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速度平跳型三级跳远技术主要以速度为核心,重点提高助跑速度,起跳速度和腾起速度,尽力保持各水平速度的利用率,关键是控制第一跳距离,增大第三跳远度。围绕这些特征探讨了速度平跳技术的主要技术环节教学要点。  相似文献   

2.
一、准确的跳远踏跳的重要性1、跳远踏跳是完成完整技术的关键。在跳远的比赛中,踏跳是水平速度向上速度转变的关键环节,准确的踏跳又是完成跳远整体技术的关键,没有准确的踏跳就没有跳远成功的可能,所以,在跳远技术中,踏跳的重要性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及三跳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级跳远的助跑速度及三跳技术是决定三级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而提高助跑速度,减少三跳水平速度的损耗是三跳技术的重要指标。如果充分利用助跑速度和水平整度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现代三级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元奇 《体育学刊》2001,8(2):57-59
三级跳远技术由高跳型、平跳型已经发展成速度型。为了适应这种技术,应该重新认识现代三级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它包括发展运动员跑的速度(跑的能力、绝对速度、助跑速度)、速度性力量和快速跳跃能力。  相似文献   

5.
踏跳是跳远技术的主要组成部份。一个优秀跳远运动员必须具有快速助跑速度,取得最好的起飞初速度,合理的腾起角和较大的腾空高度,在极其短促的时间里改变方向,都需要通过踏跳的一杀那表现出最大的作用。(比蒙、刘玉煌等国内外名将的才能除具有良好速度外,主要是踏跳技术有超人之处。〈如比蒙的水平速度、腾起角、腾空高度都是世界之最〉。)其中,踏跳动作是整个跳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份。一、踏跳技术的三阶段要教好踏跳技术首先要搞清踏跳技术结构才能采取正确有效的手段,促进成绩的提高。踏跳的技术可分:放脚(上板)、支撑(缓冲)、起跳(蹬伸)三个连贯的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6.
女子三级跳远三跳水平速度与成绩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定点高速摄影、影片解析和数理统计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参加1999年全国田径大奖赛(西安站)部分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大部分运动员水平速度利用率较差,三跳中,水平速度损失较大,同时,三跳的起跳速度与起跳角度、双臂和摆动腿的摆动速度、各跳落地缓冲腿的支撑负荷与脚着地瞬间和身体重心的位置关系、三跳的比例等因素是造成三跳水平速度损失的重要技术因素。此外,三级跳远运动员如何合理利用水平速度,怎样在三跳中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对提高运动成绩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7.
速度在跳远助跑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繁荣  张樯 《辽宁体育科技》2004,26(1):43-43,45
跳远技术包括四个环节,助跑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助跑技术中最后几步步长、速度节奏和动作结构的变化,关系到最终跳远的成绩。踏跳时水平速度损失率小,踏跳的组合形式,跑与跳技术结合的合理,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 ,是影响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在当今世界跳远助跑速度越来越快且助跑速度日趋接近的今天 ,踏跳技术的差异已成为决定成绩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 ,跳远成绩不仅取决于助跑速度 ,而且在较大程度上受到踏跳技术和踏跳能力的制约。  相似文献   

9.
速度型三级跳远技术的特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1、运动员在助跑中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速度,说明运动员本身就具备较高的速度水平,并在助跑中很好地发挥了水平速度;2、在前两跳中尽量减少了水平速度的损失,说明运动员的前两跳跳跃节奏快,着地动作更加积级;3、运动员的第三跳的远度明显加大,说明运动员在前两跳中较好地保持了在助跑中所获得的水平速度,并且运动员的弱腿具备一定的跳远技术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及三跳水平速度的测试与关联分析,揭示了助跑、三跳水平速度及速度损失等因素与三级跳远成绩的内在联系,提出了我国男子三级跳远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Parkour is a modern physical activity that consists of using the environment, mostly urban, as a playground of obstacles.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i) to investigate age, anthropometric and tra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kour practitioners, called ‘traceurs’ and (ii) to assess jump performances and mus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traceurs, compared to those of gymnasts and power athletes. The mean age of the population of traceurs studied (n?=?130) was 19.4?±?4.3 years, women represented 12.4% of the total field and mean training volume was 8.1?±?0.5?hours/week. Vertical and long jump performances were analysed on smaller samples of participants (four groups, n?=?15 per group); and eccentric (?90°?s?1, ?30°?s?1), concentric (30°?s?1, 90°?s?1) and isometric knee extensors torques were evaluated by means of an isokinetic dynamometer. Traceurs showed greater (P?P?P?P?相似文献   

12.
通过收集、整理大量的文献资料,就跳远运动员的腾空与落地技术对运动成绩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通过研究表明:良好合理的腾空落地技术,有利于运动员助跑最后阶段的积极向前加速,使运动员保持高速、高重心完成起跳,提高了起跳和空中平衡的效果,有利于合理落地姿势的获得,减少落地时距离的损失,为运动员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保障。  相似文献   

13.
多数人谈及跳类技术首先想到便是跳高技术。诚然,跳高技术包含于跳类技术之中,但是,跳类技术的内涵与外延不仅如此。跳类技术可以大致分为两类:跳高技术和跳远技术,而跳远又可以细分为:三级跳、急行跳、立定跳三大类。很多中学生通常认为立定跳远技术不容易掌握,在起跳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动作不协调、起跳完成后高度和远度都达不到理想的现象,致使很多学生在体育考试中无法取得优异成绩。笔者通过对立定跳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概括总结,以便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体育成绩。  相似文献   

14.
纵跳摸高能力是优秀篮球运动员比赛争抢板球和原地起跳投篮的重要专项素质之一,纵向摸高素质的提高与多种跳跃素质(如助跑摸高、五级蛙跳、连续快速起跳等)可能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假说)。男子篮球运动员纵向摸高素质与跳跃素质的相关关系和科学训练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文章以山西省体育职业学院20名男子篮球专项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测试法测出:原地纵跳摸高、助跑摸高、立定跳远、30秒单摇跳绳、五级蛙跳、立定三级跳各项数据并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光电测速的方法 ,依照田径教学训练大纲的年龄分段和全国少年分龄标准 ,探讨了少年女子 (13— 15岁 )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 10m及 2个 5m分段速度与成绩的关系 ,建立了少年女子跳远助跑速度与成绩的相关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高速摄影、影片解析方法,分析虞轶群跳远助跑和起跳步长及起跳腿膝关节角度等技术指标,发现其助跑最后3步速度较快,但助跑节奏不够稳定,步幅变化较大,靠视觉感知来调整步长。在起跳蹬伸阶段,起跳腿膝关节蹬伸幅度和蹬伸角速度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7.
比蒙和鲍威尔两破跳远世界纪录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两破跳远世界纪录的比蒙和鲍威尔的技术特征为参照,分析了中外优秀跳远运动员技术上存在的差距,为完善远动员的技术,提高跳远成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马俊明 《体育科研》2014,(6):68-69,89
跳远和三级跳远均属于典型的速度力量型远度项目。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测试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我国优秀男子跳远和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最后一步的某些运动学参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支撑阶段的身体重心高度变化值,跳远组比三级跳远组大且具有显著性差异。(2)助跑最后一步的最大缓冲瞬间,跳远组的摆动腿大腿角速度比三级跳远组大,且具有显著性差异。(3)助跑最后一步支撑阶段摆动腿缓冲扇角和蹬伸扇角,三级跳远组均大于跳远组。  相似文献   

19.
运用运动学、动力学、肌电图学等,结合摄像解析法,分析中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起跳着地瞬时的动作。研究发现:着地角普遍偏小,与国外优秀女子选手相比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半腱肌的用力程度始终最大;三个方向上有不同程度的力产生,垂直方向的分力最大。  相似文献   

20.
运动技能迁移在跳高训练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宁 《体育科技》2002,23(2):29-31
论述跳高和跳远在运动技能、运动素质等方面的许多共同因素 ,说明加强跳远的训练可以产生对跳高的积极迁移 ,并指出在跳高训练中运用技能迁移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