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进 《北京档案》2023,(1):53-55
出现于晚清时期的《图画日报》,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份日刊画报,其出版发行呈现出图文并茂、时事性与通俗性并存、出版数量与栏目众多、经营模式先进等特点。《图画日报》的出版,不仅开创了近代中国日刊画报之先河,培养了早期画报出版人才,推动了中国出版事业的发展与繁荣,而且刊载内容丰富,为研究晚清社会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2.
晚清画报发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子岳  许金平 《出版科学》2009,17(5):103-107
晚清画报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高潮期三个阶段.晚清画报之所以能够迅速兴起,源于一系列主客观条件,包括西方印刷术的传入、画报图像的力量、大众底层文化的崛起、传播西方文明的需要,以及开启民智的需要等.  相似文献   

3.
1884年,由美查主办,风俗画家吴友如主编的《点石斋画报》开始发行,一经出版就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时事新闻画报。至停刊时,《点石斋画报》已发行了4666幅新闻画。本文旨在从美术层面分析画报中对明暗、体积的表现,研究《点石斋画报》的画师们是如何融合中西绘法,为我们描述出了一个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晚清社会,希望其图像的表现手法和影响能为如今的新闻摄影作品和新闻图片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4.
1902年创刊的《启蒙画报》是近代北京的第一份画报。作为一份真正关注儿童教育及命运的报刊,《启蒙画报》以其"教材"性质的定位,拥有数量众多的儿童读者,其对于晚清"蒙学"的倡导,"童智"的启迪以及"新儿童"形象的塑造,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学界对于《启蒙画报》已有相关探讨,或侧重介绍和考述,或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展开研究。本文另辟新义,从"启蒙"视角出发,将以《启蒙画报》为代表的晚清画报置于近代中国"启蒙运动"的整体脉络与民族国家构建历程中,反思其成就与困境。  相似文献   

5.
《点石斋画报》作为不可多得的图文并茂的资料宝库,为晚清时段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点和素材,近年来日益受到学者重视.建国后,特别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点石斋画报》不同版本的整理出版,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无论在出版发行、时事与新知方面.还是在社会生活与社会文化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艳 《图书与情报》2004,(4):24-26,48
晚清咸同时期,兵燹连年,传统藏书业遭到空前破坏,官私藏书被毁烧散佚。为了恢复封建文化秩序,重振士气人心。清统治者出台了新的图书出版政策,积极支持地方封疆大吏创办官书局,出版经史典籍。此为晚清文化一件大事,也是传统出版业的最后一抹亮色。  相似文献   

7.
新书架     
《点石斋画报》以图像解说晚清,在刊行之日,便以关注时事、传播新知识而声名远扬。北大教授陈平原、夏晓虹夫妇从《点石斋画报》四千幅图像中,“摘取其关于生  相似文献   

8.
以1857年《伦敦新闻画报》开始向中国派遣一批又一批的特约画家兼记者为标志,西方各国或派出记者与画家对中国进行了解,或通过《伦敦新闻画报》派遣的特约画家兼记者对晚清中国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9.
晚清是我国出版史上的重要转型时期,有其独特的历史作用.文章重点分析晚清在出版内容、出版类型、出版机构、出版技术等方面的变革,并阐述这些变革带来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刘佳 《新闻世界》2012,(7):191-192
在中国传统的儒家礼教下,女性一直处于男尊女卑的不平等地位中。直至清末,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女性的社会地位才开始有所变化。晚清上海的《点石斋画报》全方位呈现了当时的生活面貌,本文通过《点石斋画报》①中的女性形象刻画来看在清末时期中国的妇女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