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共创作了15部长篇小说,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在现代文学中,是老舍第一个把城市底层社会生活和城市贫苦人民的命运引进了创作领域,并获得了巨大成功。特别是对于北京地区生活风光、民情风俗和文化心理结构的出色描写,  相似文献   

2.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他创作所运用  相似文献   

3.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不论哪一个时代哪一个民族的小说,都离不开写人。老舍就是一位擅长写“人”的市民作家,他对现代文学的主要贡献就是塑造了一批其他作家很少提供的,既有典型意义又有个性特征的城市下层人物的形像。他在自己的创作中展示了城市下层生活的形形色色的图画,广泛描写了小官僚、小职员、小商贩、车夫、巡警、强盗、艺人、暗娼、地痞、流氓等三教九流、五  相似文献   

4.
现代文学中的北京、上海主题是现代作家们的主要创作源头,北京主题在以老舍为主体的作品中是亲切温暖的回忆,上海主题在新感觉派和孤岛时期的张爱玲的笔下是摩登都会和苍凉心境的合体。抗战时期,重庆作为全国的文学和文化中心,抗战文学中的重庆主题具有独特的风貌。重庆作为文学背景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人物塑造集中在对外来人群的抉择状态的描绘,文学城市的风格表现为一次以身体创痛为爆破点,直接撼动心灵的漂泊之旅。这使得重庆主题较之现代文学中的北京、上海主题表现的人物、内容和风貌有着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以来,以它“笔尖滴出血和泪”的浓重深沉的悲剧性,以它凝聚着的社会思考和历史文化思考,产生着对人世的穿透心灵的震撼。《骆驼祥子》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和深远影响,完全归功于老舍在小说中贡献了一个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中最鲜明、最丰满的城市个体劳动者的悲剧形象——车夫祥子。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提起“改造国民性”这个话题,我们自然会想到鲁迅,因为鲁迅是开创这个文学启蒙主题的先河。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鲁迅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中,除了鲁迅之外,还有老舍、郁达夫、沈从文、张天翼等作家,他们也都在作品中提出了这一主题。但在中国文学史上,始终以锲而不舍的创作态度在创作中贯穿这一主题思想的,却也只有鲁迅和老舍两人。他们在创作中都贯穿着“改造国民性”这一主题,我们在其创作中都能强烈地感受到二人对“国民性改造”这一主题的严肃而执着的思考与探索,但老舍在思想…  相似文献   

7.
老舍与沈从文同为现代文学大家,有自成一体的文学风格。然而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基于抗战的需要,两人放弃自己原有的文学之路,在创作的题材、体裁以及写作手法上都发生了转变,形成了新的创作体系。面对同一时期的文学转型,老舍与沈从文之间虽有相同之处但仍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老舍1949年以前的创作是以文化、文化改造为特色,这使其有别于以社会斗争为主旨的左翼文学。而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启蒙、革命、救亡三大主题演变中,是“救亡”贯穿于老舍的全部创作。  相似文献   

9.
在老舍小说中作为第一个城市个体劳动出现的是车夫赵四,以后小说中又陆续出现了车夫春二、张二,王五、王四等。反映车夫生活是老舍反映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到(《骆驼样子》,老舍则以他对社会的细致观察和深刻认识,描写了一个人力车夫一生的坎坷道路和苦难挣扎。车夫祥子成为城市贫民个体劳动的典型代表。(《四世同堂》作为沦亡后北平的市民生活画卷,在车夫小崔身上,体现了民族的不屈精神。车夫形象塑造贯穿于老舍二十年的小说创作,其中我们可以窥见老舍思想和艺术发展变化的足迹。  相似文献   

10.
简论老舍的《微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神》,是老舍先生创作中一篇独特的小说,许多评论家都把《微神》看作老舍小说创作中极富现代手法的显示性小说之一,而从更全面的角度来观照,《微神》不仅仅有着西方现代文学的“骨架”,它还有着中国传统文学的“血脉”。老舍先生用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在《微神》中显示了东西方文学的有机交融。  相似文献   

11.
康拉德对老舍创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其中对《骆驼祥子》的创作有直接影响的是康拉德的创作态度和环境对人物的影响。本文分别从康拉德和老舍的创作环境对人物的影响——大海和城市入手,阐述"一个近代伟大人格的创造者"对老舍创作车夫——祥子形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一个明显的倾向:研究课题的选取越来越走向边缘化和细碎化。边缘性、细碎化课题的发掘有意义但也应当是有限度的,应该重返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中心,对于支撑该学科大厦的重要作家作品、经典作家作品进行更深层次的重新清理,挖掘其当代价值与意义。老舍是中国现代少有的幽默大师之一,他早期的讽刺幽默小说由于特殊的创作动机和创作情境,打破了由鲁迅、张天翼、沙汀创立的偏严肃的喜剧文学格局,为中国现代文坛吹来了一股清新、鲜活的喜剧春风。但因其不属于当时的主流文学和战斗的文艺等原因,受到的指责、批评过多,使老舍在中后期的创作中,喜剧才能受到了压抑,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是中国喜剧文学的一个损失。老舍和钱钟书一样,突破了传统喜剧精神的非喜剧化倾向,建构了一种外在的喜剧性,为当代喜剧文学、讽刺幽默艺术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值得重新解读并评估其价值。  相似文献   

13.
老舍的创作面及作品数量,老舍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矛盾的集中表现;生活创作经历、与其他类型作家的比较、老舍创造的人物形象;老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独特性的进一步挖掘等三个大部分的综合,彰显了老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4.
老舍是中国现代学史上一位卓越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创作了众多作品,作品内容均取材于现实生活,尤以贫民生活为主要写作内容。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作品通过塑造祥子这一悲剧人物,尖锐地提出了城市贫民摆脱悲剧命运的社会课题。  相似文献   

15.
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郑重地将“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授予一位52岁的中年人,他就是人们熟悉的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老舍先生毕生勤于写作,是突出的多产作家,他的笔涉及的体裁很广:短、中、长篇小说,话剧,散文,报告文学,杂文,诗歌等等。这些作品来源于生活,语言文字生动活泼,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老舍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中的语言艺术大师。老舍1899年2月出生在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里。父亲舒永寿是清朝皇城的一名护军。1900年8月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父亲在同侵略军的巷战中阵亡。从此,一家人就靠母亲给人缝洗和在小学里当佣工勉强…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形成市民阶层自身相对独立和系统的文化精神、话语特征和创作原则已是形势必需。城市间不同的市民生态景观影响了作家的创作内容和风格,反过来我们也总能从其作品中体会出其所在城市的独特韵味。老舍和张爱玲的创作中就能感受到中国现代北京和上海在空间属性上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7.
建国后老舍研究大体分为四个阶段,即十七年的缓步发展期、80年代的文本研究、90年代向人本世界转换以及新世纪以来在低潮中深入发展。老舍研究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探寻60年老舍研究发展脉络,不仅有益于深化老舍研究,而且会推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1 20世纪城市题材的小说创作在30年代呈现勃兴发展,而且是经由老舍这样的作家去实现,并不是偶然的。这其中包含着一个现代作家城市意识的文化觉醒的大问题。相对于大盛一时的知识分子题材和乡土题村小说,“五四”城市生活的小说创作,显得过于匮乏,以至于人们几乎忽视了它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著名长篇小说。它取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旧中国的城市贫民生活,创作并发表于一九三六年。小说以其高度的思想艺术成就卓立于五四以来反映城市贫民生活的文学作品之上,历来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而优秀的现实主义杰作。 建国三十多年来,人们对老舍的这部长篇小说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某些文章及文学史的有些结论,还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和非科学性,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0.
鼓动全民抗战、渴望民族新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是贯穿老舍抗战剧作的一条红线。鲜明的文化分析色彩,赋予了爱国主义以透视国民精神与社会心理的深刻思想内涵。温和的世俗讽刺是老舍表达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手段,寄寓着作家改革社会重铸国魂的革命热情。二者的完美结合,既是对老舍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业已开始的探索国民性思想的深刻总结,又代表着中国现代文学对国民性问题探讨的较高成就。小说化的戏剧创作手法,不仅使老舍抗战剧作具有了不同于戏剧家戏剧的鲜明特色,而且是老舍为丰富中国现代戏剧创作经验作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