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其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当代语言学代表人物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活动、语言能力和语言知识是统一的.也是密切联系的.用这种理论指导外语教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张彩娣 《考试周刊》2011,(91):127-128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要素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其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4.
国家推出的新课程标准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素养整体发展基础之上的,而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英语基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英语课程标准始终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的基础,语言技能就包含了听说读写四大能力。在各个地区进行的听力口语考试正是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让学  相似文献   

6.
邓小益 《考试周刊》2010,(16):136-137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其中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加强对学生的口语训练,培养其口语能力,是由知识转变成能力的具体过程。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才能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  相似文献   

7.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语言运用得体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而这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合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这一目标的确定,将英语课程从仅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提高到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既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又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格,从而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金光 《中学俄语》2012,(2):22-23
义务教育阶段俄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的俄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能力形成的基础,而听、说列于五种技能之首;在中考、高考及各级各类俄语大赛中,听说能力都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在教学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较好...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7,(2):107-108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之一,而词汇是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语言学习的基础。如果不能有效地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就不可能运用语言进行顺畅的交流。因此,教师大量的词汇输入需要转化为学生相应的语言输出,在外语教学中师生应重视词汇的教和学。  相似文献   

15.
全中英 《考试周刊》2008,(53):122-123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其中情感态度作为五大课程目标之一,是影响学生学  相似文献   

16.
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其中语法是语言知识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强调初中英语教学就是在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知识。然而七年级学生已有的词汇量、认知能力、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比较有限,再加上没学习过语法。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讲解.  相似文献   

18.
课程标准中提到.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英语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它们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但在实际英语教学中,由于大部分教师极其重视“听、说、读”的训练,忽视“写”的教学,所以写作就成了大部分学生的一个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英语写作呢?我根据自己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0.
王燕 《考试周刊》2012,(15):87-88
国家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将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确定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而这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合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这一目标的确定,将英语课程从仅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提高到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既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