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黄琼 《科技广场》2007,(6):89-91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环境税法律制度,应该根据收费理论,借鉴国际经验,对现有制度在重新审视划分的基础上,进行处理与分类。从完善我国现行与环境税相关的税种以及开征新的环境税税种等方面提出我国环境税制建立与完善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2.
我国碳税设计中的政策目标协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税作为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减排措施,在节能减排的政策背景下,已经成为我国下一步税制优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碳税的征收原理来自于效率最大化的"庇古税"理论,但是,作为税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碳税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效率、公平、收入、成本等政策目标之间的协调.本文论述了开征碳税应考虑的多元化政策目标,并对我国碳税设计中如何适应上述目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不同税收返还机制下碳税征收的一般均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MCHUGE模型),采用在生产环节征收渐进碳税的方式,设置了碳税不返还、所征碳税用于降低要素所得税、所征碳税用于补贴个人消费者、所征碳税用于补贴企业消费者四种模拟情景,对碳税政策的减排效果及其对宏观经济和各产业部门产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表明,采用税收中性原则,亦即将碳税收入用于降低其它税收时,宏观经济受损程度均低于将碳税收入作为一般财政收入时宏观经济的受损程度;从减排的角度出发,不采用任何税收返还方式时减排效果最好;综合对经济的影响和减排效果来看,碳税收入用于补贴企业消费者是最优的税收返还机制.能源产业以及高能耗产业的产出会因为碳税的开征而下降明显,劳动力密集型的低能耗产业受益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4.
栾昊  杨军  黄季焜  姜晔 《资源科学》2013,35(5):958-965
作为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调控工具之一,征收碳税在减少CO2排放的同时也将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由于所采用的分析模型、数据以及情景假设等不同,在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GDP)影响幅度上,国内现有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利用Meta方法对导致评估结果差异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型选择和碳税税率的设定是导致评估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中,模型选择是造成研究结论差异的主要原因,可以解释结论差异的74%左右;如果考虑模型选择与碳税税率的交叉影响,其解释效力可进一步提高到87%;而征税方式与碳税使用方式对研究结论差异没有显著影响.相比于其他模型,CGE模型与MARKAL-MACRO模型的评估结果比较稳定,影响幅度居中并较为接近,更为适用于评估实施碳税对GDP的影响程度.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在分析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研究上亟需方法论创新,需要特别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程凯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1):157-158
遗产税是一个较为特殊也较为复杂的税种,其税制的建立和施行都需有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度与之配套,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建立遗产税制的法律环境,但是相关法律制度和配套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就遗产税能否开征以及开征之后将要面临的若干法律问题作进一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6.
陈翠兰 《华夏星火》2000,(12):51-52
一、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必要性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却还不完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已显得力不从心。如何真正使老百姓“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呢?尽快建立全国统一、规范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不仅是人民的心声,更是时代的要求,是深化改革、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的关键。规范社会保障制度,核心在于形成一个稳定可靠的资金筹措机制。为此,开征社会保障税势在必行。 (一)我国现行社会保障收费制度存在许多问题 1.社会保障收费制度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政出多门,管理混乱  相似文献   

7.
一、制度环境方面的障碍和束缚 股票期权制度的有效动作离不开一定的制度环境条件。这些制度环境条件包括: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强效率的资本市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竞争的职业经理市场等。而我国的现实情况是:法律法规不健全、资本市场弱效率、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经理市场几乎不存在。总之,从总体上看,我国缺乏股票期权制度赖以生长的土壤。  相似文献   

8.
燃油税的开征是我国公路税费改革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当前我国税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我国从1994年提出开征燃油税,同时在海南省进行燃油税的征收试点,以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曾经一路攀升的油价,一直是决策层无法下决心开征燃油税的重要掣肘。而今全球金融危机、经济疲软、油价持续回落,这为开征燃油税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时机。我国燃油税制的构建和完善面临着一些问题,而国外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经验。因此,我国要在基于本国国情的同时,借鉴国际经验来完善燃油税制。  相似文献   

9.
加强制度创新是保障低碳技术创新和低碳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低碳技术创新的制度障碍主要表现为创新政策不够完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缺乏市场化的解决方式,知识产权制度不够完善等。加强低碳技术创新应健全低碳创新的制度体系,从财政、税收、产业等层面加强政策创新,利用市场机制,鼓励私人投资低碳技术领域,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消解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制度障碍,提高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碳税政策对竞争性制造商的低碳技术选择和技术许可等问题的影响.研究发现:碳税引导制造商选择低碳技术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如果市场需求较小,碳税不能引导制造商选择低碳技术;如果市场需求较大,合适的碳税可以引导制造商选择低碳技术,较高的碳税引起掌握低碳技术的制造商垄断市场.存在低碳技术许可的碳税区间内,当碳税较低时,许可制造商采用固定许可机制;当碳税较高时,许可制造商采用单位许可机制,技术许可能够增加企业利润、消费者剩余和降低碳排放.  相似文献   

11.
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面临技术、资金等难题,财税金融的发展给低碳经济解决资金瓶颈提供借鉴,通过分析我国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选择相适应低碳财税金融工具,针对性建议推动城市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碳税政策的减排效果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通过引入碳税,分高、中、低3种税率以及生产性碳税、消费性碳税两种碳税形式,共6种情景对碳税政策的减排效果及其对宏观经济和各产业部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碳税的征收可以有效地减少CO2排放,在高税率下较不征收碳税可减排1141-2132万吨,总产出及国内产品供给不降反升,进口增加,复合品需求增加,主要用于满足投资需求;企业的投资及资本需求增加,替代了部分劳动需求,生产压缩导致企业收入减少;劳动需求下降引起居民收入下降,而产品价格上涨导致居民消费下降;政府收入中碳税和进口关税的增加抵消所得税下降部分略有剩余,政府收入增加.碳税的征收有效地降低了高碳含量的能源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同时也对非能源部门造成一定的影响,玩具体育娱乐用品、针编织及其制品、基础化学原料、皮革羽毛制品、文化办公用机械、日化产品、纺织毛织服装等制造业部门受到的负面影响较大,而通讯设备、电子设备元器件制造、建筑业、仓储业、汽车制造以及林业等部门所受的正面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基于DSGE模型的碳减排目标和碳排放政策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翱  刘纪显  吴兴弈 《资源科学》2014,36(7):1452-1461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增加,环境问题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国内很少有文献系统地研究碳排放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比较了相同减排目标下,没有碳排放政策、碳排放强度、碳排放上限和碳税四种不同碳排放政策的优劣,分别分析了在20%和40%的减排目标下,这四种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稳态值的影响,并利用1980年到2012年的我国碳排放量和GDP数据模拟了正向的技术冲击和污染中间产品效率冲击对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相同的碳减排目标下,碳排放强度政策较其他政策更能促进经济的平稳增长,达到稳态值损失的社会福利最小。碳排放上限政策和碳排放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相同;②两种冲击在没有碳排放政策的情况下对经济均有长期的影响,且技术冲击的影响程度更大;③技术进步和污染中间产品使用效率的提高具有回弹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存在税收与税源背离现象,税收转移大致呈现出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的特征。其原因是:企业汇总纳税、总部经济、省际贸易、资源性产品价格扭曲、税制设计不尽合理、区域间税收竞争、税收政策区域差异、集团公司转让定价、隐形的税收转移、内外资企业迁移。税收与税源的背离,会减少地方财力,加剧地区差距,降低经济效率,不利于保护资源和改善投资环境,影响政府形象与科学决策。对此,要树立科学税收观,建立与完善税收分配体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嘉玥  郭泉  汪永生  王文涛 《资源科学》2022,44(12):2501-2510
近年来,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海洋生态坏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海洋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亟需建立相应的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并探索生态补偿的标准问题。本文通过编制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社会核算矩阵,构建中国宏观经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了征收不同程度的海洋生态补偿税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在征收生态补偿税的情形下,将政府收入增加的部分作为海洋生态补偿的专项资金,能够有效提高海洋生态补偿量。在生态补偿税设置为增值税的5%的情况下,海洋生态补偿量较初始情形相比,提升了4.07倍。②生态补偿税的征收会引起居民收入、企业收入、国外储蓄和国内生产总值的下降,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其中,居民收入和国外储蓄受影响较大,企业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受影响较小。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和政策,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综合考虑政府碳税及财政补贴等因素,构建低碳环境下制造商与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模型,以供应链成员各自利润最大化为原则,求解制造商与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及市场需求量;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政府碳税及补贴对供应链成员定价及市场需求的影响,给出产品定价与减排策略的关系;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对结论进行进一步分析。为企业产品定价及减排、政府碳税及财政补贴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唐霏 《科教文汇》2011,(28):75-7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税法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经管类人才逐渐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税法教学模式亟待改革。本文在分析讨论税法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税法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项目教学法引入税法教学的改革思路,并对项目教学法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易志斌 《资源科学》2013,35(10):1953-1958
利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的相关原理,选取天津滨海机场、北京首都机场的旅客为对象,调查了旅客的低碳意识和航空碳税支付意愿.结果表明: 航空旅客具有一定的低碳意识,但是收入水平、机票报销比例和年龄对其支付碳税意愿有显著影响;航空旅客不愿意支付碳税主要有3个原因: 混淆碳税和燃油附加费、对碳减排责任主体认识存在偏差、不信任政府将航空碳税用于碳减排.为了未来碳税政策有效实施,建议加强对低碳和碳税相关知识的科学宣传、航空碳税征收要兼顾人们的支付能力、按照旅客飞行公里数征收碳税以及增加碳税使用和管理方面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9.
减排是应对气候问题、缓解资源环境困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行之有效的技术经济手段,其路径选择因不同类型区域的客观条件而异。关注区域减排应立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牧业,大力发展清洁、节水和节投农牧业;困难区域减排较为现实的选择是优化资源开采利用,调整资源产品结构;挑战区域减排的最佳途径是开发利用新能源,实行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理想区域减排的重心在于加强低碳产品供给和引导低碳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