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亚谏 《收藏界》2010,(3):125-125
“阎老师又画了一只虎!” 我不信。阎老师日前生病,在北京三零一医院诊治.出院后,专车送他回老家休养。  相似文献   

2.
《棋艺(象棋版)》2011,(1):17-19
这是本届个人赛第五轮的一盘精彩对局。黑方进7卒形成顺炮直车对缓开车开局,阎文清老师精通布局之道,缓开车更是他的拿手好戏,在以往全国大赛上,他凭借这一战法屡挫强手,取得骄人战绩。  相似文献   

3.
2002年3月16日国家邮政局将发行唐阎立本绘《步辇图》小型张一枚。阎立本(?—_673)是唐初著名人物画家,雍州万年(今陕西临潼)人,父阎毗、兄立德皆有画名,长于建筑。阎立本自小受到家庭熏陶,曾任“将作大匠”,执掌皇宫营造,在高宗总章元年(668)任右相,故有“左相(姜恪)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称。阎立本师法张僧繇、郑法土及阎毗,画风泼辣,对唐以后绘画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4.
记得读大学的时候,班主任姚老师是个69岁高龄退休后被反聘的高级教授,书教得好,还会下围棋。课余时间,我硬着头皮和姚老师下过几盘。一次,棋下完后姚老师出了个谜语让我猜:“一月复一月,两月共半边,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六口共一室,两口不团圆。猜个字。”我想了好些日子也没有猜出来,便去请教姚老师。姚老师正在批改作业,听我说明来意后,就给了一句话:“是个‘用’字。  相似文献   

5.
刘涛 《收藏》2015,(7):110-115
新、旧《唐书》评阎立本"以末技进身,非宰相器"。追踪溯源,应来源于唐代《国史》。唐初太宗、高宗两朝国史多出自许敬宗之手,而被人诟病。阎立本"末技进身"之评实则暗含隐情,其担任右相时的为政举措或许才是被"时人"诬以"非宰相器"的真实原因。张彦远曰:"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士高人。"笔者一向以为非偏介之语。而阎立本的"才多辅佐"或许确是中肯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千古第一局     
甲A是盘大棋,最后三轮更是关乎“天下谁属”。纵子做于的统帅们,虽然个个都是养林高手,但最终的王位只属于一人桑特拉奇纵横持阎,张引妙计在心,少不了的龙争虎斗,但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谁又敢说胜券在提。回师*仅四*临杯足力;疗事稳为卡桑尼颇得神光内敛之道。赛场上绝难见到他最跳加雷,发布会中也很难听到他激烈言辞。王场落后,客场劣势,他都能稳如泰山。留统帅南斯拉夫会加过世界杯,怀用年执教之经验,能够根据山东队实际调整战术,婚广激进;完全一副大家民航_一子力配置:__‘冲卫家’李明可扛住对手任何压力_宁任…  相似文献   

7.
权成 《精武》2006,(1):1-1
说出来您可能不相信,最初让我留意到程根科师父的,是程根科师父练功照背景中的一只特大号垃圾箱, 那只垃圾箱让我记忆犹新,大得犹如一个垃圾转运间。看着这张照片,我好奇地想,这人是谁啊,练功照怎么选只垃圾箱作背景啊。打开信封,拿出稿件,一看“演示程根科”,当时就想,照像的也忒业余了,这师傅的弟子们对老师也忒不悉心了,就这样我记住了程根科老师,同时也知道了常有心意拳。程根科老师1935年出生于山东,后随祖父迁居山西,自幼随祖父习长拳及中医,后拜山西著名心意拳大师  相似文献   

8.
无题     
我的大学生活只一年多时间,对中学时代的往事尚历历记在心间,不妨跟大家聊几句,借以自慰。师生篇有人说中学时是老师跟着走,生活上学习上都少不了老师,班主任既如同管家又像父母一样。老师上课、自习时时不离,一天的大部分时间就在学生中。接触虽多,但老师未必都能猜透学生的心思。那么,我们所希望的老师是什么样的呢? 对老师来说,师者,如同父母。所以您就得处处留心我们,关心我们,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方面。中学生绝大部分自尊心都很强,老师对于差生不能漠然待之,那些调皮的差生常有一技  相似文献   

9.
学校教职工长跑比赛,我担任记录裁判。比赛一结束,就有很多老师过来问成绩,虽然他们已经知道自己的名次,但他们更希望了解自己具体跑了多长时间。有一组有40多个人,因为只取前15名,加上统计比较匆忙,所以后面的一些老师的时间就没有记录上去。我观察到,没有看到成绩的老师都带着遗憾的表情走开了。虽然是一次小小的比赛,也反映了不少老师对自己具体运动水平的关心。  相似文献   

10.
远征漳泽     
赵建新 《钓鱼》2010,(17):46-47
2007年9月7日,期待已久的山西省漳泽水库中心岛垂钓,经紧张而精心的准备终于成行。我与阎振锋、金安成二位老兄并有阎嫂同行,于下午两点从安阳市出发。由于赶路心切,  相似文献   

11.
胡海牙  蒲团子 《武当》2006,(12):24-26
这篇文章是胡海牙老师1956年参加北京武术表演大会后所作,前几日老师整理旧文稿,检出示我。虽已是半个世纪前的作品,但我觉得还是很有价值,一是对当时武术界的一些分析,可以做为今日研究武术者参考;一是老师所提出武术界中的一些弊端,今日亦常有看到者;一是文末代表当日武术界同仁所陈述之愿望,虽然有些在今日已实施,但也有在今日依然成为问题者。故我恳请老师将此稿发表,供喜好武术者参考。经老师同意。遂抄寄《武当》杂志。此文作于五十年前。其中部分内容当然要受时代所限,望诸读者能注意及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詹福寿 《收藏》2006,(10):130-130
1997年春,我在南昌滕王阎古玩城一书摊购得两本1934年上海良友图书印刷有限公司印行的《中国电影女明星照相集》,一本是胡蝶的,另一本是阮玲玉的。我在翻阅两本相集的同时,查阅了相关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吴宪民 《精武》2008,(1):20-23
问:李仲槐先生是怎样引领你步入八极拳殿堂的? 答:我练武术二十七年来,只有一个老师,就是李仲槐先生。 当年我老师也只比我现在大两岁,是中年人。那天,我被一个师兄领到老师面前。“你要跟我学……我不会飞……”老师开口说,这是我老师跟我说的头一句话。  相似文献   

14.
恩师李经梧     
恩师李经梧离开我们已整整三年了。每每想起我和恩师朝暮相处50天的日子,便更增添我时恩师的缅怀之情。 记得那是1981年,我被黑龙江省总工会临时借调到北戴河组建黑龙江省北戴河职工疗养院。行前,承师徐步阶之托,嘱我闲暇之余去看望1958年在哈尔滨举行的全国武术比赛期间经徐师之师——北京体育学院国家一级武术教练张传瑞老师介绍、徐师跪拜的恩师李经梧。我到北戴河之后,几经打听,终于在一处僻静的小巷子里敲开李经梧老师的家门。说明来意后,李老热情地接待了我  相似文献   

15.
高宇翔 《收藏界》2012,(1):125-126
认识我的人大多都知道,我喜欢收藏古钱币。同学、朋友常会问我:"什么原因让你喜欢上古钱币收藏?"我总是告诉他们:"只因为我的历史老师的一句话。"2002年,我在乌市十三中学上初二,记得有一天在历史课上,老师介绍近代史的相关知识时提到银元"袁大头",并顺便说了一句:"这种钱在华凌市场有卖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  相似文献   

16.
董凡 《收藏界》2011,(2):136-137
我认识吴梓林先生已有十年之久,他是我所尊敬的一位文博界老前辈,在许多方面可称是我的老师。在我的印象中,吴先生别无所好,唯对书法情有独钟,耽之愈久,爱之愈深。  相似文献   

17.
“今年足球的首要任务便是保证国家队世界杯出线。”这是阎世铎在昆明进行的“民意调查会”上的开场白。瞧!阎掌门对这事多上心。“人民需要足球,足球也需要人民,搞足球也是为人民服务。”看!阎掌门这“人民足球论”多贴“人民球迷”的心。 阎掌门上任以来曾经手捧鲜花到机场迎接国脚,还曾经数次到国家队的训练基地“体验民情”。阎世铎说:“我是个老实人,但老实人并不吃亏,我活得一点也不  相似文献   

18.
日前,在体育教学论坛读到于松峰老师给"实案选登"栏目的意见和建议,在感谢于老师关心支持本栏目之余,也触发了我对本栏目建设的一些思考。我想这样的思考不仅仅可以使得"实案选登"栏目更精更强,同时也是一条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的良好途径。以下是于松峰老师给我们栏目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来信臧老师:我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和同龄人一样,我也经常为一些事情烦恼,我希望您能替我想想办法,怎样才能摆脱烦恼。(一)由于快升高三了,学习抓得非常紧,连课间都抓得很紧,老师见状,十分担心,生怕我们成了书呆子,所以我们每个周末放松放松。可是回到家里,刚瞟了电视屏幕一眼,就遭到父母的“攻击”,说什么“回家只会看电视”、“学习不够努力”之类的话,我解释到“是老师同意了的”。可他们又说“在学校可以听老师的,在家里必须听家长的”。每次和他们争吵后,心中都有一种不快,想学习都没劲。(二)中学生早恋现象屡见不鲜,有一天我收到远方一…  相似文献   

20.
称戮一只足球皿奋住眼中的泪水转身向屋外跑去因菊妈妈再也不愿看抢翻腿上的伤了让我把球给老师送去来到球场草地中央我想起了孔年世界杯想起了那个西班牙孩子、级缓地走进球场打开那只足球放飞了一只神奇的鸽子魂银垂强忍住的决幸福和骄傲的泪水 产绍硕妈妈,理解我吧我心︸中也有一只鸽子要想飞,要想飞呢,妈妈我爱足球,我爱将谁会要加入中国队捧翻世界杯瑰娜我吧,妈妈.理解我吧,妈妈@刘茂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