壮、国家蒸蒸日上的含义(图1,在《壬寅年》邮票印刷开机仪式中,原艺珊与该套邮票设计者冯大中合影)。  相似文献   

11.
572004年8月23日,《华南虎》邮票首发式在“华南虎之乡”宜黄县〔省级华南虎自然保护区)隆重举行。为此,江西省抚州市邮政局启用风景日戳4枚。2004年8月23日,《华南虎》邮票首发式在“华南虎之乡”宜黄县〔省级华南虎自然保护区)隆重举行。为此,江西省抚州市邮政局启用风景日戳4枚。2004年8月23日,《华南虎》邮票首发式在“华南虎之乡”宜黄县〔省级华南虎自然保护区)隆重举行。为此,江西省抚州市邮政局启用风景日戳4枚。2004年8月23日,《华南虎》邮票首发式在“华南虎之乡”宜黄县〔省级华南虎自然保护区)隆重举行。为此,江西省抚州市邮政…  相似文献   

12.
我收藏有一枚有趣的“九牛二虎”实寄封,封上贴有9枚T.102《乙丑年》邮票和2枚T.107《丙寅年》邮票,因为有9头牛和2只虎的“九牛二虎之力”的助阵,使得整枚封显得气势磅礴。“九牛二虎之力”意为9头牛与2只虎的力气相加,比喻其力大不可挡。其实,这“九牛”与“二虎”各有出处。  相似文献   

13.
柏贵宝 《收藏》2010,(4):155-155
在六朝胜地、十代古都的南京蕴藏着迷人的雨花石,在她的画面中也时常出现一些虎的形象。近几年的雨花石展,展出过“虎啸生风”“山中之王”“白虎觅食”“猛虎下山”等虎形象石,但让我震撼的还是著名藏石家朱言荣先生收藏的一枚“威震四方”。此石画意深、灵性足、韵味浓。  相似文献   

14.
余热生辉     
“吾有一术,名曰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沽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三国志·华佗传》“五禽戏”流传至今已1700多年之久,在当今的中国大地上,  相似文献   

15.
李彤 《集邮博览》2014,(3):33-35
虎在古代中国有很多名字:寅兽、虞者、斑子、大虫等,人们视虎为百兽之长,称为山君。王安石有《次韵酬宋圮》诗云:“游衍水边追野马,啸歌林下应山君”之句。《说文-虎部》日:“虎,山君之兽”。别看虎是地球上最强悍的超级食肉动物,鹿、麝、免、狼、熊、羚羊、野猪等都是虎主要的猎物。但它在人类面前实在很脆弱,地球上的老虎在20世纪初还有10万只,其中有4万只在印度。当新世纪来临时,老虎已经到了生存的边缘,2009年世界上老虎的总数在3200只左右,至少有一半的亚种已经灭绝了。  相似文献   

16.
在广阔的中华大地上,带有“虎”字的山水泉滩、建筑古迹以及市镇街巷等比比皆是,因而带有图、文之“虎”的风景日戳也是信手拈来。在壬寅虎年来临之际,我们在此一起欣赏一下。一、山名虎丘山:位于江苏苏州城西北郊,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于此,葬后3日,便有白虎踞于其上,故名虎丘山,简称虎丘。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17,(5)
正十二生肖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在现有的文献资料记载中以西周时期的《诗经》为最早,《诗经·小雅·吉日》有"吉日庚午,即差我马"的字句,意思是庚午吉日时辰好,是跃马出猎的好日子,这是将"午"与"马"相对应的一个例子。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墓地发掘的秦墓中发现了内容丰富的竹简,在竹简《日书》里有一章节  相似文献   

18.
郭礼典 《收藏》2007,(5):139-139
秦代“峄山刻石”俗称“峄山碑”。峄山位于山东省邹县,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经先后五次东巡,“绎山碑”(“绎”与“峄”音同意通)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首次东巡齐鲁时留下的第一块纪功刻石。据《史纪·始皇本纪》记载,秦共有峄山、泰山、琅玡、芝罘、东观、碣石和会稽七处刻石。同为秦丞相李斯所撰,内容无非为秦始皇歌功颂德之词。峄山刻石早往北周武帝时,因常有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慕名而来,地方官员、当地百姓应接不暇,为此官民共议把刻石推倒、焚毁,以减轻地方负担。在唐代,书法家李阳冰曾有峄山刻石摹本,唐代大诗人杜甫诗云:“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  相似文献   

19.
郎绍君 《收藏》2013,(7):I0130-I0134
在古代文献、诗词和士人生活中出现梅兰竹菊,可谓历史久远。《易·系辞上》有“同心之言,其奥如兰”;《诗经·卫风·淇奥》有“瞻彼淇奥,绿竹猗猗”;陶潜《归去来辞》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绘画中出现梅、兰、竹、菊的题材,约在唐代,在文人之间流行并达到形式上的成熟,约在宋元。宋末的赵孟坚著有《梅谱》(佚),将四者编在一起,以画谱的形式传播,则始于明万历年问黄凤池辑的《梅兰竹菊四谱》。而称它们为“四君”、“四君子”,则是陈继儒以后的事了。  相似文献   

20.
“虎座鸟架鼓”是战国时楚国特有的典型器物,具有鲜明的楚文化风格。2004年9月15日我国与罗马尼亚联合发行《古代文物》邮票,中方邮票图案为荆州出土文物——虎座鸟架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