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8 毫秒
1.
数学猜想,实际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和本质时的一种策略,是建立在事实和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想。数学方法理论的倡导者波亚利曾说:在数学的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他还认为,在有些情况下,教猜想比教证明更为重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之友》2010,(3):27-27
说“不”,在轻浮者那里,是一种无知浅薄的炫耀,而在智者那里,则是一种洞明世事的睿智拒绝。说“不”,在意气用事者那里,是一种狂妄的表现和无谓的牺牲,而在真正的勇者那里,则是一种大义凛然的坚守和毫不怯懦的抗争。  相似文献   

3.
如何建立有效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摆在每个老师面前的一个重大的挑战,宽容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方法,是一种站在学生立场和角度考虑的方位,是对学生的一种信任、一种激励,更是一种尊重。宽容是一种无私的爱,不是懦弱而是包容,是一种气度。它是爱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在一种理解与信任的和谐氛围中接受老师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当今教育中如何构建有效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摆在每个老师面前的一个重大的挑战,宽容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方法,是一种站在学生立场和角度考虑的方位,是对学生的一种信任、一种激励,更是一种尊重。宽容是一种无私的爱,不是懦弱而是包容,是一种气度。它是爱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是要让学生在一种理解与信任的和谐氛围中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5.
我爱我家     
正孩子的诗园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家是和煦的春风,家是冬日的阳光;家是一块拼图,一个人都不能少。那么在诗人眼里,家是什么样的呢?童诗大本营家王宜振我的家,是一棵春天的花树/爸爸妈妈是干和枝/我和妹妹是花朵/在款款地盛开我的家,是一株夏天的小草/爸爸妈妈是茎和叶/我和妹妹是露殊,在亮亮地闪耀  相似文献   

6.
数学猜想,实际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和本质时的一种策略,是建立在事实和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想。纵观数学发展历史,很多著名的数学结论都是从猜想开始的。数学方法理论的倡导者波亚利曾说:“在数学的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他还认为,在有些情况下,  相似文献   

7.
教师之爱     
一位哲人说过:写在纸上的爱,一个早晨就可以读完;说在嘴上的爱,一转身就能忘记;而唯有教师和母亲的爱是写在大地和天空,永藏在心底的。一、爱,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人们常用桃李满天下来形容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每一堂课中,课堂的提问活动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课堂的提问是一种艺术,是师生之间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互动的一种方式,从教师的方面来说,提问就是他们输出教学信息,对信息进行传递和反馈的一种方式和渠道;从学生方面看来,提问的重要作用就是在上课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对课堂内容会一直保持极大的兴趣,使学生们的思维能够一直保持在开放的状态,将新旧知识进行链接和巩固,所以说,在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是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尝试一错误和顿悟是解决问题的两种方式,在解题过程中两种方式会交替地表现出来。一般来说,顿悟表现在发现问题、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和方法以及提出假说之时:尝试一错误则表现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验证假说之时。在解决问题时,经过一次尝试一错误之后,必然要转向另一次尝试一错误,而转化的关键是顿悟。  相似文献   

10.
明喻和隐喻是各种修辞格的基础。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现象,是我们通过一类事物来认识另一类事物的方式。明喻在广义上是隐喻的一种。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明喻和隐喻在概念层面上的相同点以及语言表达上的不同点,并指出了它们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论述明喻和隐喻在教学中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互动,是指师生之间信息、情感和行为的双向流通和对接状态.在师生之间始终架设着一条畅通无阻的绿色平行交通线,它是师生始终保持密切接触、心心相印的基础保证.共生,是指在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师生相伴相依、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一种生长过程和状态."互动共生"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双向交往和生长模式,在这一框架内,师生之间彼此欣赏和悦纳,共同体验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美好.  相似文献   

12.
<正>一、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内涵学校治理是指学校内外利益相关者参与重大决策的结构和过程。治理结构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是一种权力结构,治理结构的调整过程就是权力再分配过程。学校治理结构包含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两部分。外部治理结构主要是指学校与政府和社会等利益相关群体相互作用的规则及其制度安排,是一种外部环境;内部治理结构体现在大学重大事务的决策权在利益相关方之间的配置,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种管理体系和制度,是一种内部环境。  相似文献   

13.
自我牺牲并非是舍弃生命,恰恰是一种生命优越、完善的表现;甚至也并非是某种损失和痛苦,恰是一种生命的保存和快乐形式;自我牺牲也不是一种利他主义,在利他的形式中,是包含着利己成分的,它是利己和利他的和谐统一,是人类独有的一种道德形态。  相似文献   

14.
翻译活动是一项动态发展的社会历史活动,是跨越时空进行的活动.每一部译作都是特定文化历史背景的产物,它是原作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再生;一部作品在不同时代的译作本身可构成一部微观的历史,它是对原作以及译者所处历史时期两种文化相处状况的综合阐释.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和分析不同的译作,发现源语文化和接受语文化在某一历史阶段的融合或碰撞状态,从而探究好的译作是怎样在原作的历史和译者所处的现实之间实现最佳平衡的.  相似文献   

15.
老师的手     
又是一年的雨季。我举着黑乎乎的大伞一深一浅地走在泥泞的山间小道,似乎又深切地体会到老师小杨的那双大手的温暖……在家乡,一弯又一弯的是崎岖的山路,一片又一片的是葱绿的树林,一次又一次的是小杨的身影。在春雨绵绵的季节,在我和小伙伴,  相似文献   

16.
合作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在这一教学、学习方式中,教师是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与帮助者,学生是主体。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与合作,建立合作学习共同体。在这一学习共同体中,学生共同探讨各种观点和假说,进行辩论和对话。通过观点的交锋和思想的碰撞,最终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7.
直觉与顿悟:古典美学中的感兴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兴在我们的审美活动中作为一种重要的活动,是艺术生成的源动力,也是欣赏活动中兴致和韵味得以激发的源动力,是一种艺术直觉,也是一种情感顿悟。中国美学中的感兴主要就是沿着这两条主线向前发展着,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也在文艺理论和美学理论研究中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8.
采访权来源于言论自由,是知情权的具体化。在计划经济时代,记者的采访权更多的是体现为一种权力,一种与行政级别相当的特权。而现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记者和传媒的“权力”背景已经弱化,记者是众多社会职业中的一种职业,采访权已不再是一种特权,而成为所有公民皆有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言论自由权的一种延伸。记者在享有法律赋予公民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受到法律的约束和限制。这一点新闻工作者必须在观念上予以转变。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一名在农村工作的基层员工,在有限的实践中深深感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建立是数学教师工作的关键.在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中,函数这一知识点是重点也是难点,抓住这个知识点来阐述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20.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督导活动中,我认识到一堂好的数学课应当是一堂问题课,一堂实践课,一堂答疑纠错课,最终是一堂学生认识的升华课。教学过程应当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引导和启动过程,是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指导下得以锻炼的过程,是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学生学习和认知方法的养成过程,也是学生的收获过程。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一堂数学课应当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问题课"数学离不开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