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腿法因其具有强劲、威猛的摧毁力而备受古今、中外武术家的喜爱。也由此形成了很多以腿法为主的武术流派,如:弹腿、戳脚、跆拳道、法国腿击术、泰拳等。同样,建立在精简、直接、非传统性的原则上,以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为宗旨,提倡实用为本,吸收中外实战武技之精萃的截拳道,也非常注重腿法的修炼,  相似文献   

2.
武术散打与跆拳道在竞技比赛中是两种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武术散打是一种以踢、打、摔为一体的拳脚结合的中国武术的一个分支,而跆拳道在竞技比赛是一种以腿法为主的体育运动项目。文章通过对武术散打中的主要腿法与跆拳道中的主要腿法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武术散打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时至今日,武术仍未能很好地进入校园,其原因何在,如何从柔道、跆拳道、空手道的成功现代化和国际化当中寻求启发,成为紧迫论题。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基于对学校武术历史、现状的反思和日韩武技现代化的启示,对我国学校武术的根本问题和根本方略做出探讨。研究认为,学校武术开展的现状不能实现中华民族赋予它的文化使命,日韩武技现代化的经验可为我们提供启示——将传统意义上的搏杀武技改造为一项现代文明搏击项目,该项目需满足几个趋势保证安全文明化、保持技击本质性、具有游戏趣味性、彰显民族独特性。在此基础上,做出武术以太极推手形式进入校园的提案。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体育工作者,国家的高级教练,担任拳击散打的教学训练工作、习传统武术已几十年。因特有的条件和职业的原因,多年来,我对外域的武技,如泰拳、柔术、合气道、空手道、跆拳道等也有所探索、了解和研究,感到中华传统武术技艺精深,文化内涵丰富,是外域武术不可比的。但为什么现在对于传统武术是否能实战的质疑声  相似文献   

5.
中、韩学校体育教育中本土武技开展方略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中韩两国学校体育中各自的本土武技项目武术和跆拳道的开展现状、教学内容、管理体制、考核形式、师资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应借鉴和学习韩国在跆拳道项目上的推广经验,整合武术套路和散打的教学内容,完善武术教学大纲的相关内容,尽快开发出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武术教学和大纲内容,构建不同形式的竞赛制度;试点武术为各级升学考试内容;在各级学校中实施"武术段位制"等,以期为我国学校武术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少林散打就是在双方激烈的攻防对抗中,灵活地运用踢、打、摔、拿、扑、推、撞等技击方法,迅速地击倒或擒服对方的一种武术技击运动。它的训练内容比较丰富,包括沐浴、正骨、手法、眼法、步法、腿法、身法和脏功、硬功、内功、气功等生要训练手段。散打还有基本单练套路和对练套子,用以训练实战所必须的技能和身体素质。这里分八个部分介绍少林散打的部分训练内容,其中有沐浴;腿法;发声发劲;冲击法;组合动作;基础套路;进攻与防御的练习;散打实战。  相似文献   

7.
随着竞技跆拳道的发展,跆拳道教学就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跆拳道的教学内容是非常庞大的,包括理论部分、竞技跆拳道、传统跆拳道和能力培养.单就竞技层面,课程包括基本姿势、基本腿法、基本步法、基本拳法、战术训练、身体训练、实战比赛等,其中以基本腿法为主.跆拳道号称腿的艺术,且横踢被誉为“跆拳道第一腿法”.  相似文献   

8.
主开文 《中华武术》2004,(10):51-51
美国拳坛可谓世界武技大舞台,各种武技都有崭露头角的机会,只要能站得住脚。美国人通常将武技分为三类:非接触性的,或称非实战性的拳法(Noncontact),即以套路表演为主的运动形式;轻微接触性的,或称为点到为止的拳法(Lightcontact),如空手道等;全面接触性的,或称实战性的拳法(Fullcontact)。如实战空手道、泰拳等。按照惯例,踢拳术  相似文献   

9.
美国拳坛可谓世界武技大舞台,各种武技都有崭露头角的机会,只要能站得住脚。美国人通常将武技分为三类:非接触性的,或称非实战性的拳法(Non-contact),即以套路表演为主的运动形式;轻微接触性的,或称为点到为止的拳法(Light-contact),如空手道等;全面接触性的,或称实战性的拳法(Full-contact),如实战空手道、泰拳等。按照惯例,踢拳术(Kickboxing)属于实战性  相似文献   

10.
李树琦 《精武》2003,(5):30-30
七寸腿是散手中的一种低位腿法,它攻击的目标是膝关节以下。该腿法具有出腿隐蔽、迅速,杀伤力大的特点。本文仅介绍六种招式,供武术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运用比较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剖析武术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不均衡发展,武术理论与技术的不均衡发展,武术市场的曲高和寡以及跆拳道、空手道等国外技击术的不均衡发展,并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刻反思。提出:武术现代化发展只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支撑,分层发展、和谐发展,才能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e present study reviews the key contents and issues of Traditionalism, New Traditionalism and Revisionism, the key historical views of Taekwondo, with the purpose of focusing on the validity and limitations of New Revisionism. Traditionalism emphasizes that Taekwondo is Korea’s traditional martial art. New Traditionalism accepts this view and also recognizes the partial effect of Karate on Taekwondo without providing enough supporting evidence on their claims. Revisionism also focuses on the effect of Karate on Taekwondo. While New Revisionism shares a similar focus to Revisionism, it also focuses on the effects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on Karate and Taekwondo, which have been neglected previously. The validity of New Revisionism was supported with evidence on the following factors: the effect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on Karate, the effect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on Korea’s top five martial arts schools and their training methods, and the effect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appearing in the book written by the figures related to the top five initial martial arts schools after 1945. Despite a few limitations of the current historical views, New Revisionism suggests that Korea’s Taekwondo was affected by Japanese martial arts and Chinese martial arts, both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in its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站点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河南省武术网络信息市场传播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不同性质和类型的武术网站总体发展较好,但仍存在官方网站缺少对武术论文、武术发明创造的介绍;个体私营武术网站内容的真实性及科学性缺乏考证,广告版面偏多,内容繁乱等一些问题。并提出河南省武术网站的发展应立足本省武术特点,抓住机遇加强武术信息的生产和有效利用;应根据不同类型和性质的武术网站大力发展河南省武术网络;加强河南武术网站建设重在增加投入,并给予政策保护;应根据上网人群的需求来建立武术网站和设立网页内容等一系列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14.
发展"竞技武术"的理论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的本质是永恒的,其功能和形式是可变的,是随着武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武术的功能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竞技武术具有一种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新功能。它的产生是对武术众多功能的丰富和发展,这将有利于武术体系的完善和武术的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武术发展战略述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中华武术发展的历史并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从竞技武术发展战略、传统武术发展战略、健身武术发展战略三个方面提出中华武术在21世纪进一步发展的基本构架。  相似文献   

16.
中国武术文化与日本武道文化有其相同性和差异性。文章从武术文化的源起、本质特征及思想渊源和文化品质等角度对它们进行比较,力求发掘出其各自特色及其给予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武术发展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在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华武术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危机,文章从武术价值分类、武术价值特点、国际推广的价值等角度探讨武术发展中的价值转变和价值定位。在现代社会里,武术一些价值功能可能被外来文化有所融合,有的甚至遭遇淘汰。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武术只有积极面对现实,遵循客观规律寻求发展,才是最好的继承途径。  相似文献   

18.
对传统武术竞赛规则与赛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针对《武术竞赛规则》修改的特点和其对传统武术施行的作用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传统武术规则制定的不合理之处,同时,又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以促使传统武术不断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代武术体育化最核心的问题是丧失了传统武术的技击特征。基于为武术发展“寻根”的目标,运用比较分析法对中西方格斗特征进行深入的对比研究。认为中西方格斗最大不同在于运动反应的生理基础的不同:西方格斗主要依赖视觉感受器,而中国传统格斗术除了视觉感受器,更强调触觉感受——反应的作用。以此为基础,东西方格斗在反应速度、时空特征、运动路线和运动方法等都存在显著差异,中国武术格斗体现的是道家文化特征。中国传统武术的技击特征的确立为中国武术技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