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文言诗文的关键策略在于学会吟咏、涵泳以及体悟。吟咏要在文言诗文的诵读层面上反复练习,涵泳要在课堂体验的学习活动设计上定点聚焦,体悟要在文化传承和理解上斟酌思量,这样才能提升文言诗文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2.
中职学生文言文的基础很差,阅读兴趣为零,针对这些问题,我尝试着在文言诗文教学中让学生快乐学习文言文,根据文体特征设计了"诵读式表演"和"戏剧式表演"的文言诗文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起好"导"的作用,变课堂为学堂,让学生真正积极参与进来,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诗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文言诗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词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文,无不属于文言诗文的范畴.中学语文教材之所以收录了大量的文言诗文作品,正因为学习文言诗文,懂得一些文言知识,具备阅读浅易文言诗文的能力,不仅有助于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还能够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修养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4.
一个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主要是靠文化来维系。优秀的文言诗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文言诗文的学习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的政府非常重视对青少年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我们而言,学好文言诗文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小读者》2003,(Z1)
在学生普遍重视英语学习,对网络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形下,文言诗文还要不要在语文学习和终身学习中占有一席之地?一些大学教授和语文教学专家在目前举行的首届平安杯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上表示: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化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文言诗文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做好这些内容的教学工作,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除去掌握文言诗文的字面意义外,还要准确理解古人的思想观念与处事方式,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古代文化修养,设身处地地从古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文言诗文的学习中,只要做到时时留意,深入探究,勤学善问,就一定能逐渐提高阅读文言诗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米蓉 《文教资料》2014,(16):61-62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如何让学生自己走进文言世界,聆听古人心声,是语文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作者结合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经历,认为可以从“激发学生的文言阅读兴趣”、“掌握必备的文言基础知识”、“确立清晰的自主学习目标”等方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复习与预习一样,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学习策略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扩展课改实验区的今天,积极落实语文课标中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已成为一种时代的要求。在文言诗文与现代诗文的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些要求呢?新课标告诉我们,无论在平常的教学中还是在期末的复习中,都要注意以下两个基本点。一、学习文言诗文要重视诵读、理解、默写。学习文言诗文的目的,就情感、态度、价值这个维度而言,主要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就知识能力这…  相似文献   

9.
正《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语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反观当今学生,他们对学习文言文存在畏难情绪;再看当下课堂,教师很难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因此,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倡导之下,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提高课堂实效,着实成了语文教师迫在眉睫的难题。一、创造"自主"的平台在讲《烛之武退秦师》时,课文里用了大量的文字叙说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浩瀚的文言诗文代表了先辈的智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因此学习文言诗文,正是为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提高、语言与人文精神的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元素.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一定量的文言诗文,每学期的背诵量不少于文言课文总量的30%".从这一要求可知: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说在反复朗读中自能领悟文章的意旨。虽然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每学习一篇文章都能做到“书读百遍”,但朗读仍然不失为学习文言诗文的重要方法。文言诗文的朗读与现代诗文一样,要求读准字音、停顿,读出语气、感情,但相比之下,又有一些特殊要求,下面分别谈淡。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的文言诗文博大精深,融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优良美德.挖掘文言诗文教材中蕴含的人格教育内容,发挥其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价值因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熏陶,受到教益,实现关怀学生成长和全面发展的终极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把学生的文言诗文学习提到新的高度。近年来,高考以及各地中考试卷中文言诗文所占分值也明显增加,它作为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文言诗文教学应该引进  相似文献   

15.
内隐学习是古诗文的重要学习方式。高中古诗文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即教师过于重视学生文言语法等外显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审美、体验等内隐知识的获得,教师不给予学生内隐学习的机会。为解决上述问题,教师要重视学习环境的营造,正确定位古诗文教学目标,注重学生诵读的作用,重视教师内隐指导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设计思想]《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战国策》中的名篇,文章语言浅显,但文言知识集中典型,是学生学习文言知识的好素材.同时,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说理委婉而富有鼓动性,充分体现了《战国策》的行文特色,又是感受史传文学艺术魅力的范本.因此,本课力求言文并重,兼顾文言知识的学习与文本的鉴赏,并尝试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体验,力求在学习方式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7.
文言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内涵丰富,具有无穷的审美教育潜能,能塑造学生人格、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重点从文言诗文的语言美、自然美人物美、意境美和思想美五方面探讨文言诗文中蕴含的审美教学。  相似文献   

18.
文言诗文是母语的源头,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独特的审美价值。中学文言诗文教学长期有"言"无"文",课堂单薄,没有文化味。要改变课堂教学这一局面,就需创设轻松活泼、灵动智慧又富含文化味的文言诗文课堂。教师应联系典故创设文言诗文氛围,运用成语推知文言诗文内涵,知人论世建立文言诗文情缘,借助文化常识丰富文言诗文意蕴。  相似文献   

19.
一、定向 (一)定目标1.掌握文言词语,能顺畅地朗读诗文。2.掌握背诵方法,让学生当堂把诗文背下来。3.情景再现:用自己的话说出"庭下月色"的美景,并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定重难点1.重点: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特征进行描写)。2.难点:学习借鉴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学习文言诗文,既是一种美的享受,又是一件十分艰苦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面临中考的初三学生而言,把初中阶段所学的文言诗文作一番全面的梳理,进而扩大一些阅读量,抓住要点地进行高效的复习,是十分必要的。以下就初中文言诗文的阅读和复习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