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说陈正雷正在北京拍摄《中华武术展现工程》系列电视教学片,我们连忙联系采访事宜。谁知该片制作人严密封锁,屡屡挡驾,声称本片乃“三高产品”(高投入、高品味、高效益),生怕我们惊了驾,影响拍片的进度和质量。我们对他的敬业精神一再表示钦佩,但不见到陈正雷亦决不会罢休。最后,制作人终于在拍片空隙时间为我们安排了一次采访。 陈正雷,1949年5月生于温县陈家沟。陈式太极拳的第十九代传  相似文献   

2.
2006年8月17日,来自国内外的三百多名太极拳爱好者会聚河南郑州,参加了为期三天的陈家沟太极功夫精英赛。 这次大赛,是由河南省武术协会主办,河南陈正雷太极文化有限公司、郑州陈家沟太极拳馆承办的。河南省武术协会主席张振河、河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婕应邀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在简短的开幕式和武术表演之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太极拳爱好者参加了传统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新架一路、陈式56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传统陈式太极剑,以及太极推手等项目的比赛。这些参赛选手中,有七八岁的少年儿童,  相似文献   

3.
《中华武术》2006,(1):T0001-T0001
1949年5月出生,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氏十九世,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现任河南省武协副主席,温县陈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河南陈正雷太极文化有限公司太极拳总教练。为国家武术高级教练,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之一。主要著作有《陈氏太极拳械汇宗》《陈氏太极拳养生功》《中国陈家沟陈氏太极拳术》等,其中许多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发行到美国、日本、西班牙、韩国、法国等国家。  相似文献   

4.
《中华武术》2001,(3):34-34
陈正雷,1949年5月生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十九世,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现任河南省武术管理中心副主任,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国武术协会委员,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有“太极金刚”之美称,享誉国内外。  相似文献   

5.
高原 《中华武术》2005,(3):15-15
在佛山,南北武术交融荟萃,不同门派的武术交流十分通畅。近十多年来,陈式太极拳受到了佛山群众的欢迎,最热闹时同时有来自陈家沟的十多位大架太极拳师傅在佛山教拳。而陈式小架太极拳虽然2000年才南传佛山,却迅速为佛山人接受,足见其受欢迎的程度和佛山兼容的民风。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是东方体育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武苑中的一枝奇葩异宝。文章通过理清陈家沟村落的地域文化背景和地域文化内涵;以资料分析和历史史证相结合的手段,全面阐述了陈家沟村落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以及陈家沟村落的形成原因,通过研究和分析,结论认为,陈家沟村落武术的形成与其厚重的地域文化环境和悠久的传统历史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为太极拳的诞生营造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7.
北依太行,南濒黄河,陈家沟——河南省温县城东一个小小的村庄。它既是著名的武术之乡,又是太极拳的发源地,还是中原文化“河图洛书”、周易“伏羲画八卦”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8.
关于对陈式太极拳和少林拳运动中负荷的初步研究王起然(河南大学)1测试对象河南省新乡地区武术代表队,渔县陈家沟陈氏太极拳男优秀运动员5名;开封地区武术代表队,登封县少林拳男优秀运动员12名。在运动员的年龄和练拳的年限上均没有作统一的要求和规定。2仪器与...  相似文献   

9.
陈正雷,1949年5月生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温县陈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中国陈家沟太极拳推广中心总教练,河南太极体育健身有限公司太极拳总教练,1995年当选“中华武林百杰十大武术名师”。  相似文献   

10.
解读陈正雷     
为了推广太极拳,给太极拳练习者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在“郑州陈家沟太极拳馆”成立一周年之际,由陈正雷先生倡议,河南省武术协会、焦作市体育局、陈家沟村委会等大力支持的2004中国陈家沟太极功夫精英赛于2004年8月15—17日在河南郑州商城饭店举行。此次大会以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新架一路、56式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精要18式、陈式太极剑为主要竞赛内容,兼及其他各式太极拳,共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秘鲁等国家和祖国港澳台地区及内地的30多支太极拳代表队、300多名运动员参加。  相似文献   

11.
7月21日,我们“武术之旅”一行来到烟台,恰逢烟台第二届国际武术节闭幕,参加武术节的许多老拳师尚未离开烟台。乘此武林群英大聚首的良机,我们采访了一些民间武术流派的传人。这些武术人长期习练、传播中国传统武术,在当地享有盛誉,堪称中国武术的脊梁。更有一些民间拳师听说我们来到烟台,纷纷从青岛、济宁赶来和我们相会,那种热情让我们感动。  相似文献   

12.
武术源于中国,武术属于世界。 《中华武术》杂志始终保持着一种,国际化的视野和开放性的思维。杂志立足于中国,同时对世界武坛保有持续热情的关注。 2005年2月,应日本外务省邀请,本刊记者王涛专程赴日。对日本武术界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并在本刊发表长篇连载,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继对日本武术进行考察之后。2006年6月,应美国武术机构邀请。本刊记者又赴美国采访全美武术比赛暨第四届芝加哥国际武术锦标赛。对美国武术进行了深入采访。 本次采访得到了美国的武术名家、芝加哥功夫学院院长张宏超,国际武术联合会副主席、美国国家武术总会席吴廷贵等众多美国武术界人士的大力支持。 敬请广大读者关注武术之旅第16站:《中华武术》走向大洋彼岸。这既是国内媒体首次对美国武术界的一线系统采访,也是一次中美武术的深入沟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中华武术》2006,(3):8-8
到重庆后,人们向我们介绍李毅立,说要挖掘报道巴蜀武术,一定要采访李毅立老人,他可是武林中的一部“活字典”,不仅年轻时练习四川当地的武术拳种,还入重庆市国术馆,跟随朱国福、郑怀贤等武术名家学习武术,精通形意、太极、八卦,博采众长,自成一家。上个世纪80年代,他担任四川省武术挖整小组副组长,直接参与了四川省的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对巴蜀武术应该说是了如指掌。  相似文献   

14.
"双英破敌"说的是陈家沟陈恂如、陈申如兄弟,以过人的功夫和智慧,勇斗强盗土匪的故事.陈恂如、陈申如是陈家沟陈氏第十一世陈所乐的一对孪生子.这个故事在清康熙年间被编为戏剧,广泛流传,一直传唱至民国末年,在太极拳发源地温县一带家喻户晓流传至今.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著名的陈氏太极拳大师、全国优秀武术辅导员陈立宪给学生们讲...  相似文献   

15.
王涛 《中华武术》2005,(7):2-15
受日本外务省邀请,本刊记者王涛于2005年2月7-17日赴日本进行采访。作为第一位受到日本官方邀请全面采访日本武术的体育记者,王涛在为期11天的日本之行中深入了解了空手道,柔道,剑道,居合道,合气道,忍术等日本传统武术的历史和现状,独家采访了K-1等现代比赛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并追踪中国武术人在日本传播武术的甘苦生活。日本武术和中国武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像空手道,合气道,剑道这些源自中华武术的武道,在日本独特的民族和历史环境下,通过特定的人物,逐渐风格独辟,自成一体。例如柔道的成功进入奥运会之路,从空手道比赛逐渐沿革出的K-1商业化比赛运作模式,这些不同的发展道路有很多值得中国武术借鉴的地方。本刊从第四期开始连载本刊记者王涛赴日采访日记——《日本武术报道》,敬请广大读者留意。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发展特点的当代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明朝时期,中华武术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成熟的发展阶段,历史的进步为太极拳的出现奠定了武技、哲理与养生等方面的文化基础.明末清初之际,河南温县陈家沟的陈王廷融各家之长创编而成陈氏太极拳,这一武学现象既是中华武术长期演进积累的客观结果,同时也是中华武术数千年辩证发展的必然体现.陈长兴传艺于杨露禅后,太极拳以杨露禅北京授拳为标志开始了广泛传播.太极拳的传播轨迹凸显了引领中华武术发展的历史特点,太极拳同样承载着引导中华武术当代飞跃的发展使命.  相似文献   

17.
陈王廷《遗词》辨──论陈王廷创太极拳说缺乏力证之一李季芳中华武术瑰宝太极拳创始人的问题,历来就有多种说法,而以《太极拳沦》的作者王宗岳所创影响较广。1932年,唐豪先生赴河南温县陈家沟访问后,提出陈王廷是太极拳创始人新说,先后虽有不少专家学者质疑。但...  相似文献   

18.
王涛 《中华武术》2005,(5):48-53
受日本外务省邀请,本刊记者王涛于2005年2月7~17日赴日本进行采访。作为第一位受到日本官方邀请全面采访日本武术的体育记者,王涛在为期11天的日本之行中深入了解了空手道、柔道、剑道、居合道、合气道、忍术等日本传统武术的历史和现状,独家采访了K-1等现代比赛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并追踪中国武术人在日本传播武术的甘苦生活。日本武术和中国武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像空手道、合气道、剑道这些源自中华武术的武道,在日本独特的民族和历史环境下,通过特定的人物,逐渐风格独辟、自成一体。例如柔道的成功进入奥运会之路,从空手道比赛逐渐沿革出的K-1商业化比赛运作模式,这些不同的发展道路有很多值得中国武术借鉴的地方。本刊从第四期开始连载本刊记者王涛赴日采访日记——《日本武术报道》,敬请广大读者留意。  相似文献   

19.
6月23日下午,由河南省体育局、河南省文化厅,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河南省武术协会、河南省陈氏太极拳协会、河南陈正雷太极文化有限公司、陈家沟太极拳馆承办的太极与奥运同行系列活动在河南省郑州市落下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近千名太极拳爱好者参加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虽然在很多武术活动中经常穿插相关的武术论坛,但作为以武术文化为主旨的武术活动却少而又少。近期中国武术协会推出的“武术形象大赛”,一亮相便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各种议论纷纷出台——一种是支持,另一种持异议。记者为此专程采访了该项活动组委会副主任余功保先生,请他谈了自己对武术形象大赛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