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田金芬 《时代教育》2012,(9):122-123
赛珍珠和林语堂因为他们相似的文化经历和志在沟通中西文化的目标,被冠为"文化大使"。他们在中国及其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功不可没。两人均力图向西方世界推介中国文化,他们在自己的小说里构筑了一副副鲜明生动的"中国世界"的图画。但由于两人的文化身份定位的不同,所以在两人作品中的中国形象也迥然不同,本文力图剖析赛珍珠与林语堂如何在构筑中国形象时达到对自己母体文化的体认。  相似文献   

2.
林莎萍 《文教资料》2008,(21):41-43
林语堂具有超越种族和地区的多元文化意识,是跨文化的学者和作家.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林语堂担当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向西方国家展现了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形象,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人的生活智慧,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林语堂的文化传播活动在"西方中心主义"盛行的当下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林语堂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引路人,他的作品极大地消除了中西方文化的隔阂,纠正了当时西方人对中国片面甚至是扭曲的看法,使西方读者对中国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在当代,解读林语堂的文化观与文化传播策略对于弘扬中国文化,帮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陈曦 《文教资料》2011,(24):38-39
林语堂是学贯中西的著名翻译家,向西方翻译了许多中国古典文化作品,在翻译过程中他采取了多种翻译方法,成功地将中国文化传播到西方。本文对目的论的主要原则策略进行阐述,并以此为基础,对林语堂的英文作品翻译策略进行分析,结合其翻译目的,探讨林语堂翻译中体现的目的论原则。  相似文献   

5.
林语堂接受了现代西方教育,但骨子里仍是中国人的他几乎一生都致力于通过比较中西文化,用能够使西方人感兴趣和认同的方式向西方人介绍中国文化,突出中国文化的长处,也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文化。他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和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符晓晓 《海外英语》2013,(7X):225-226
林语堂是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的一代大师。30多年的国外学习生活经历赋予他深厚的中、西方文化底蕴,造就了他在文学界及翻译界稳固的国际地位。该文以其生前翻译的诗歌为例,分析其创作后期所持的文化变译思想,结合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现状,指出文化变译理论能有效指导中国文化对外译介,让外国读者能真正了解中国文化内涵,保存译本的"中国腔"。  相似文献   

7.
林语堂是"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化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的文化学者,他一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宗教信仰探索过程,探索历程就是寻找、认同各种宗教思想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历程.但在林语堂的思想观念中,西方的人文主义与中国的人文主义的内涵是有所差异的,这正是促使林语堂最后阪依基督教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是系统的向西方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使者.他通过创作英文小说,重点塑造了在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下的中国形象所具有的家庭伦理,集中表现出三大伦理特质:家园之恋、长爱幼尊、温文贤淑.这三个方面伦理特质对陷入危机的西方文化的重建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白不仅作为一名诗人被西方文化所接受,他的人生经历、他所具有的人格特征、他身上被后世所赋予的神话传说和他的诗歌创作一起构成了西方文化所接受的李白形象。而在西方文学中,这一形象经过文学家们的想象和加工,更是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一面,本文重点分析了约翰·斯科特等18世纪至20世纪的西方诗人,以及盖伊·加夫利尔·凯等20世纪西方小说家笔下的李白形象。李白时而是个中国的好官,时而是个放荡形骸的艺术家,时而又是位东方的智慧哲人。在李白形象的变迁中,我们能看到的是文学想象的魅力和文化利用的痕迹。  相似文献   

10.
林语堂是一位跨东西方文化、中西合璧的文化大师,对中英两种语言精辟的掌握和对中西文化的深谙令他在翻译中游刃有余。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与其翻译目的及其人生态度紧密相关,而译本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方法和策略,为了达到向西方人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他有选择、有策略地向西方读者译介了中国经典文化,采取了直译、意译和音译相结合的翻译方法,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对当时的中国社会和文学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冰心作为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受西方文化及其文学思潮的影响,形成了她独特、鲜明的"自然、母爱、童心"三点一线的艺术主题和以"自我、艺术、自然"为中心和出发点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2.
"原鲁迅":在传承与超越中的跨文化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藤虎丸认为,形成一种"真正的个人主义",即"个"的思想的"原鲁迅"构成了后来鲁迅思想与文学的原型,但是这一"原鲁迅"并不仅仅是鲁迅留学日本与西方近代相遇而形成的。鲁迅与西方近代的相遇早在1898年赴南京求学时便已经开始,并且始终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中展开的,我们民族文化传统中涌流着的争取人的解放、反抗专制和精神奴役的思想暗流构成了鲁迅"个"的思想的中国"固有文化血脉"。因而是一种复杂的中西跨文化的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哈姆雷特》与《窦娥冤》两剧进行比较,认为,中西悲剧的差异主要是由中西方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迥异的审美心理和情感表达方式不同所致。从悲剧角色与悲剧冲突两个角度进行论述,认为西方悲剧精神较张扬,表现出较强的个体自主意识,而中国古典悲剧精神往往较含蓄内敛,悲剧角色缺少自主意识。故本人以为欣赏中西悲剧应该注重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4.
数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语言,在人类社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各个数字在中西方文化中所代表和表达的意义各有异同。在本文中,本文将探讨非常规满数"三"的在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美学源远流长、博大深厚,然而,20世纪以来的“百年美学”却是西方美学体系直接影响下的产物。作为一种知识背景、学术资源,西方美学对建构20世纪中国美学确实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但是,中国和西方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审美体验方式。一味地用西方美学的逻辑与体系来套用中国美学,而忽视中国古典美学自身的特点,必然会丧失其独特魁力。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自身的学术传统。必须以中国文化精神和审美理想为学术基点,有选择地利用西方的学术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美学”。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后,军事战略中的“师夷制夷”是病态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源头。中国渐而从求得自保的本能中取洋之精气为本国军事、艺术、文化、生活所效用。文化交流的“势差”不是固定僵化而是动态流变的。值得研究的是当时弱势中的中国为何没有被完全西化,反而以另一种名义引领了现代欧洲的时代风尚。  相似文献   

17.
毛梅兰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7,21(10):117-119,125
在翻译中,"individualism"被译成"个人主义",使人们容易产生曲解,误认其为贬义词,是"自私自利"、"利己主义"的代名词.其实,英语"individualism"是个中性词,它可译成为"个体主义"或"个性主义",可与"实现自我价值"、"强化个人竞争意识"等概念联系起来,符合当今世界发展趋势,也符合语言发展的规律.换言之,也是人权思想的具体反映.实际上,以个人为本位的"individualism"与以群体为本位的集体主义是中西方文化在人生价值观上的直面撞击.  相似文献   

18.
汤溢泽的两篇“钱评”,存在假“无偶像”与真“偶像霸权”的弊端,步入了用西方文化价值标准来衡量中国文化的误区。文学评论者固然应有批判精神,但更应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健康的心态,不负责任的“捧杀”与“棒杀”,乃是评论的大敌。  相似文献   

19.
红学定位从“四支柱”到“中华化之学”再到“新国学”具有内在理路,实质是区分曹和高续“两种《红楼梦》”的真假、优劣。红学定位于“新国学”与西方化及中国传统化百年来的消长纠葛关系密切,更涉及到中华民族迫切需要一种化精神支撑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学衡派"与新文化运动者们的争论实际上是西学与西学的一场争论,他们的思想来源都来自于欧洲.关键是"学衡派"的主要成员主张要从西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内在性,以传统文化弥补西方文化的功利性,弘扬中国文化的美学特质,所以他们提出了"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他们强调对西方学说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然后慎重择取.在一定程度上说,"学衡派"具有更健全的中西文化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