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同学们到了中专学习.数学这门基础学科可能是每个学生较头疼的.因为进入中专后,由于对知识的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更高,有一部分学生不适应这样的变化,由于学习能力的差异而出现了成绩分化.尤其对一年级新学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对数学失去信心.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一年级新生的学习质量。那么怎样才能学好中专数学呢?  相似文献   

2.
高中一年级是高中阶段重要的一年,也是承前启后的一年。如果学生们未能在这一年内完成初中生向高中生的转变,其结果必然是成绩下降,甚至产生厌学心理。教师在这一阶段必须指导学生迅速的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英语教学也是如此。打开英语课本,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单词,越来越长的课文,以及越来越复杂的语法,许多学生是"望而生畏"。尤其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学困生,首先就会败下阵来。这是由于他们主观上对英语缺乏兴趣,客观上自身英语基础差,因此,如何帮助这部分学生适应高中英语教学,对于一位来自普通高中的英语教师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  相似文献   

3.
初中物理作为物理学习的基础,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对于学生物理学习至关重要,其教学效果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初中物理学习成绩,并且会对高中阶段文理科选择产生影响。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初中物理起始阶段尤其是第一学期的前半段对于物理打基础以及兴趣培养至关重要。刚开始学习物理,学生会觉得物理难学,并产生畏惧心理,尤其是女生。因此,在初中阶段尤其是起始阶段让学生自然平稳地步入物理学习的轨道,就需要在物理初始阶段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消除学生畏惧心理。对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研究进行简单的分析探讨,就此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4.
正听力障碍学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尤其是在听力障碍学生的青少年阶段,在学习、生活等方面与健听学生相比均存在较大的困难,其心理健康更应受到关心和重视。了解和掌握听力障碍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异常现象,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有助于教师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促进  相似文献   

5.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心理是复杂多样的,他们思维活跃,精力充沛.模仿能力强.有极大的可塑性.如果教育及时得法,他们就会在身心各方面迅速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相反,由于他们的活泼好动,认识水平较低,教育若不及时得法,他们也很容易步入歧途.因此,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抓好对这一阶段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为此,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实践,对寄宿制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和如何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教育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态度和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一、重视特长发挥,培养学习兴趣 喜欢发挥特长是每个学生的共同心理,尤其是某种特长受到老师的赏识,学生就甭提有多高兴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积极心理,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丁宜龙 《考试周刊》2013,(48):79-79
<正>数学往往因其枯燥而不被学生喜欢,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心理还不健全,让他们学习他们并不感兴趣的东西,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厌学。因此掌握儿童的心理,采用适当的手段改变这种情况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英语学科是学生中学阶段学习最重要的一门学科.他们在初中阶段的学习状况,不仅会影响中考成绩,而且还会影响他们高中乃至大学阶段的更高层次的英语学习。好多学生,特别是男孩子,由于小学阶段入门较晚,或者是自制力较弱,导致小学阶段的英语基础没有打牢固,  相似文献   

9.
大家都说班主任对学生既要严又要爱,这的确不错,但我认为,在班主任工作中,爱比严更重要。尤其在初中阶段,班主任的爱往往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成长。一、初中班主任的“爱”的现状1.想说爱你不容易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的发育期,他们想要独立自由,但在许多事情面前又无法把握自己,  相似文献   

10.
小学阶段的体育课,因为学生的年龄小,不适合开展过大的体能活动,而且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大多数都是比较爱玩,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知道体育课是一门重要课程,还不能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烦心理,因为现在很多孩子都是在为了考试、为了升学而学习,那么他们就会产生一种体育课是可有可无的想法,或者是一种枯燥无趣的感觉。所以这对于开展好体育学科、发挥体育精神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生理和心理还处在成长的阶段,他们的学习绝大部分还是依靠兴趣进行。关于兴趣学习,许多中外教育家都有相当精辟的论述。苏霍姆林斯基就曾经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一个难点,尤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由于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所限.要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就更难了。他们除了从教材中接触一些历史人物外.更多的是从电影、电视剧和文学作品中接触,而这些文艺作品对历史人物的诠释.往往会给学生造成错误的概念,从而影响他们公正、客观地对历史人物进行认识、评价。所以,作为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重视这一点,因为我们的历史教育本身所肩负的一项重任就是让学生明辨  相似文献   

13.
考试是学生学习生涯中必须经历的关口。一场考试下来,常常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由于考试的结果不是以学生的意志为转移的,常常使学生们的情绪大起大落。考后的心理状态不仅会影响他们生活和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会影响他们今后的考试状态,如果学生频繁而持久地处于扫兴、生气、苦闷和悲哀之中,势必会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因此,注意考后的心理调适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学生考试后出现心情不快,作为老师就必须要积极采取一些对策,帮助学生尽早扫除考试留下的阴影。正确对待外界的压力许多学生在考试后,尤其是一些大的…  相似文献   

14.
王彩青 《教师》2011,(8):7-7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所招收的学生,由于他们刚刚离开初中生活,心理上正处于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盘结交错的年龄阶段,好奇、好动是他们突出的特点。但由于中职生心理脆弱,协作观念淡薄,如果对学生的态度和教育方法稍有不慎,就会触犯他们,  相似文献   

15.
赵坚 《中学文科》2009,(5):135-135
当今社会,由于就业压力严峻,导致一大批大学生失业.学生倘若没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来面对,不知会是什么样.尤其是中学生,心理状态处于发育阶段,若不能及时地调节社会不良现象所造成的影响,随时会诱发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就本校而言,学生的心理素质总体良好,但也有些学生依然存在着心理障碍.经调查,主要有家庭、学校、社会、自身四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一、用心关注学生心理,做到知己知彼 现在的青少年是特殊环境下长大的一代,他们生活在祖辈和父辈的呵护和关爱中,他们娇生惯养,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挑战和强烈的竞争,所以我们要在情感上关爱他们,在情感上引导他们,在着眼未来的角度去引导他们.如果我们在工作中以情作为出发点,就抓住了学生的心,育人的工作其实就是育心.我们常常追求让学生乐学、愿学、会学,同时也常常困惑于此.其实老师们只要在他们的心理上找到原因你就会发现,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由于生理、心理、年龄特征、遗传等原因,在学习上存在着个体差异,这一差异会影响他们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尤其到了高年级会非常明显。这就要求教师实施分层教学。课标也要求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应充分了解所有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和发展需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把握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由于就业压力严峻,导致一大批大学生失业.学生倘若没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来面对,不知会是什么样.尤其是中学生,心理状态处于发育阶段,若不能及时地调节社会不良现象所造成的影响,随时会诱发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就本校而言,学生的心理素质总体良好,但也有些学生依然存在着心理障碍.经调查,主要有家庭、学校、社会、自身四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对于我国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数学的学习正是他们所面临的难题,尤其是在六年级中,因为他们要面对步入初中的现状。所以要想在六年级中学好数学,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在于如何对数学问题进行解决,没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步入初中时不能够适应初中的数学教学,这就会导致学生们的数学成绩下降,对数学有排斥的心理。  相似文献   

20.
一、背景 人在10~14岁间就进入了一生中的特殊时期——青春发育期.这段时期男孩与女孩由于生理的突出变化,心理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对于青少年来说,则主要表现在异性之间的交往上.在这一阶段,他们会遇到很多困惑与苦恼,如果不能好好把握自己、发展自己,就会影响学习,甚至给以后的人生发展留下阴影.在这一时期,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关怀、信任是很重要的. 二、个案一:"青苹果日记" 我一直要求班上(六年级)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一是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二是便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便于适时开展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