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正>【活动理念】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正处在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阶段。同伴在初中生人际关系中的地位明显高于其他重要社会他人。初中生渴望结交同龄朋友以满足其情感归属等心理需要。所以,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初中生来说尤为重要。然而,据中国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调研报告显示,55.5%的中学生与同学、朋友交往时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相关研究表明,在整个中学阶段,八年级学生的同伴关系问题最为严峻。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同学们,小时候,我们主要与父母、老师交往,现在渐渐长大了的我们主要与同学、朋友交往了。同伴关系对我们的成长非常重要,那么我们怎样才会被同伴们接纳,成为一个被大家喜欢的人呢?现在,我们来谈论一下,你最喜欢的人和你最不喜欢的人,通过探讨,我们会发现“人缘儿”的人格特征及“嫌弃儿”的人格特征。从而完善自己的人格。下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学习障碍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文章从学习障碍初中生同伴交往范围、同伴数量、交往的对象、交往动机,同伴接纳、同伴交往的和谐度等方面探讨了学习障碍初中生的同伴交往现状,并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建议,为改善学习障碍初中生同伴交往的现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辅导》2011,(25):40-41
亲爱的初中生朋友: 你们好!告诉你一个消息《心语心愿》栏目面向活泼可爱的你开放啦! 亲爱的初中生朋友,在和父母、同学、朋友的交往中,你是否有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在各个学科的学习生活中,你是否有感觉到身心疲惫的瞬间?在遭遇各种困难挫折时,你是否感觉到情绪低落?……如果你有心理上的问题和困惑,不管是什么,清写信到《心语心愿...  相似文献   

5.
采用友谊质量问卷对河南省1 063名农村初中生同伴交往状况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早期留守经历对青少年同伴交往的影响。结果发现,经历了留守的农村初中生表现出更多的友谊冲突和背叛,较少的帮助与指导,与同伴间缺乏交流,早期双亲外出的初中生友谊质量最差,且经历留守的初中生友谊质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因此,早期的留守经历影响个体初中阶段的同伴交往,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学习障碍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精神卫生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的关注.文章从学习障碍初中生同伴交往范围、同伴数量、交往的对象、交往动机,同伴接纳、同伴交往的和谐度等方面探讨了学习障碍初中生的同伴交往的现状,并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建议,为改善学习障碍初中生同伴交往的现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曹广玲 《山东教育》2003,(15):61-61
(一)接纳孩子的同伴,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1.接纳孩子的同伴是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进行友爱的同伴教育的第一步。拒绝和敷衍都会使孩子在与同伴交往时产生退缩行为。欢迎孩子的伙伴到家中做客,不必太在意孩子们在一起时对家中清洁与秩序的“破坏”。鼓励、允许孩子拿自己的食物、玩具和用具招待他的伙伴。给孩子充分活动的空间,允许孩子们单独在一起说“悄悄话”、进行“秘密”的小活动。平时鼓励孩子和小伙伴们一起游玩、一起活动。2.尊重孩子的交往兴趣。允许孩子自己选择朋友,并尊重孩子的选择。积极指导孩子正确处理与同伴交往时出现的矛…  相似文献   

8.
苏格拉底说过:“告诉我准是你的朋友,我就能说出你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这说明在社会生活中交友的重要性。近年来大量的事实说明,中学生违法犯罪最直接的因素是交上坏朋友或坠入犯罪团伙。可见,不良交往是导致中学生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同伴关系(通常是指同龄人或同辈人)是由于共同的兴趣、需要、态度等,而自发形成的彼此在心理上的相互关系。进入初中阶段的中学生生理发生一定的变化,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了影响,这当中最重要的是对同伴关系的影响。对于步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与同龄人的交往在日常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伴关系对儿童青少年的社会性和情感发生具有独特的、成人不可替代的贡献。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社会支持感、亲密感的获得以及自我概念的发展同样有重要作用。国内外有关人员对同伴关系做了较为丰富、完善的研究,但对初中生同伴交往中的障碍研究…  相似文献   

10.
荀子云:“人之生也,不能无群。”意思是说,人要通过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过社会生活。可见交往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性。有研究表明,成年后的人际关系状况,往往与幼年时的人际交往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幼儿喜欢与同伴交往,然而,并非每一个幼儿都能与同伴友好地交往、建立良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交朋友”是“生活中的作文”系列作文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的主题。它围绕着与人交往的活动展开,包括“自我介绍”“结交新朋友”“送给朋友的画”“邀请朋友来做客”等内容。人际交往,是影响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方面。在学会交际的过程中学习表达,是作文教学改革的追求目标,也是“生活中的作文”的题中之意。本单元的设计意图,就在于帮助学生认识学会与人交往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产生要说、要写的表达欲望,生成要说话、作文的具体内容,在交往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学习表达。  相似文献   

12.
人们在日常交往中都离不开朋友。你遇到困难可以找朋友帮忙,你有了烦恼可以找朋友诉说,你感到幸福可以找朋友分享。总之,有了朋友你就会觉得天阔地宽。常言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是说在交往中对人要宽厚,太刻薄就没人愿与之交往了。宽厚是交得住朋友的基础。交朋友更要讲诚信,无诚则无信,无信则无友,这是朋友交得久的关键。因此,宽厚、诚信被人们称誉为交友美德。另外,我认为还有一个可称为交友好习惯的是:和朋友说“不”。能够说“不”,朋友才能交得好。平时与朋友交往,温顺随和是大家都喜欢的,也是很多人能够做…  相似文献   

13.
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随着社会的变迁、家庭结构的变化,幼儿的同伴交往问题。尤其是幼儿同伴交往策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是如何选择策略的,为什么幼儿之间时“好”时“坏”?他们之间到底发生着怎样的交往故事?  相似文献   

14.
仲达 《家长》2009,(4):36-36
不良的同伴交往很容易导致青少年孤僻、退缩、冷漠、压抑或其他心理障碍,影响心理健康。首先必须了解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困扰着孩子的人际交往。下面这个测试有助于孩子了解自己与朋友的关系,了解自己在与朋友相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测试有28个问题,每个问题请用“是”或“否”来回答。1.关于自己的烦恼有口难言。2.与一大群朋友在一起,常常感到孤寂或失落。  相似文献   

15.
罗谂 《考试周刊》2014,(34):182-182
人际交往是一个人融入社会必需的一项最基本的技能.但是越来越多的孩子由于自身性格和社会、家庭等原因,不能很好地与人交往.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更在乎自己在同伴中的认同感.那么合理处理交际问题,提高初中生的同伴认同感,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什么是朋友?""你为什么要交朋友?""你喜欢和什么样的人成为朋友?"如果问儿童这些关于友谊的问题,你会发现不同年龄的儿童会有不同的答案,儿童对"朋友"的理解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友谊是和亲近的同伴、同学等建立起来的特殊亲密关系,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它提供了儿童相互学习社会技能、交往、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月,是《初中生之友》创刊20周年。为了庆祝《初中生之友》20华诞,感谢千百万读者20年间的钟爱之情,《初中生之友》编辑部举办“我们是朋友”主题征文活动。1987年1月,怀着与初中生做朋友的真诚信念,面向初中学生的综合性期刊——《初中生之友》问世了。从此,初中生又拥有了一份自己真爱的杂志,身边又多了一个可以交流、启迪智慧的“朋友”。我们共同解除青春烦恼,迎接中考挑战,活泼快乐成长。亲爱的读者朋友,请快快加入“我们是朋友”的征文活动中来吧。把你想对《初中生之友》这位“朋友”说的真情话语,化成文字,邮寄给我们。我们会…  相似文献   

18.
一、目的(一)与同伴玩有输赢的游戏时,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输了不耍赖,赢了会鼓励同伴,会用称赞语:“你真棒”和鼓励用语: “下次你一定行”。(二)在交往活动中,能提醒和批评不遵守规则的小朋友,会用批评用语:“不、不能、不行”等,表示自己不同意的态度和情绪,能通过协商使活动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19.
儿童同伴群体是建立在感情基 础之上的,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自发建立起来的非正式群体。不同类型群体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社会化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重视和研究儿童同伴群体,意义重大。儿童同伴群体的发展经历了由“前同伴群体”到“同伴群体”的过程。入学之初,儿童严重缺乏社交技能,交往本着就近的原则,冲突频繁,合作意识薄弱,同伴关系很不稳定,尚未形成群体,两个人还能交往,三个人在一起时,交往合作就会发生困难,属于“前同伴群体时期”。但在这种初步交往的过程中,儿童的合作意识、交往技能开始发展。在共同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杜老师:您好!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学会与他人交往,而一个人社会技能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社会交往的效果。幼儿在---EN岁时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即要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在这一时期,他们对同伴的兴趣增加了。对4岁的子舆来说,他正处于建立童年友谊的需求时期,有同伴交往的需要,但是由于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即使在您的引导下向睿博求助,可是当睿博给予他帮助的时候,他以“你的橡皮泥太硬了”为由拒绝了睿博的帮助,进而导致了同伴对他的“拒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