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其基本特点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具有职工和学生双重身份,教学与工作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因此,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优化"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完善实习实训条件,健全校企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改革的成效、反思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实施三年来,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在法律保障、体制机制、专业和“双师型”建设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通过系统总结现代学徒制改革的成效、综合分析制约改革的瓶颈,提出将法律法规建设摆在首位,为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改革提供政策保障;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改革有效运行;优化双主体育人模式,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教育体系;发挥行业组织功能,推进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体系建设等建议,为持续深化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3.
建立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必须走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之路。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的职业教育也已具备了建立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办学模式的有利条件。应从法律保障、课程改革、机制建设等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4.
走校企合作办学之路是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必须加强理论研究、更新合作理念、创新合作模式、完善保障机制,从而建立起长久、稳固、实质性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走校企合作办学之路是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理清现有问题的实质,创新人才培养的合作模式,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从而建立起长久、稳固、实质性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校企合作办学之路是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理清现有问题的实质,创新人才培养的合作模式,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从而建立起长久、稳固、实质性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为抓手,全面推进专业建设。其具体措施:校企深度融合,共同优化三年三阶段"工学交替,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共同进行以"全过程通信线路"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打造一支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建成集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技术服务"三位一体"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  相似文献   

8.
谢华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2):138-138,140
在赴德学习考察过程中,参观了德国马格德堡市"双元制"职业教育企业、培训机构和工商协会,听取了德国WMU公司的Bahr博士等关于德国职业教育情况的介绍,了解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的基本结构,了解了德国职业培训的基本过程、内容组成、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总结了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感想和体会,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基础是校企合作;专业特色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观点,为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建设以及课程改革提供了参考内容和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面临的问题很多,突出地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创新校企合作思路、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等.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是基础;构建和完善人才培养运行机制是保障;构建和开发人才培养教材体系是支撑;构建和创新人才培养管理机制是促进的动力。构建和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推进职业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陆建军  赵威 《成人教育》2013,33(5):104-106
高职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校企合作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模式下如何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切入点,结合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模具专业基于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阐述了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鼓励校企合一、形成产教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的职业教育模式。"作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我校从2000年起就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集校企为一家,校企为一体,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校办产业、服务企业等方面多渠道、多层次、多模式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谈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效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活动,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次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职业学校强化技能教学,培养技能型人才,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密切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探索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是展示职业教育成果。促进经验交流,提高技能水平的重要平台。通过开展技能大赛活动,对于促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席东梅 《职教论坛》2014,(32):55-58
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重要特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职业院校在实践中最感困惑的问题之一。汽修领域职业教育,在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创新校企合作新机制方面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5.
声音     
《教育与职业》2012,(22):22-23
高端〉〉"大赛已成为展示职业教育广大师生风采和改革创新成果的重要窗口,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扩大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和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为凝聚社会共识、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致信祝贺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成功举行。  相似文献   

16.
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的发展力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的发展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蓬勃、这样兴旺过。2007年全省建设教育强省工作会议以来,省委、省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和“保民生、促就业”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加强职教资源统筹特别是县域职教资源整合,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强化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职业教育扩大规模、提高质量,教育部要求全国各地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推进校企合作、区域合作、城乡合作和校际合作。  相似文献   

18.
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要从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入手。校企合作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式课程体系,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抓手,是能否培养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国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各有特色和优势,对提高和改进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借鉴作用。根据分析,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模式本身不成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健全、缺乏立法保障、资金支持不足等问题,文章提出了建立职业教育法规体系、依据行业需求和职业岗位特点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制定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制度等构建和完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开展校企合作的绿色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的办学制度,是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职业教育制度创新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