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3 毫秒
1.
丁莹 《新闻三昧》2001,(11):28-29
解释性新闻也称分析性新闻或背景新闻,是深度报道的主要表现方式。在我国,报纸上常见的“新闻分析”、“新闻述评”、“新闻综述”、“观察与思考”、“瞭望”及“平民观察”等栏目都属于解释性新闻。对什么是解释性新闻有多种说法。综合各家意见,解释性新闻是介乎纯新闻与调查性新闻和新闻评论之  相似文献   

2.
谭敏 《新闻知识》2000,(1):39-40
近几年来,随着国际国内新闻界交流的加深和电视自身的快速发展,许多新的栏目和节目形式相继产生。“说新闻”就是近年来我国新出现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在这种新的节目形式中,播音员以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出现,以亲近性、可信性和个性化的主持与观众形成信息和情感上的交流。“说新闻”一出现,就以其独特的形式为各电视台纷纷看好,也立即成为电视从业人员们关注的焦点话题。本文拟就“说新闻”的产生背景及特点提出一些看法,求教于同行。 “说新闻”产生的背景 “说新闻”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首先,“说新闻”满足了人们在快节奏生…  相似文献   

3.
解释性新闻、新闻述评、预测性新闻、深度报道是一组联系非常密切,但在内涵、外延关系方面极易产生混淆的概念。解释性新闻、新闻述评、预测性新闻均属深度报道范畴。解释性新闻与新闻述评是并列关系,与预测性新闻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新闻语言既是新闻报道形式的体现者,又是新闻报道内容的承载者,追求新闻语言的真、善、美,力求新闻语言的准、整、活,从新闻理论层面上讲,这是采访者为了实现新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所必须注意的写作原则和基本目标;从新闻实践活动上讲,这是报道者在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和群众路线的统一中必须把握的传播功能和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5.
卓越 《视听界》2000,(4):33-33
上海卫视的早间新闻《上海早晨》、浙江卫视的午间新闻《阳光直播室》、江苏卫视的晚间新闻《晚间播报》等节目,相继改变演播风格,变严肃的“播”,为亲切的“说”,一字之差,一种新的播出方式应运而生了。从“播”新闻到“说”新闻,并不仅仅是形式的改革,而是对节目一次全新的尝试。传统的新闻节目,大多偏重时政,内容往往硬  相似文献   

6.
“说新闻”浅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松  鲁湟  郭光俊 《新闻前哨》2002,(10):38-39
近年来,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中,“说新闻”的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一时间占据了各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类节目的主要位置。当然,对“说新闻”的  相似文献   

7.
一、电视新闻中的“说”新闻“说”新闻,是指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对新闻内容进行口语化表述,它有别于过去新闻播音员的播报新闻。这种方式的要素和特征是主持人通过“说”的形式对所传达的  相似文献   

8.
陈瑜 《视听界》2002,(5):29-29
新闻需要解释,已是新闻写作中一条毋庸置疑的原则。科技新闻更需要解释,这是科技新闻本身特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付伟 《东南传播》2012,(3):121-122
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闻信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改进媒体的传播形式、加大新闻的视觉冲击力的问题,已经成为当代媒体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内容。近几年,多家媒体在充分运用电视媒体的优势,积极地吸取当代新媒体动漫(动画或漫画)传播的经验,开创了电视新闻节目运用"动画"模拟形式的新格局,并称之为"动新闻"。本文探讨了"动新闻"的优缺点,并指出"动新闻"的弊端可以合理进行规避,如何不触及新闻的底线。  相似文献   

10.
庄玮 《新闻世界》2009,(9):49-50
随着社会转型,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媒介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视媒体为满足受众的需求,改变传统的播音方式,产生了“说新闻”的形式。这种改变带动了新闻播音的又一次变革。近年来,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的新闻播音风格已经过时了,所有的新闻节目应该一律由“播”改为“说”,这种观点在业界也一直争论。本文通过解剖“播”与“说”这两种形式来探讨新闻播音中“播”与“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张杨  李丹 《新闻世界》2013,(5):279-281
本文对解释学的发展历史进行简要的梳理,将其划分为古典解释学时期、现代解释学时期和批判解释学时期三个阶段。并就解释学与新闻传播学中新闻文本的客观真实性及解释性报道探讨解释学与新闻传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解释性报道来源于西方新闻学,在西方兴盛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种充分利用背景材料、说明事物来龙去脉、提示其实质意义和预测发展趋势的分析性报道。它介于纯新闻(客观报道)和调查性新闻、新闻评论之间,比纯新闻提供更详尽的事实和有关的背景材料,记者可以根据事实进行解释和议论,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本质意义和发展趋势,从根本上克服了纯新闻报道肤浅零碎的弊端。1978年版的《世界大百科》把它列为20世纪美国新闻发展的一大趋势,西方的学者称解释性报道是"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一天比一天流行的报道趋向。"1985年,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评委会开设了"释义性新闻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纯新闻"已然成为新闻研究的热词。在探讨"纯新闻"及其派生的理论亚代码时,发现"纯新闻"是一种具有独特作用的理论假定,其利于观察新闻的本质正在于它的非纯粹性。人与现实的关系越来越成为一种话语关系,新闻话语成为反映社会结构及其变化的重要话语形式,因此它并非孤立产生,而是由整个社会赋予;新闻叙述实际上是消息提供者、新闻工作者、读者、新闻传统共同努力的社会活动,它们合力定义了什么是新闻,一起构建了社会图景;新闻话语本质上是社会活动的一种模式,辩证地反映了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赵敏 《视听纵横》2003,24(6):44-46
新闻要想吸引公众的注意,就必须有与众不同的新闻内容和报道形式。然而目前,记要想采访到独家新闻已很不容易。新闻要想吸引观众或读的眼球,取得较好的收视率和阅读面就必须独树一帜、另辟蹊径,在内容和形式方面下功夫。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新闻杂志栏目《走进今天》开辟“新闻连载”板块就是媒体在新闻领域中的一次积极实践和探索,取名为“新闻连载”是因为它采用了连载的形式来报道特定内容的新闻。  相似文献   

15.
王瑾 《记者摇篮》2012,(8):57-58
从十几年前凤凰卫视的鲁豫"说新闻"开始,更多的广电媒体也陆续出现了"说新闻"的播音形式,而且到现在愈演愈烈。既然"说新闻"不是昙花一现的形式,那么在网络空前繁盛的今天,它在广播电视中有什么优势和影响呢?一、播新闻与说新闻通常讲,"说新闻"是指用日常说话的方式传布新闻,而"播新闻"被斥责成照本宣科播读新闻。多年以来,无论是传媒还是受众一度以为,只有宏亮的声音和一字一顿的节奏才能表明新闻的权威性和真实性。然而,在  相似文献   

16.
西方解释性新闻的特点与写作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释性新闻是目前活跃在西方新闻界的一种重要新闻文体。这种文体的特点与写作要求与一般的消息(纯新闻)有着明显的区别。本文论述了解释性新闻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介绍了这种文体的特点及写作要求。  相似文献   

17.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形式.它作为一种普遍平等权利,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有效手段.群众进行舆论监督的形式很多,新闻舆论监督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一种形式。新闻传播具有公开性、及时性、广泛性、权威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新时政新闻”的意义和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市级电视台新闻报道,特别是时政新闻报道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成为了制约新闻改革与创新的因素。其实,地方台的时政新闻也可以借用民生新闻、社会新闻的技巧,转换报道的角度和形式,增强其深度和广度,时政新闻也能做出好看的新闻。  相似文献   

19.
现场新闻除具备一般新闻的特点外,还具有与其他新闻形式不同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四化"、"三准"。现场化。新闻作者通过对现场的具体采访、描写,让新闻尽可能地再现现场,从而产生呼之欲出的效果。形象化。现场新闻要抓住新闻事实最突出的特点,将其有形的客体更加直观化、具体化。记者要用生动的语言把新闻事  相似文献   

20.
陆文喜 《新闻前哨》2007,(12):39-41
一、由“独树一帜”到“百花齐放”——民生新闻勃兴之路 民生电视新闻,是目前遍及全国的一种新闻传播热潮,也是电视业界最重视的新闻形式之一。它作为一种全新的节目形式,以其突破性的“民生视角和本色表达”,翻开了中国电视新闻崭新的一页。民生新闻从2002年诞生至今。不过短短四五年时间,但给传媒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和巨大活力,在收视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被喻为电视界的“第三次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