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认识自己     
我是谁?许多深奥的哲学问题就此展开,许多哲学家耗费了毕生的精力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认识自己,是人生的第一节课,只有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世界,才能在世界中把握好自己。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文选》不但是改造客观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而且是改造我们主观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改造主观世界的根本任务,是改造我们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我们全部政治思想工作的中心,就是提高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认识能力提高了,才能更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事情也才能办得好。关于怎样提高认识能力的问题,《邓小平文选》有许多重要的精辟论述。  相似文献   

3.
有一头母熊,生了一头小熊。这头小熊像所有的小熊一样,生下来就是瞎子。他要在四个星期之后才能睁开双眼,才能看见阳光,才能认识自己的母亲,认识自己的洞穴和这个世界。可是我们的小熊生下来已有八个星期,仍没能睁开双眼,还没见过阳光,还不认识自己的母亲、不认识自己的洞穴、不认识世界——他病了。按照熊的信仰,必须去找一种浆果。浆果是一种药,必须是红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教师,我们有许多研究,比如研究教育教学问题、研究学生、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学科解题,等等。正如许多活了一辈子的人,对自己的身体却了解甚少一样,许多教师不了解自己。教师应"研究"自己。倘若不了解自己,当一天教师教一天书,长此下去,往往步入平庸。"研究"自己,首先是为了"自知"。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可以认识别人,认识世界,但往往不能准确地认识自己。"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只有正确认识自  相似文献   

5.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镜,它映照出了外面的世界。心存牛粪,看人都如牛粪;心存如来,看人都如如来。只有不断地擦拭心镜,才能不断地认识自我,认识美好,才能让自己的心灵充实愉快,才能让自己的人生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6.
金立梅 《成才之路》2012,(17):33-33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它是生活的体现,它源于生活,是内心最真的表达。但许多学生却不懂得如何用语言去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因此,培养学生语言积累的能力便成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教师正确认识,有效指导,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氛围,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充满热情地写作,他们的写作能力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  相似文献   

7.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才能让学生从生活中准备习作材料,学生写的才能是“我”的认识世界的生活,才能在世界中认识“我”的生活。为此。习作要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材,使作为主体的学生在落实三维目标的过程中有着丰富的储备。  相似文献   

8.
写作有着自己的特殊规律,遵循规律才能抓准写作教学的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来表述写作这一概念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如果从认识论的观点看,任何文章  相似文献   

9.
求知欲是根植于每个人的灵魂里的,认识自己,正是为了激发那灵魂里固有的求知能力。通过深切地认识自己,我们才能知道自己缺乏什么、需要什么,才能明白个体之渺小与自我之浅薄,进而不断地壮大和充实自己;也只有深切地认识自己,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占有"和"存在"的问题——不是占有知识,而是让学习成为存在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智慧一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人们更多的是把它和知识混淆起来。智慧实质上是比知识更高的一个层面,具有更为抽象和普遍的性质。正因为如此,如何表达智慧就成了一个问题。从古到今的许多哲学家都对此做出了自己的解释。通过阅读冯契先生的《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一书来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观察,是认识生活、认识世界的一个首要步骤,只有散开观察的大门,才能让外界的信息源源不断地进入自己的大脑,才能获得取之不竭的写作材料;思考,则是写作活动的核心,只有对外界信息原料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全面地反映客观现实,写出好文章。  相似文献   

12.
波普尔所彰显的是具有自主性的文化,作为传统意义的认识主体——人在彰显中被消解了。在没有主体的认识世界里,人不再是主宰者而是一位参与者,人必须皈依其生存的环境才能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人与自然环境、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而积极的参与地球生态环境的维系。这大概就是三个世界理论的生态关怀意识的真正体现。  相似文献   

13.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归根到底是为了指导实践活动。因此,认识的任务不仅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还要解决世界与人的需要的关系,从而在观念上解决世界应该怎样改造的问题。鉴于传统认识论仅能解决认识的第一方面的任务,我们认为应该把认识理解为是一种包含评价活动在内的运动,这样才能使认识解决二个方面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必须在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作用,即激发人的内在积极因素。思想政治工作要激发人的内在积极因素,就是要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们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地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从而达到提高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的。人的内在因素是由生理、心理、思想等许多因素组成的。思想政治工作所要着重研究的人的内在因素主要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的需要、动机、兴趣和…  相似文献   

15.
《母婴世界》2011,(9):128-129
小朋友限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他们心中的梦想、城市、动物.甚至是未知的外星人.也许只有画笔才能描绘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当孩子们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他们对世界以及自己的认识的时候。你会惊讶于他们的善良和天真。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以科学的实践观为理论基础,在人类哲学发展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主体性与客观性的关系问题。实践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实践过程就是其客观性和主体性由对立趋于统一的过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性也是辩证统一的。在辩证统一关系中理解主体性和客观性,在辩证统一关系中运用主体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才能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也才能更好地认识主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认识能力普遍不高,作文很大程度上具有随意性,对自己或他人的文章也无法鉴赏,对作文实践过程中许多问题似是而非,如果没有老师的批改,他们根本得不到明晰的认识。教师只有一一批改,才能把握个性,从而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对症下药,促其发展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自我中心(ego—Centric)”的概念是由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来的。这个概念的涵意是:一个人只从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眼光和感情去看待周围世界,处理所遇到的问题。(注:“自我中心”不同于自私自利。比如一个孩子可能把她最喜爱的布娃娃送给她所崇敬的解放军叔叔,因为她以为别人也一定都象她一样喜欢这个布娃娃)。皮亚杰的许多实验证明儿童的认识具有很强的“自我中心”倾向,他认为个体认识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打破“自我中心”的过程。许多学者也都提出,不但个体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  相似文献   

19.
[题目(]见第9期刘国良文)[立意探究]对这则寓言的理解应将重点放在牧羊人的话上,即“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因此它的核心寓意应为认清自己,即对自己应有清楚的认识,包括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认识。它的导向很明确,告诫中学生既认清自己,又认清世界,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根据孩子的话“它也很可爱啊”,谈对乌鸦“可爱”的认识也可以。在评卷中发现,立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从两个方面客观辩证地去看,去写。既认清自我(主观世界)又认清形势(客观世界)。当然缺乏辩证也是符合题意的。题目《:认知自我》《认清自己(把握自己),量力而…  相似文献   

20.
选择生活     
每个人都在生活,生活在同样的世界上.有人说,每个人的命运是不同的,当然,我们无法选择父母是谁、自己是谁,也无法选择自己的性别、长相,等等.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怎样生活,是愉快地融入世界还是高昂着头目空一切.或许现在的生活状态我们自己无法得知,因为人们最不了解的就是自己了.但是我们总能想尽办法去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有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认识还停留在上一个阶段,就像我们上了初中,对自己的认识还在小学,上了高中对自己的认识还停留在初中……其实什么事都要亲身经历,才能明白.就像无法选择命运一样,我们也无法控制明天会发生什么,人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