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安平 《黄冈师专学报》1998,18(7):154-155,157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就是学习兴趣.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有一句名言:“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自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兴趣和爱好都是以情感为动力的心理因素,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内部动力.教学实践证明,不少较差学生之所以能后来居上,  相似文献   

2.
读书的味道     
付晓玲 《山东教育》2012,(29):54-55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为拥有知识的人不如爱好知识的人;喜爱知识的人不如以学知识为乐趣的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乐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读书求学问的态度能以求学为快乐才是高境界,兴趣即为最好的老师。陶行知先生认为:"学习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所以,"知、好、乐"实乃学习的三境界。读书是否也有味道呢?读书成习,  相似文献   

3.
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旦高涨,就会以学为乐,欲罢不能。“乐”学也是成功的汩罗课堂教学改革的“三字经”之一,“乐”才会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那么,如何使学生乐学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几年来在自然科学(生物学部分)教学中尝试性实践的点滴体会。至善住上课构的“兴奋点”对某些大型的公开课,学生会报紧紧张.这时应设法迅速稳定学生借给.同时又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一次公开课前,我就讲了一个心理学实例“剪去胡须的…  相似文献   

4.
<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知"是学习的最高层次。我认为教师快乐地教,学生快乐地学是教和学的最高境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学习兴趣一旦形成,学生便会有强烈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以有趣的内容、新颖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数学课堂就会成为一个人人想上、人人想学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的基础。任何教学活动,如果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获得成功的。在中国古代,孔子很早就认识到了“好”“乐”在学习中的作用。《论语·雍也》中就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说法。“好”“乐”在这里都有兴趣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有人曾经这样讲过:“兴趣是创造一个快乐和光明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作为英语教师,要想学生学好英语,首先应该先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热爱他们所学习的学科,才有兴趣去学习。通过几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了解知识的人不如爱好知识的人,爱好知识不如把以学知识为快乐的人。说明了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在相同的学习环境下,认知的差异除了自身的素质外,还取决于学习者的态度,积极的心态是取得学习效果的必备因素。因此,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才会产生自觉的态度,激发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愉悦,取得好成绩。如何培养中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我从以下几点浅谈一下。  相似文献   

8.
朱国兵 《考试周刊》2013,(80):166-166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与“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就是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尤其是在当前,部分地区中考暂不考生物,不少学生把它当做负担。在此情况下。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积极思维、主动学习.就变得异常重要.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使其在生物教学中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9.
陈桂荣 《考试》2009,(6):72-72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许多学生不愿意学习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10.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学生的学习中,兴趣有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但是,学习的兴趣不是天生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启发诱导。因此,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获得知识成为教师追求的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我从课堂教学与写作教学两方面做了尝试,感觉效果良好,现把做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学生的兴趣、积极性是教学的基础,任何教学活动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是无论如何不能成功的。孔子很早就认识到“好”“乐”在学习中的作用,《论语·雍也》中就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12.
一、多媒体在科学教学中的实践 1.通过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出发,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相似文献   

13.
冷莉 《考试周刊》2012,(82):107-107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抓好英语教育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指的正是“兴趣”。但是,中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唯有对感兴趣的东西注意力才比较集中并能持久。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一直精心设计教案,想方设法采用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兴趣来激活他们的思维,唤起他们对学习的注意,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在中学生课堂教学中,有哪些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4.
一、激发兴趣,点燃习作的热情兴趣是习作的动力,它促进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正可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是学生习作的最佳境界,只要学生达到了乐写的境界,就能以写为乐,苦中作乐。1.不做限制,敞开心扉,培养习作的兴趣。学生  相似文献   

15.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能源.在心理学上叫内驱力。它对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只有“乐知”。才能“乐学”。因此,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们才会愉快地积极地去学习,调动自己的内在潜能,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学生对某一件事和某一项活动的兴趣越浓,与之相关的能力发展得就越快。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能源问题。  相似文献   

16.
蔡杰 《考试周刊》2010,(57):174-175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所说的乐,就是指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内在心理要求,如果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就有好学、好问的积极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7.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可见,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培养浓厚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求知.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因此.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学习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18.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才是学习中的最佳境界.农村中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影响,读书无用论抬头,他们对理科的兴趣甚少,而数学是一门内容抽象枯燥的学科,不少学生对数学根本提不起兴趣.  相似文献   

19.
愉快教学的核心是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乐”是“好”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学生对学习中的疑难孜孜以求,每有进展或成功,就会产生愉快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问题,从而心理上得到满足。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要把实施愉快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作为基本要求,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乐而忘返。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美好的境界呢?  相似文献   

20.
孙爱宏 《教书育人》2014,(10):18-18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数学手段,展示课堂的情趣与魅力,使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本期选取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策略,从而创造快乐教学的有效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